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422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13
- 貢獻
- 5481
- 活力
- 14309
- 金幣
- 64555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0-5-10
 
- 文章
- 2965
- 在線時間
- 2891 小時
|
其實個人因個資外洩, 要依個資法向營利事業機構求償的難度還是不低
1 j. W/ J) O8 _4 f& Z# P8 s3 ^5 d9 W一般接到電話騷擾, 一是電話行銷, 一是詐騙
. |1 G6 _$ A) H+ I! n7 u0 T9 S! b! d2 V3 [# }% D. S
電話行銷的部分, 會從資料庫中跳出, 作為行銷電話清單的, 當然是經過篩選, 確認已經符合個資法所稱特定目的之合理利用
! P M+ B5 i5 \" P2 R你說他非法利用, 他家資訊、法務單位一定可以找出n年前你同意他利用的證據出來
& G+ v( i& _- H4 U9 g4 ~5 K6 e E不然銀行、金控、保險業數以億計的資訊預算是幹啥用的6 G1 g7 h# h( I6 z1 X, j7 G1 M% q
就算名單是從第三方取得的, 依個資法第九條, 最遲在利用前向當事人告知一些規定要告知的事項, 只要沒有被反對, 就可以繼續原本的電話行銷. H4 o" W q3 O7 J
如果客人不高興了, 道個歉, 表示不再利用, 或依客人要求進行刪除, 就不會觸法了
* Z$ Y$ F4 D$ ]0 E/ r: p# w& B( E3 e8 w- E% ^) ]+ X
至於詐騙集團嘛...5 C3 ]5 p* r& X' P) a5 f3 T
基本上本來就是要幹犯法的勾當
1 V' d/ i9 P; o* W( Z" t個資來源從何洩出, 他才不在乎哩! a+ C5 R) M/ q; H& N5 p3 u" i
至於被洩的大企業、網購啥的
& F: {) g- j+ y) C% ^端出BS10012, ISO27001, ... 哩哩摳摳的認證
* `! Q E2 ^# D- i& K9 i& b加上已經花了幾百幾千萬的資安建置, 和早就備妥的法務大軍: A" k/ U. L0 `
亮給法院看
# S' a' s: k& S+ q: d7 V只要能說服法官, 我們該做的都做了, 大概也不會有事
9 v7 S9 U' P' n' @* V& u6 I
! _9 E$ d# y( B0 E- |$ i: G其實新版個資法可怕的部分不是罰款& s3 s5 m0 F% Z0 R7 i$ z7 D
刑罰的部分, 非營利觸法的部分將要修法拿掉了, 只會剩下意圖營利的部分要抓去關, 那就比較不可怕了7 S0 k `4 A X3 W% I
所以, 真正可怕的部分, 大概就是團體訴訟
( I. S6 Y( V3 O& @. s$ N' G4 T6 R& i* }
畢竟一個人要跟企業打官司, 只為了五百到兩萬的賠償, 不太划算...5 l; Q. {" V7 }$ \# S; L
可是如果有訴訟團體跳出來, 告訴你交給他, 他抽三成...
- I9 R& g+ W" k兩萬扣掉三成也還有一萬四
1 k7 L5 C4 L1 ^啥都不必幹, 只要提供資料, 幾個月後有機會賺一萬四
: U1 Z& d: W; S; u' r6 i5 ^ Z T相信很多「受害者」和「傳說中的受害者」都很樂意配合辦理...( y5 ^& K! U+ R, M# Y* a
" T3 X' f, e7 n
企業, 就怕這個 |
-
總評分: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