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10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740
- 活力
- 2686
- 金幣
- 14769
- 日誌
- 21
- 記錄
- 7
- 最後登入
- 2020-11-12
  
- 文章
- 3024
- 在線時間
- 835 小時
|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 ... =5058982&page=1: S+ P' B# m$ {2 k, U8 \0 K% m, L
` b5 |) `! q
週四上午,我一個人帶著D鼻搭高鐵北上,坐的是自由座車廂。走進車廂發現很空,便選了靠門第一排三個位置的博愛座坐下,車上帶小孩一起上車的家庭不少,大多數選擇坐在靠車門口附近,從我的位置能看到的就有四組人。幾乎都是媽媽自己帶一個孩子北上,還有一位猛媽自己帶兩隻小人跟我一起從台南上車。2 s2 r, {/ k% J6 G
8 m5 y" T. @( B j/ ~% r
車過嘉義不久,前方來了一位拿著空奶瓶的媽媽,後方跟著一個大約兩歲的小女孩。小女孩走到車門口前轉頭看到我抱著D鼻,馬上走到我身邊對D鼻打招呼,然後把手上的維尼小熊娃娃塞給D鼻。
/ D# _+ U; K2 J3 U
' x1 a9 k$ u0 B7 {7 k我其實不太喜歡D鼻拿別人的玩具,微笑著跟小女孩說:謝謝妳,弟弟還不會玩,先還給妳哦!小女孩收下小熊維尼,然後再一次推給D鼻。媽媽此時說話了:沒關係,她很大方的!然後媽媽對小女孩說:快過來呀!我要去洗奶瓶了。小女孩對媽媽的話完全沒有理會,只顧著看我在推車上掛著的小鴨掛勾邊摸邊說:鴨鴨。媽媽也就這樣放她在我身邊,自己去洗奶瓶了。$ \, |3 O; L3 b2 _! m6 }7 {" t
% S [' g o1 J4 }
獨自留在我坐位旁的小女孩什麼都很好奇,東看看西摸摸。媽媽洗完奶瓶回來後小女孩跟著媽媽回座位,然後拿她的芭比娃娃過來要給D鼻玩。看到我手上的光療指甲,也抓著我的手反覆看著摸著說:亮亮的。我有一點點不知所措,小女孩是很大方不怕生,但對兩歲娃來說媽媽似乎也太過放心了一些。& f4 W- q2 w# e& _) F
( _) ^5 x! w) K* K" ]3 [
過了一會兒小女孩可能覺得無聊跑回去媽媽身邊...沒幾分鐘又看到她拿玩具要跟前方座位另一位一歲妹妹分享,且幾乎是把小熊維尼丟給前方那位一歲妹妹就跑了,不願意把她的小熊維尼拿回去,我看著前方的媽媽抓著維尼要還給小女孩但根本叫不來,轉頭與我視線交接時露出一個苦笑。
4 m, v8 C$ w8 W& I- s0 }% \ Q! A. h4 O
$ p; Y2 ?% o; {; h7 M' g( q車過台中,我旁邊靠走道的空位坐下了一位老婆婆;沒多久,開始聽到前方爭吵的聲音。我並沒有全部看到聽到整個過程,但大抵是小女孩不願意跟媽媽一起坐,堅持要坐在媽媽座位後方靠走道的位置,後方那位坐靠窗的女士很受不了,就跟小女孩的媽媽吵起來了....& m7 n: m/ R7 {. w! Y% s
8 L+ R) m" f( R' A1 N" f5 c) u
我記得的爭吵對話內容是從這邊開始的...女士:這裡雖然是自由座但妳們也只買一個位置啊!為什麼這樣佔用兩個位置(語氣兇)?媽媽:車廂裡空位那麼多,為什麼妳一定要坐這邊?女士:妳小孩這樣打擾到別人了妳都不用管嗎?媽媽:難道我要把小孩綁起來嗎?妳真是自以為高尚莫名其妙,社會上怎麼有這樣不體貼別人的人,我帶小孩搭高鐵那麼多次,從來沒遇過妳這樣自以為是的......(下略)
