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歐陽 於 2011-8-18 22:08 編輯 2 B5 ?# p0 m2 w+ i* P& o
0 S6 l, ~3 z2 ^
- G) s, Z! r* |" M3 ?六成民眾:政壇最缺乏勇氣
2 X! g* J$ Y# X% F
7 E; I1 ~9 Y* a2 ?0 g( `: P在職場上,和主管意見相左時,你敢說出你的想法嗎?
f, A4 r& p* B
/ g- c) k9 ?1 _& b在生活中,看到年輕人占用博愛座時,你會叫他讓座給老弱婦孺嗎?
6 X' q# w& f# T( g, g4 a0 @ y& b p9 f
「勇氣」,一個在台灣逐漸消失的品德!愈來愈少的人能不畏壓力、明辨是非、不鄉愿去做對的事,並且為正義挺身而出。 1 x1 t- h' A. K6 o' t8 n |4 p
" U3 ^; [) R( |, s/ v《遠見》首次進行勇氣調查,結果發現:和十年前相比,逾五成認為國人的勇氣在下降、四成五會向主管說「不」、三成會檢舉公務員不法行為……。 7 `. F- w. {+ d& m: C
4 N7 E- n+ r# H+ o% u1 V4 B% {
勇氣,扮演個人、公司、社會及國家的最重要基石,不僅驅使人向上,更讓人挑戰不可能。
. \9 |& M+ W2 l4 f9 p9 r' U: g" ^* g2 V: ]4 [( W
「我們在找會怕的人,會怕的人才知道勇敢,」這是國內富邦金控公司最近主打的人才招募廣告。廣告中一位男童坐在雲霄飛車上,臉上露出又驚又怕的樣子。但繞完了一圈,他卻說還想再玩一次。- v9 Z* R3 o- y* U' S; O0 R3 b
# I0 x/ i8 l+ c( E" y8 m4 k廣告中指出,「這個社會,勇敢的人常被埋沒,也沒有得到應有的肯定」,他們希望發掘更多勇敢的人,運用這特質,讓企業更好。$ D% p3 A+ J0 u. T) x! j
% U" a" B9 x2 ?' Q& t4 C奇怪!企業招聘人才不是找最聰明的,也不是找成績最好的,卻只要「勇敢」? & O2 t! I4 t1 L7 U2 C* d, d
7 Y/ l5 d2 N2 h- u! L曾幾何時,這個基本的道德特質——勇氣、勇敢,已成為現代台灣人最缺乏的,還要花大筆鈔票打廣告去「找」出來。難道「勇氣」已離我們而去? # Z' c- q, @ X" \$ w
, {! n5 E. ]0 G# [9 B5 }# W/ g, Z, o
勇氣本是基本品德,但現代人身上卻不見了 5 t4 n R( X) i6 B; i( E8 D
# F. i" {- U2 J7 [- G3 b生活在台灣,以下這些場景已經變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 I6 q1 N- @ I2 ~
+ {3 {8 w! q$ `9 [; U. `
公車捷運上的博愛座、常被年輕人占用,就是沒有人有「勇氣」請他讓座,甚至放任青少年跟老伯伯為了座位吵架。 $ x3 Z; b5 m2 l) H6 N& G
3 Y7 b5 C( u% `& l! i5 j前陣子鬧得不可開交的國、高中生霸凌事件,也是週遭同學都成了沉默的大眾,沒有人敢挺身指證施暴者的罪行,才讓霸凌繼續發生。 8 A" V" `( S- z( o" v9 u
6 n2 N8 C; Q2 q4 o t4 o* }每到選舉,國人更是習慣政治人物為討好選民,到處亂開支票,最近甚至提出加碼老農津貼或興建公共工程,就是沒勇氣向不合理的要求說不。最後讓全民揹負債台高築,或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蚊子館。 * V* ]/ C3 j m' q% \
' F/ [, f& r2 A7 Y4 x Z) ^. I; M更多文章詳情 ( x' X7 V* F! a# |( D% r% S1 Q4 l b
. C- h b% Y: y
9 `& W ^2 H0 G4 r' C1 v 4 `7 k! o; }2 ]4 l7 M9 c
" z% j/ C o2 y& Q1 j$ F8 g
+ I; _2 y- c# b9 E
推慢活拚公益,寧靜的叛逆才是真勇氣
% a0 N" m) H/ N- x- z. y, E* K0 z
) Z: n$ i; ?9 k5 R- q6 N# v, B
今年62歲的朱平,可以說是全台灣最有想法、最有影響力的美髮沙龍業者了。不僅僅因為他從美國引進肯邦(Canbran)、肯夢(AVEDA)等品牌產品,用創新思惟與管理經營得有聲有色,更由於這幾年他透過演講、專欄、部落格等管道,鼓吹一種簡單、美感的生活態度,讓他本人更成為台灣品味慢活的代表。
/ d. O+ [0 o# U' c& |* c: } ?: g1 _6 D$ X2 v
不過就在去年底,他再度勇敢地投下一顆大石子,讓自己的生命水池再次掀起「漣漪」——他不但選擇落腳在遠離台北的台東,更在此成立了漣漪人基金會。
K3 |% L, l7 A: b- J, ?8 t# W
2 t) a/ B4 h8 x! B; Y7 R, a創公益平台基金會,過回饋社會的生活 ' }- O* i7 e. l
