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33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701
- 活力
- 34
- 金幣
- 1730
- 日誌
- 0
- 記錄
- 15
- 最後登入
- 2017-1-21
 
- 社區
- 風呂
- 文章
- 222
- 在線時間
- 201 小時
|
笑給天看�� 吳念真
p+ a" N a% V5 g! [0 W% _# `# p$ ?8 @+ G
3 l* T, S- k {$ o& X3 n生平最喜歡、最愛看可也最怕看的電影,
8 R9 m. V/ I1 b% U2 i" W( K# N% H# }5 k5 }/ @% A
是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代表作之一的《單車失竊記》。
$ G4 y$ |0 E9 T3 t
; }$ [, r4 ~) D說喜歡,好像也講不出什麼偉大的道理,就是有感覺、有共鳴、百看不厭; o7 }# W1 N& v4 b# `- H( e6 p
) w" X, T/ g+ s0 k7 N+ g
說怕看,則是因為每看必哭,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自制力不增反減, $ I9 q8 \7 N, G% ~
) }2 B" l3 ^1 e& S
看了會哭的段落還一次多過一次。
/ j9 l0 z/ U! P$ C% O- P Q t% H
: S4 u/ U! ~+ Z5 @( @' `電影的背景是二次大戰結束後戰敗國的義大利。
! j: e' P' W. E4 K, U
/ a0 l: [% S6 b! e# |, ]! m失業的爸爸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貼海報的工作,不過必須自備腳踏車。
- {$ m& R, a" ^( _% k0 d
' j3 D- p2 r8 \媽媽當了棉被買了一部,沒想到開始工作不久,腳踏車就被偷了。
4 ]; z+ r1 G }) }6 k0 @+ {, x7 Y4 E3 g2 ?1 q; o( C: `2 D
爸爸帶著兒子到處找,沒找到。最後,爸爸決定也偷別人的。- S' M% P4 d. H9 O2 g1 H
" }8 r+ Z, B/ O, {- M& H
最後的結尾是:在兒子的注視下,爸爸失手被逮、被責打、被奚落、被侮辱。 # p& h8 |. Q; B$ x0 u2 t$ w
8 q: @% s2 |4 ?4 K) z2 s整部電影只有一個氛圍——貧窮,以及求生。
1 ^, ?( J* q+ P, _
2 o" P8 z) a3 c, k X3 C之所以有共鳴、有感覺,或許是電影裡的某些細節,
+ G1 Y; c) ^+ T# x4 R& q j% }# L' C4 F% L
根本就是自己生命記憶的重現。 8 O4 ]/ m$ E0 Z, I9 j: V
" g- t8 A) N3 U+ D/ [; n
5 g# r5 k5 z4 u3 @ v4 z& t比如,進當鋪當棉被,卻發現當鋪裡的棉被堆積如山。
/ B2 @" H; f5 Y% q" X) _. F! U2 S* Z
% h; b5 }7 t9 d比如,爸爸找不到車子,肚子也餓了,1 W/ e' B4 D: ^9 ~# I5 `
: R' J; J% Y3 m
竟然帶兒子進餐館,把身上所有錢全部花光。
! n8 ?' G4 C9 m# v8 |5 W& p
9 I0 S9 `& A( m2 p h4 f7 p/ h' H哦,對了,媽媽在生活最絕望的當下,竟然跟人家借錢去相命, ) T) v& ]6 d. e4 Q9 J
/ c U3 ?/ U5 G4 _+ ^/ Q9 ]
所求的只是相命師的一句話:未來會很好!