# X+ H( y! b5 z" E, i% B7 H. Y, H* ]" }. A6 C
兩邊吵了一小段時間,音量很大互不相讓,對話用字我沒辦法詳細記得,但語氣都很嗆且態度強硬。後來也有其他乘客幫腔,請小女孩的媽媽管一下小孩,抱回去一起坐或換位置就好了。媽媽堅持不肯,後來吵到沒辦法,媽媽才走到後方硬把小女孩抱走。小女孩不知為何的堅持要在後方自己坐,被媽媽強硬的抱回座位後開始瘋狂大哭。
8 R- O# z' _% |0 X: C# [# s
5 S) I: e4 V, z1 R' P! C我以為接下來會聽到媽媽輕聲哄小孩的話語;沒想到聽到的是:妳哭啊!就哭大聲一點,反正都會吵到別人妳就哭大聲一點啊!就這樣,原本該安靜的車廂裡只剩下小女孩瘋狂大哭的聲音,旁邊的阿婆不停在跟我碎念:太寵了啦!這樣管不動怎麼行,難怪會有小孩寵到去捷運殺人......整個好貼合時事這樣(以下省略阿婆捷運殺人心得一萬字)
, {$ V* h0 w* T1 H. z8 ]' H9 _! y* k i. U; I* @
小女孩哭了幾分鐘,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我聽得都快要抱著D鼻上前去哄小孩了。媽媽也沒有打算哄她或帶她離開車箱冷靜一下的樣子,終於有另外一位媽媽看不下去,走到小女孩旁邊哄她:乖乖,不哭了,來這邊跟阿姨和姐姐玩好嗎?然後跟小女孩的媽媽說:也不能放任小孩就這樣哭不停啊!會影響到其他人,而且孩子也很可憐.....
( M8 K& F# _8 \0 N3 W8 e* v9 P) L
7 i5 r2 p- g) n% d: V這件事情,我簡略的記錄了一下發在粉絲頁上,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回饋與討論,有人問起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覺得台灣人真的很有人情味,大多數人看到媽媽自己帶小孩出門都會比較禮讓體諒,我自己常自己帶孩子出門,受到不少幫忙,並對這些陌生的朋友非常感謝。但坦白說小女孩來到我身邊東看西看時,我有被打擾到的感覺,我知道小孩子就是好奇愛玩,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事情我都覺得可以接受,畢竟一個人帶孩子出門總會不方便,媽媽去洗奶瓶我也願意幫她照看一下小孩,比較無法理解的是媽媽的態度是那麼得理所當然?
! U( |' ^: _ ^3 [6 G
* S. \6 A; ^# \- e) r1 e孩子在我身邊,她轉身離開去洗奶瓶時也沒有跟我打過任何招呼說請我幫忙看著孩子,只是跟孩子說:媽媽要去洗奶瓶了哦! 就這樣轉身走掉......可能以往她搭高鐵的經驗都是大家很願意幫忙,但忽略了這些幫忙並不是義務。媽媽應該要知道,帶孩子出門就是要自己承擔這個孩子的任何行為,兩歲孩子能懂什麼呢? 在媽媽沒有任何約束的情況下,要怎麼知道這個世界上不全都是好人。, o1 g2 s4 C+ U
# S' }' S" }: A' |; M
這樣看來大方外向的舉動,搭配媽媽非常放心治安的態度,我都要為小女孩的人身安全捏把冷汗了,萬一我是拐騙孩子的壞人呢?畢竟壞人不會在臉上寫我是壞人,可能都是像我這樣帶著小孩減輕他人戒心的正妹媽媽(喂)可能就在妳離開去洗奶瓶的一分鐘,回到車廂才發現妳家小孩已經被拐走消失了啊......