+ H$ V7 d. a5 _9 D! P; s一般人到了60歲,想的是退休休息,他卻積極鼓吹公益與文創。「漣漪」的概念是由亞太知名企業教練陳郁敏所提出。出身香港、擁有美國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碩士學位的陳郁敏,十多年來協助如萊雅(L''''Oreal)、國泰航空等公司,訓練中高階主管,積極推動正向的處世態度。 - Z* A+ `1 E( R" k3 z
; K& }/ z0 b; X- c; \4 C& D c6 ~* }
2009年,她與朱平偶然在喜馬拉雅山上相遇後,他倆便決定成為伙伴。今年7月初的某一天,陳郁敏來到台東,與朱平一起準備兩天後要和嚴長壽的公益平台基金會合作的資料。 L* Z0 p" q7 p
+ @+ p0 u: Y! J有鑑於台東就業機會不足,人口外移嚴重,朱平和陳郁敏的目標是效法國外知名公益網站KIVA,透過微型借貸,讓更多想在台東發展的人實現夢想。例如一些有經驗的文創業者想幫台東在地小農做網路行銷,漣漪人就可從中提供引介與貸款,甚至輔導創業。 0 c" A. @9 V t# O
2 C. V: I! L! x$ r" ^* I) ?; p4 g+ d一襲簡單的白衣,渾身充滿活力與熱情,看不出來已經62歲的朱平笑著說,「我的第三生命(third life)才正要開始。」
/ ~: I2 O: A0 p& r- A |7 f) H E ?6 K+ i( Q$ y( ^3 g5 u9 }
他解釋,第一生命是學習生存價值、第二生命是賺錢,到了第三生命,則是用於之社會(give back)。
6 G- i! H7 X% ~- L' h0 L' s/ I) }$ k, d1 L
更多文章詳情
# M" ^' c7 w+ }: _6 ^' k + e) y; p0 \. z: i/ }
# P6 O3 I0 x: _: R/ U* \
$ F b2 T4 @" y# y) t% B0 w
1 {: B2 w9 _8 N9 u* t* y* k( q 9 [1 A9 L! O4 ?4 K
不取悅消費者、建商,逆耳直言房市泡沫' y- I- ^+ c2 m: a' c
, S! I, k; A. {# w, ~ }9 v
$ v" u0 m1 p# Y: M# S9 a5 u) K
「講真話,求真講理,這不是基本道德嗎?怎麼會變成需要勇氣才敢去做的事,真是完全變調了,」剛從北歐度假回來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聽到記者詢問,這個社會最欠缺的會不會是勇氣時驚訝地說。
& j5 o$ ^( }/ W# l) {. E
V$ D+ C" r" V對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來說,從小到大,他就將「說真話、做對事」擺在他為人處事的基本信條中。 ' k$ j6 s0 K D- E; ]; W
* ]+ T) X& C5 a
只是,當他20年來持續對房地產長期的觀察及統計結果拿出來「提醒」大家,特別是預測房地產恐進入泡沫化的發言時,他才發現,反彈的聲音愈來愈多,碰壁的機會也愈來愈大,甚至想都沒想到,會收到恐嚇信! 9 _+ O! j, h" H/ K/ ]0 i1 \2 J, K
& `$ V) i& o! b4 I& P% o$ r' K4 Q# L2008年4月,一封從台中寄出、署名「大中華不動產聯盟」的信寄到他的辦公室。信中威脅他不得再發表任何對房地產不利的言論,否則讓他成為「工地開工的祭品」。
6 r# w n5 P0 l$ q& {
. j6 M( C( X* `, f. v" G/ m+ Z「20多年來,我對房地產沒有偏見,我只是告訴大眾我觀察到的現象,」張金鶚說。
* I/ A2 @0 o4 p0 s7 ^& R: f" G& O0 u0 n# f
當收到那封恐嚇信時,他沒有多想,也沒有準備取消第二天記者會,「反倒不太在意它,覺得應是開玩笑的吧!」
6 P9 K1 i1 }- `4 n% V, v* ~
9 v# }! K" ^% K只是隔天記者從警察單位得知此事,電視台連忙派出SNG車,搞得好像很嚴重,才讓他嚇一跳,眾人關注下,「壓力才跑出來!」
- A. ?0 c# R' C
& M0 \6 x& R8 ]% W* `2 b不過,講真話是張金鶚的原則,他也不會因一封恐嚇信就把嘴巴封起來;更不可能因為建商利誘,讓他說出違背良心的話。
3 u _5 m6 ^# M: a0 j
) [5 a* d/ k* Q; n9 I! k不滿被封空頭總司令,他只是提出研究結果
& ^0 ~" s. \& X: c3 |+ D; ^0 @" O8 E! K/ `
從那件事到現在三年多,張金鶚持續提醒大家房市將泡沫,也被冠上「空頭總司令」的封號。 5 x+ Z, A7 U0 a6 X* `6 z& l
( H4 n. p) ~& K* I( i1 {「對於這個頭銜,我是非常不能接受。我不是空頭,」「看空看多不是我的本業,我只是提出研究結果」,張金鶚駁斥外界的封號對他不公平。 5 g. ^( B v. z$ K1 V
: T$ P& _) b( y# j4 o他指出,當2003年SARS後第三季,他就分析到房市反轉的跡象,當時曾提醒大家要注意房地產開始復甦。只是大家當時對房市沒信心,也沒注意到他的言論。
# R; j3 F( R+ A: B. J, c7 V
& Z* B0 K3 l$ B K' M* ^* P
& R) m: ~; u! t8 x% o8 X
$ X( w; Q9 F9 c4 s# d5 ?. H+ q4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