' x/ o4 a0 S# x/ J' Y5 P5 [0 F9 F2 q
是這些細節的緣故吧?讓我年輕的時候覺得義大利真像臺灣,
+ N" {2 J8 R' R0 a+ w! Q/ Q) \0 o8 O- [6 \" _* `0 }" A0 q6 A4 z' U
現在當然知道——只要是貧窮,都有同一個面貌,不管在哪裡。 ! _" R% Q. h* J+ B# G+ [
" S ?8 v5 W; a/ X. H不同的,或許只是面對貧窮的態度而已。 1 y/ K% a8 B9 h: d9 w
6 `+ K% W5 r. s3 E
面對困境、抉擇、生存關鍵的「態度」可美、可醜; i" K& x6 V; x) C! I: e
3 Q5 A. }, u. d/ [) p8 a* j可以堅定、可以柔軟;可以剛烈,卻也可以逆來順受。 . D3 a3 z* v- S9 ]
9 N2 e- o* _/ v) z7 Z& O [
$ ~3 ]' v( ?" @ o, d3 j$ @2 Y6 T
記得以前看過另一部電影,紀錄片,南美洲的國家,農人窮到活不下去了,
- q: C0 E/ Y- o/ j4 a
: e; c9 o7 c6 k! r4 y+ v組織起來去打游擊。導演的角度放在這些農民身上,一個農民的領導者說:
! q( z5 p( g/ F' t- |, L7 `1 m% L( O' ~
我帶引大家跟上帝祈禱,請祂賜給我們麵包,祂一直不給,
2 t/ ]& b8 b! y+ R. o4 c
B5 U, Z& u4 y, @所以,我只好帶大家去要!
3 M+ t! {) l' N$ \3 s7 i: ? M5 m
' m* }/ s) U3 ^) s鏡頭一直留在那樣憨厚、純樸卻又堅定的黝黑臉上, 9 {3 L" [ E7 |7 j" M0 z
9 \ o+ ?. L8 e留在握著土槍的那雙厚實、龜裂、指甲縫滿是泥土殘留的手掌上。 ) K: G. L) ]1 B9 p$ m
( {8 W4 R* C( j. \) G但,讓我無法忘懷的,卻是那些在農民臨行前一起磨麥子做麵包,好讓他們路上不要挨餓的婦人。
8 O- r5 R q. r' W* |! V4 E9 g3 `
7 j! p" \. v; R# C: |( M- M& m/ _) y她們臉上毫無表情,邊做麵包邊拉開衣服餵小孩吃奶,熱麵包出爐, 2 D0 |! J9 O* [* b# p
' D8 l; E' ?( Y1 n+ `
還要趕走虎視眈眈的小孩,然後把麵 包塞進 先生的懷裡。
* w* w. D) ^$ {4 R$ k8 E7 J! s/ }9 c, T
而電影的最後,我們看到去軍營把屍體領回來的,也是這些婦女。
& [& @! @2 M( K0 M$ d" [; T3 I; M2 N
' n7 C# r8 D& e9 n3 h電影沒拍,但我們絕對可以想像:
?/ t* U3 g. z% [5 @# g! x c5 M" Q* J4 @' y/ F+ W- }
未來把那些看著麵包出爐卻被驅趕開的小孩養大的, 7 k X8 E# E2 d0 l7 [
/ I# M' m, d/ I% @% M
也還會是這些面無表情的婦人。
' X X) o2 T6 @* K9 C5 K1 l
/ F- c* i9 M7 K. [9 Q. p8 L& [$ x其實,這樣例子到處都有。 ; |, f1 ?# f9 V/ m1 f5 n
: E# q6 Y: Y% G- ? G
臺灣當然也有。只是當我們閱讀史料,% M8 P. C2 b- q& Y
" B1 a |: h$ |+ S* G" X
心裡不捨那些在混亂恐怖時期犧牲生命的菁英的同時, 1 ^. k! N- r, d8 _6 p
3 c, M) `( r: r$ w$ E我們經常忘記是誰把他們的孩子教養成人?是誰撐起那個殘缺的家庭?
0 b: ?. A$ @9 V3 ]- H% }; k# R' b& s& R5 ~0 a
當然是一群婦人,只是我們通常不知道她們的名與姓。
- Z: A1 U8 I, a" b( @# q遠的不說,說近的的吧。幾年前去南部拍電視節目,田裡女人在施肥,問她們說先生怎麼沒來?