. H7 M" E+ h# ^6 c
3 a. b0 K) G& c' s s2 h而今天如果是寶姐硬賴在後面阿姨身邊東摸西摸,我第一時間就會跟對方道歉,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打擾人家,並馬上把她抓回我身邊坐好,不管對方是否願意跟孩子玩,伸手去摸別人的物件就是不對,讓孩子知道"如何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如果對方笑著說沒關係可以一起玩,我還是會在旁邊看著她,並在她做出不適當的舉動時提醒她這樣的行為不可以。除了讓對方放心,我自己也才能放心。9 e( T% H) Y( b+ @* ?5 b! J
3 s; ?. H) y; S5 q: r
盡量不打擾不影響共同空間裡的其他人,是一種對別人與對自己的尊重,也是我對小孩在外時禮貌上最低限度的要求。我想,這是一般媽媽共同的育兒態度吧!孩子的哭鬧也是,我知道孩子要哭有時候很難克制,但怎樣也不是放任她哭不停,還火上澆油的叫她:哭大聲一點。這樣子賭氣的行為對孩子一點幫助也沒有。高鐵上雖然是密閉空間,但行進平穩,牽著或抱著孩子走一走,緩和一下情緒,等孩子冷靜一點告訴她為什麼不能如她所願,告訴她某些行為會打擾到別人並不適合在車廂裡做。/ D' \; \) Z8 H6 q2 O! C
/ Z2 p2 A3 [ ~# }$ o- g y- G( [
這些,不也是一個媽媽會做的嗎?我想小女孩並不是在這次旅途中才開始有這樣子四處大方分享的行為,而媽媽可能沒有認真告訴過她這樣的分享不一定是受歡迎的、可能是會打擾到別人休息的、如果遇到不想要「被分享」的人該怎麼處理在孩子的行為模式(四處分享玩具)已經建立了之後,第一次碰到有人不想被打擾,才發生了那麼大不愉快的反應。
! J3 y+ f& Y% C$ C4 o/ K5 [9 U: K
( n8 v- o3 i _( q有時候小孩真的很難控制,但是當父母的總要盡可能的去處理孩子的情緒。搭車當然不用把小孩綁起來(小女孩的媽媽不停強調:難道要把小孩綁起來才可以嗎?講了三次以上吧!)但是出現了影響別人的行為,父母親也不能以"小孩就是這樣"來推諉,小孩不懂但妳該懂,小孩不知道自己犯了錯,爸媽不就該去導正她告訴她怎樣才是對錯,並不是放任她四處走跳還滿意的覺得自己孩子真大方願意分享。1 |4 v8 p+ K g: B# N" v
& `; y2 |& A, U- E) N" n( b而孩子大哭大鬧,影響的是整個車廂的安寧,如果是情緒容易受波動的寶寶,可能聽到別人哭也就跟著哭了起來,全車共鳴大哭,場面光是想像就覺得好可怕。當然了,很多時候小孩哭起來很難哄得停,我想大多數人都可以體諒。但絕不是放任自家小孩哭卻完全不理睬還叫她哭大聲一點啊......5 f( D2 o/ v& ]2 p% a$ O
& I; H: S, j3 m( \
媽媽們都辛苦了,帶孩子出門是不容易。對別人的好意與幫助請心懷感謝,因為那些都不是理所當然該做的,對孩子不合理的行為請盡量溝通管制,一切以盡量不影響他人為前提,到生氣的事情也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畢竟不是自己一個人出門,還帶著孩子一起呢!媽媽沒有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跟態度,要怎麼安撫與教導孩子呢?累積善意才會讓社會有好的循環。
9 U7 c* ]# ?- Q: ^8 f0 a6 m9 H' J! | N2 l5 k( B% D7 {
我帶好我的孩子,妳帶好妳的孩子,以後就會大家一起好了(笑)媽媽們加油加油!" L/ [1 X& L' t7 S
2 d5 U$ @' l( s7 d) U2 i, Z* p
& f+ m9 l1 t. ]* E
. V; G( E4 v4 l&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