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2 g7 K1 _# W8 m+ G. r, ?9 w! B 
 ( r! N4 v4 @! \* R! b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 2011.04.07 03:27 am  
& |/ g4 u4 ]2 a* }& c; V, S                                         # l. x' l9 a5 L; F 
                                                     圖/聯合報提供  
. N+ P" M& U5 x2 }' r6 p, s 
: z" e0 h- {! z4 L3 B立院昨天迅速初審通過「奢侈稅」草案,並且將排除適用奢侈稅的「豁免條款」更明確化,還增訂民眾「買新屋賣新屋」,以及出售自地改建、合建分屋或參與都市更新獲配的房地等豁免條款。" C! g8 T' E' I3 K% z* E 
不過,為避免豁免條款無法涵蓋民眾「非自願賣屋」的所有情形,造成「錯殺無辜」,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下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如果民眾在兩年內賣掉房子,不是為了投機炒作,當事人只要能證明符合「合理、常態、非自願」的原則,可向稅捐機關或財政部申請例外處理,相關單位會進行個案審查。0 C/ g+ ^4 R8 O9 R" H9 V 
2 m. p4 D% F! s5 Z2 I. v! }% S% l 
奢侈稅條例草案規定,民眾如果出脫持有不到兩年的非自用住宅或土地,最重要課交易價格百分之十五的奢侈稅。5 f' G* t' U; K 
 
) K2 _. \8 A4 l行政院提出的奢侈稅條例草案中,原本訂出九種情況不課奢侈稅的「豁免條款」,為了避免殃及無辜,留了一個「其他經財政部核定者」的條款,保留財政部審酌個案的彈性。但朝野立委昨天抨擊這是「後門條款」,必須明確規範那些情況下才能豁免;為加速通過立法,財政部不堅持原有主張,接受立委意見。 
" T0 e( D1 o5 Z: z2 J5 q 
5 F! D6 W. m; u+ O根據立法院初審通過版本,刪除「其他經財政部核定者」的規定,但將豁免條款從原本的九種增加為十一種情況。其中,對於民眾銷售因為自地拆除改建或與建商合建分屋取得的房地,將排除課徵奢侈稅;此外,民眾參與都市更新後,把分配到的房地賣掉,也不課奢侈稅。 
# D& I) W7 t$ d5 O) j; R6 ^1 b  @: Z% ~$ n8 m  z5 E 
此外,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曾舉例,如有民眾原本在甲地擁有一間自用住宅,因工作或其他特殊情況,在乙地買了一間新房子後,臨時又因為特殊狀況被迫賣掉乙地的新房子,因此被課奢侈稅,恐不合理。 
! c! u1 h# T2 J/ x2 H+ _) O 
8 b, I6 J" Z9 E1 Z! e% Y4 O財政部因此修改豁免條款中的規定,允許民眾只要名下只有一間自用住宅,因為「調職、非自願離職、或其他非自願性因素出售新房地」,也就是所謂的「買新屋賣新屋」,同樣不課奢侈稅。 + ^: N4 C/ k* e 
 
0 i- U+ p' o6 K2 n; I【2011/04/07 聯合報】@ http://udn.com/ 
2 w9 X/ E" l' X+ D2 D( L  
4 ?3 [1 o& }- y  b1 r" y/ c; Y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