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3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4089
- 活力
- 210
- 金幣
- 8611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5-7-30
  
- 文章
- 1343
- 在線時間
- 863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富貴妹 於 2011-2-12 10:35 編輯 - c `4 l! L/ H/ \" b$ Y6 W0 w
& @8 }! Z" e% h4 Y: P/ Y- L問:+ U' w* `5 L9 J8 O! T' g
我平日喜歡喝咖啡同時配點蛋糕點心吃,可是最近聽說很多的蛋糕點心及奶精都含有反式脂肪酸,聽說反式脂肪是對人體不好的東西,請問真是這樣嗎?我平時要怎麼去注意呢?, F+ X4 u' r O' [
: h& A; j0 q7 e/ }/ M" Z
答:
$ C" _; ^" @5 z9 |% L! C7 G/ @到底什麼是「反式脂肪」呢?反式脂肪又稱為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或逆態脂肪酸,為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反式脂肪最早是由德國化學家所發明,被視為食用油魔術,將原本屬於順式的脂肪酸經過氫化的過程,轉變成所謂的反式脂肪酸,因為結構式的改變,可以使油脂耐高溫、不易變質。在早期社會,一般人都使用動物性油脂烹調食物,但後來經研究,因為動物性油脂含有較多的膽固醇,食用之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者的風險,因此,多數食品業者紛紛改採用不含膽固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烹調食物。然而,因為植物油的成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酸敗、不耐久炸,為了改善此一缺點,許多業者乃採用氫化植物油(即反式脂肪酸)烹調,以得到更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更久的效果。: @3 b) u& o6 `; }. q- n; M
0 S$ j1 k$ T0 U& d6 v# g長久下來,一些研究慢慢發現反式脂肪對人體危害相當大,可能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1)血脂代謝異常,研究顯示反式脂肪酸雖不會增加總膽固醇,但會使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也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膽固醇),最終造成動脈硬化狹窄。(2)易罹患心臟病,由於血脂肪異常,容易造成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的機會增加。(3)影響胎兒的生長,反式脂肪酸會抑制體內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合成,這些不飽和脂肪酸與人體之視力及神經系統發育有關,反式脂肪酸可由母體傳送到胎兒,影響胎兒的生長。(4)增加肥胖、大腸癌、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5)增加罹癌的機率,尤其是乳癌、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等。
( S- O! S; L/ U% d( d5 Y9 g, \
% l$ A- A: k( a5 j日常生活中很多美味的食物很有可能使用反式脂肪做成的,如人造奶油、奶精、酥油、乳瑪琳等,還有大量運用在速食及各類酥炸食品,如炸雞、餅乾、洋芋片及糕點麵包等,都是日常飲食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6 @9 r) s3 z$ Q- G- b
% i: G* ]" X8 h: ]2 v4 P目前國內外並沒有正式的反式脂肪酸每日攝取量之參考值(ADI),在台灣,衛生署建議,一般人每日攝取脂肪總量不超過55公克,飽和脂肪不超過18公克,反式脂肪則要越低越好。從今年起生產的市售包裝食品,都須在營養標示的「脂肪」項下,加標「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含量。在這裡必須注意的是,有很多廠商不直接標示有「反式脂肪」,而是以一些容易覺得不是反式脂肪的名詞,舉例有「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氫化脂肪」、「人造奶油」、用英文寫「Hydrogenated」、「Shortening」等等,其實都表示含有反式脂肪,這是大家應該要去注意的,為了自己身體的健康,記得反式脂肪的攝取要越少越好。0 @) p) I/ Z3 m+ I- h
(筆者現為馬偕紀念醫院臨床藥學科藥師,aguiter@yahoo.com.tw)
1 f* Y w6 X1 ^# E) N0 r! B
. u, p2 A; C8 Q6 Z( E5 ^9 R
% t$ R7 k' v8 P! h0 d6 P(97年1月24日 )
( E1 r( k/ A+ S7 T3 l! V# j
; d: z8 B1 Q" x7 a% X) Phttp://enews.nfa.gov.tw/V4one-news.asp?NewsNo=9854
) g' f! ^$ e/ w7 T: t, {5 Jhttp://hrms.tku.edu.tw/new_life/wang/ppt/food_08.ppt
7 ~7 k! U$ N/ O9 a4 S.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