- UID
- 24984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1
- 貢獻
- 1578
- 活力
- 1905
- 金幣
- 16620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4-11-25
- 文章
- 815
- 在線時間
- 599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蕊貝佳 於 2017-3-31 02:31 編輯 & Z7 `+ P$ _6 o$ n, n1 R0 |
Luke 發表於 2017-3-28 17:23
1 o: `( q# a v2 U! ^這二句話的真正用意,恐怕是"瞞天過海","和稀泥","以拖待變"吧!. e& b4 U6 g8 W9 V/ ~3 ~' P
如果今天出"醜"的是你,不是他們,他們還 ...
; S. o: i' H$ n4 G1 C& F. w6 M) |2 @
首先聲明新管委會的殷勤任事收拾前總幹事殘局進度,目前廣受住戶肯定。所以能力不是我討論焦點。我不是對誰都反對,跟誰都無冤無仇
, [# S l" G. C8 E# D: c
X7 l2 J8 S2 g, k, {8 K( c1 x7 q擔事能力毫無疑問。但就近期觀察長期來存在有背後放話,傳話,傳話若遇上偏聽,放話遇上理盲你可以想像有多糟糕!實在讓人擔憂。因為只有面對面溝. z% l* n4 P+ o6 j& l4 b2 P0 ?' `/ h
, \& Y* T7 A x通才見誠意。沒有誠意誤會更惡化。也沒有比家醜外揚更光明正大。! A" r& N, M) m& \2 Z
{) E1 x6 K$ `; q3 N比如有某甲教某乙說:妳去轉告某丙一定會讓她很難過。這就來說說對恐嚇罪感想。
2 V. k0 h( w8 ]. C! N6 G刑法所謂恐嚇罪的在什麼樣條件下會成立呢3 `3 C0 H/ j9 ^' \+ r2 _" y& q
所謂恐嚇信是指 藉由文書信函來傳達恐嚇內容或訊息的一種方法, e9 H5 Q s/ ~1 y
( @, d2 i; N/ X: f1 a$ j$ e
【恐嚇的第一要件】. M: y |- v* ^
5 ~0 I E$ |& B* {7 h( l使人心生畏怖.講白就是就是要讓被害人感到害怕,惶恐不安.這就是恐嚇的目的
8 ?/ f+ z. @# _, H, f0 c `$ Y
3 v9 J% h8 k6 q$ s! T【恐嚇的第二要件】, I$ M# M* Y! d
, O- z& A6 N c% }1 \" B7 a6 Y通知於→被害人,也就是恐嚇的內容或訊息要讓恐嚇的對象(也就是說被害人)知道,不然法律無法確定法益被侵害的客體是何人 G k/ c, |3 @3 l9 G& ?, W
' m6 e' k" R. j& l8 y/ E# L
【恐嚇的第三要件】
6 x$ v7 u$ N/ A! m1 M+ ]! C& H# @通知的內容或訊息必須是將加不法之惡害。也就是說針對未來還沒發生的不法惡害向被害人先作預告的! i" k$ \ w, w7 O3 t
意思% f. [ z7 D% w+ U
準此,上述三要件都成立了這就叫做恐嚇
! l7 {) j" v3 j5 \7 S# {
8 ~. F$ n7 f2 ]6 a那收到恐嚇訊息的人又該怎麼做較適當?如果收到信息。首先看您對恐嚇內容反應而定尤其是第一要件:使人心生畏怖之心。若答案是肯定,就去警察局提出告發。讓警方把人找出來。% D3 ^6 M6 d) |1 f n C
+ P3 _/ L- ?" R
又按「刑法第305條之恐嚇罪,所稱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者,係指以使人生畏怖心為目的,而通知將加惡害之旨於被害人而言。最高法院52年台上字第751號判例)」。
5 b0 E: f8 X! ?- e; p! `3 [ M7 L0 w+ z& e& X! L# \
再按「刑法第305條之罪,僅以受惡害之通知者心生畏懼而有不安全之感覺為已足,不以發生客觀上之危害為要件(民國 27 年 04 月 17 日最高法院 27 年度決議 (一)參照)」- k: o7 v2 m" e6 x; P" A
/ w0 [ S& J% t9 U2 V& X恐嚇罪可處二年刑。 `" B+ X% Y# @0 v' ^
http://blog.udn.com/frankbetty/3488311
, y. h4 r, A F" p5 ]! @
: ]3 T& e. o; y* \- J
2 C" b9 ^2 j5 T/ D i& j* [ O8 X*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