' J9 u* \% c+ w9 x h4 Y
& g" S! `& Y$ N+ b2 P5 p" D她們說:「在忙啊!」忙什麼?我問。 N! x* {4 O- a& Y4 i
8 ~! C& @ p+ Y' p v, z/ a她們一本正經地回我說:「忙著在大樹腳譙政府!」
0 p9 N- j/ T* V5 X
- u, A6 G! A1 C* S, |去年母親過世。
9 U( f) }9 b+ n2 T0 Z' R9 ?3 L' Q. N/ G
她是一個記憶力超強,又善於講故事的人。 0 Q* H: Q3 B, r
: W% m: w0 `4 }5 [' A
經驗中,有一次才剛在樹下聽男人們說完村子裡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 N" v( K, S; [2 P1 a/ ^1 M) e4 M
( O; p# p S6 T/ j0 i# s# k2 u+ k在二二八事件中如何在火車裡被抓,說他如何有學問待人、如何仗義等等; 0 ~ o! Y2 N2 v; Q$ b! Z( }
. W2 U7 p H$ Y7 i3 ^
回到家裡,卻聽見媽媽在跟別人說那個男人的太太,
, B; ~% x# v1 C+ J4 o* P
5 }0 E2 B, M5 A4 I/ U, |7 g" B) X& q說的卻是她如何用許多碎布縫成漂亮的被子,' v/ }+ I7 r& f' ?4 h
0 L9 z# s2 H" E; U5 n0 z如何要小孩改吃當時比米便宜的麵粉食品,
9 O4 S* Z; H4 n% |, b
6 Y+ n% C6 @( L3 k5 N以及,如何拒絕校長要他們家小孩繼續升學的勸說,
- f1 D9 f8 V1 r( O2 ?2 {2 v
7 i/ s% N7 @# A" G9 ~6 t理由是:「書念多了,腦袋會跟她們父親一樣,黑白想。」
% `8 W% }8 B# K3 u* E b
, m' H2 s" Y' G2 `難怪自己有時會持平地自省:/ Q& q" Q% D' d: J$ G! R
. h9 J$ D1 {* o8 B }. k; o' r
男女在面對同樣的困境時,態度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 L+ P, T u0 _3 q" ~
8 `. n" K, e% v2 V( c c( e, j我簡單的歸納是:
$ e! ~0 }: [" F( i$ t( i
r" ?& F9 Q7 A8 w o# J男性想到的似乎是如何打破困境,女性則想著如何帶引大家度過困境。
" a) b% c- T8 F. K8 U3 b% G/ {% e: \2 v: y$ i% f) E
父親在礦業蕭條時期受傷住在醫院,午後醒來,
9 }# q6 j C" [. F G
+ t |; C6 L; p2 d; B! h望著窗外忽然悶叫一聲:「天無天理!」 . y, O% J7 |+ j% H2 G8 g
3 x6 D) x, S6 B9 s
而同一個時候,在礦場挑石頭打零工的母親卻說:「再艱苦也要笑給天看!」 0 D; f$ b O; y2 z ~: F7 {3 u
6 W' Q2 l9 K! @7 q0 ]1 d% D
這是家裡的例子。 $ N3 t" ^/ r0 |, v
8 o$ V/ L) q; L最近正在寫一個舞台劇本,寫的是臺灣阿嬤生活的點滴, 2 h2 L* ]- s0 p1 s
( j- w3 A1 b* n想以她生命過程中經歷的幾個男人面對時代、文化變遷以及困境當前的態度,
. i( D% X0 Z2 j9 \
$ D1 ]& D( @8 v0 _ R來對照她那種看似軟弱但其實堅定,看似無為其實穿透一切,
; k, S" o9 r# X+ l) I
