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2 v( d7 A( M1 W! Q7 [0 b 更新日期:2011/02/08 11:56 季 平
$ ?. n0 m3 M/ p0 e. S: x/ R- D澳洲8日發表的研究顯示,接受較長時間陽光照射和攝取較多維生素D,可以減少罹患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 B# ?0 M( @7 T9 l! E
- I4 ~: F! h. R2 E. i9 M先前也有研究顯示,與較高緯度的居民相比,住在赤道附近的人比較不會罹患這項慢性病。! {; \% z9 s- [! ]
; L; A: v# T/ s9 G$ _根據「神經學(Neurology)」期刊報導,澳洲國家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魯卡斯(Robyn Lucas)和同事們,針對216名於2003年至2006年間開始出現多發性硬化症的成年人進行研究,並且以沒有這項慢性病病徵的約400名人士為對照組,了解他們接受日照時間的長短、皮膚受日曬傷害、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等情形。
2 l: t4 _. T- H1 C! v
6 N8 Q5 O+ {( A2 n- B: e, c平均而言,出現多發性硬化症徵狀的人曾經曝曬在比較小紫外線劑量,這是以他們生活中接受日照時間長短、以及生活地點的緯度高低為基準。同時,具有多發性硬化症早期病徵的人當中,只有不到半數的人有較高程度的皮膚曬傷;維生素D含量也比對照組低5%至10%。
/ I) C$ A4 O" e7 q
; _( ]) p1 H# K+ a; L$ x不過,這項最新研究並未證明,接受極少量日照或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會罹患多發性硬化症。
& o1 z# p. s) g3 A) v2 t4 o# S5 W2 W: D! P& |
一些專家對這項研究結果有所質疑。專家指出,陽光曝曬與罹患皮膚癌的風險有關連,多待在戶外並不一定比較好,人們也不一定要增加維生素D含量。
, H L! d, _; {, Z! O' W
% l# ]+ u p7 `# F6 W0 F& w5 x h: x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脫髓鞘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可引起各種症狀,包括感覺改變、視覺障礙、肌肉無力、憂鬱、協調與講話困難、嚴重的疲勞、認知障礙、平衡障礙、體熱和疼痛等,嚴重的可以導致活動性障礙和殘疾。/ B( B4 X6 P5 q) B5 Q: ^5 X
! {% A W# _& c& Y# b2 A+ Z多發性硬化症的平均發病年齡一般在20至40歲之間,女性發病人數是男性的2倍。至於病因目前還不清楚,大多被認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數人認為是一種代謝依賴性神經變性疾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
$ P0 e3 I. }, ^ V' B. }
: n( G, R) r- c9 f! c5 m# f8 z2 f) J5 p; C1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