! M$ l6 \3 a- K6 L- S" Q6 M) b看似無言其實令人感受深刻的動人形象。 1 l E1 o. x8 p
% o9 e5 G% l M& w8 c
在此同時卻讀到先覺出版社寄來的一本書稿《佐賀的超級阿嬤》。 % ~: E, v: Y4 T
0 t4 j) {& m- X4 N閱讀過程的心情一如第一次看到《單車失竊記》,
4 a' A, m! t6 \" f5 y( [' L8 j: S0 v7 ?! ^; m# f( f
差異只是前者輕快明亮,後者凝重深沈;
) H6 S0 l* _/ ~; i) Q5 V, A9 h4 o8 q6 l: ~1 E
前者的主角是阿嬤,後者的主角是爸爸。
, x: a+ W, z+ m& W- p9 [& @- h9 {
. @% h3 `/ B5 R& m+ ~ P阿嬤以逆來順受、樂觀包容的方式面對貧窮,) c$ c/ g3 p- r, j
- r* a( @' g3 ^, ~爸爸則選擇以無力的報復面對困境。 ( B5 u# T$ X; ^6 @& P
同樣的時代,同樣的戰敗國,面對同樣的貧窮與生存,卻有不同的態度, ; E! {. A7 I1 `3 a' c6 f5 C( m5 b
# Y* k8 H; W( t差異彷彿無關國籍,只在性別。 2 w8 J% ]7 q8 G6 ~" D
2 c- q6 w% u% }9 d6 A3 I讓我們一起想像,一九四六年夏天的某一天,戰爭結束不久, " J1 _) ~' `. O, q9 d7 v8 z" z
! M n! t# G- B; r( K
在義大利一個父親牽著兒子的手滿街找腳踏車的同時, + a2 u3 E* P& |% C$ I' y) `$ ^
, M* D4 c, P m/ i( y" f6 C
日本佐賀有一個阿嬤正在河邊撈起從上游市場流下來的菜葉,正開心地回家,
z, B5 \$ K: i9 n" ^' n8 N
/ v2 f4 h2 G9 @4 q% d她的腰間綁著一根繩子,拖著一塊磁鐵,一路走,一些鐵釘鐵片正往磁鐵集中。 " _7 K& l; F( p+ z* ~, ]" C4 O: I
t' g$ m" n# V; `: y( u- E: O! F傍晚,當義大利的爸爸不顧兒子的哀求,正在打開別人腳踏車的鎖匙時, + ?$ R {* f0 S
# T$ V+ x$ w% C' n" M: N( Y
日本的阿嬤正從磁鐵上取下一堆歹銅廢鐵,笑顏逐開。
% L$ @8 p4 u8 H% I+ x
0 r2 R) M! p `0 J0 W/ G當義大利的小孩驚慌無奈地看著爸爸被眾人責打、嘲弄的時候, 1 k4 ]/ I+ F% g' t+ \: O7 Y
D2 P7 e- W2 u) M9 C. K! z日本的孫子去看到阿嬤得意地跟他說:晚上有野菜雜炊可以吃,是河濱免費超商送來的! 5 A2 V v# m/ u9 ], @. s: M
6 R5 x6 c$ G) V1 M閱讀最大的樂趣無非與自己的生命經驗相互交換印證。 ' p2 Z: J* _' z; g& y: r
; U2 }4 X1 o( D4 H6 V! A4 `讀完最大的感想是:
$ ^' |. U5 w# _' L G; r3 _. |" x2 n% B
我母親說,再艱苦也要笑給天看。 ) c/ A( F& C: I. r) {7 M3 M
/ s* O) g" S8 z8 l$ y! J6 [
佐賀的阿嬤卻更犀利,她是:! n7 s1 H6 T( v5 n0 f! ~
: b9 B# b+ e0 ^& ?1 v; `
再艱苦,也要讓老天笑出聲音來!2 q& d# @1 U# U; P+ v1 i
: E% h( P& j7 R$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