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97|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轉載] 網路霸凌橫行&一定要知道的法律自保,避免誤觸法網

[複製鏈接]

1

主題

1

好友

344

積分

國小生

Rank: 3Rank: 3

文章
17
在線時間
5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7-9 22:52:02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轉載自:http://www.mto.tpcu.edu.tw/files/16-1036-20151.php' U7 W- n! V$ Z4 g* W: I1 Q
9 b/ K) {& F- u6 W# c; i/ w% D
網路霸凌橫行&一定要知道的法律自保,避免誤觸法網
. D- s4 @5 Z0 v, S+ d: y9 Z% [網路世界和真實社會一樣有禮儀和規範;網路生活和真實人生一樣,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言一行,無所遁逃。我們天天上網流連徘徊,要如何才能降低誤觸法網的風險?
! ^  C' _7 ]5 T5 d) P* I# F5 M7 |7 v( D5 }3 _, h
看似自由、無邊際的網路空間,處處充滿法律風險。缺乏法律素養的人在網路上謾罵、非法下載、上傳偷拍的照片……,很可能觸法而涉及刑責。
; m! h# o& ]4 {# }
" c+ l, @( Q. q0 m* [專家綜整出網路言論、智財權、線上遊戲、侵犯隱私等常見觸法領域,提醒大家特別注意。
! r9 x5 f" _' y3 t4 R! g% M6 p( R6 r. x" T  |0 m
一、網路言論:學生最常涉及「公然侮辱」與「誹謗」。
0 [; T5 D) i% F6 f, u$ K1 ?! ^5 r' P9 u, Z2 [6 t4 ~
學生在網路上涉及公然侮辱的原因形形色色,有的是不滿師長管教,有的出於感情因素,在網路或部落格上留言進行人身攻擊。甚至還發生有學生在網路上杜撰 「XX老師與學生傳不倫之戀」的內容,引發媒體蜂擁進行採訪,弄得受害老師身心俱疲。經過偵查,才發現原來是同學不滿老師要他們罰站,上網編故事報復。) b) n' i$ D8 D0 L

* k. t- Z' [) g& U5 E0 C4 ^2 g時下青少年流行在部落格、聊天室或BBS(電子佈告欄)發表言論宣洩情緒,有時甚至與其他網友打「筆仗」。要是言論激烈涉及人身攻擊、辱罵,或是加油添醋傳播子虛烏有的事情,造成他人名譽受損,都可能涉及觸犯刑法第三○九條的「公然侮辱罪」,或是第三一○條的「誹謗罪」。
4 [3 R# s& `* M: Q- W8 C5 ~9 H+ h- y
刑法條文中,「公然」是指使不特定的人或多數人得以共見共聞的情況;「侮辱」則是指使人難堪為目的,以言語、文字、圖畫或動作,表示不屑輕蔑或攻擊的意思,貶損當事人在社會上所保持的人格與地位。
% {5 \; }5 ?: @% T0 X+ X& z* v# Y
# n- I$ b' ~1 w$ l7 M2 Y' G網站內容屬於不特定或多數人可以共見共聞,符合「公然」的要件。許多青少年以為部落格或BBS屬於私密空間,指名道姓的對老師用三字經或「老巫婆」等難聽字眼來發洩情緒,應該沒有人知道。事實上網站屬於共見共 聞的環境,被指摘的一方若提出告訴,仍可構成公然侮辱罪。6 y) i* X+ Q; E" \) z4 A
" U/ k$ `6 j* U, r. U
警政署提醒,許多人以為在網路用「匿名」身分發言,就不會被追查到。事實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追查IP位址仍可查出發言者的身分。也有同學以為部落格有設帳號、密碼限制內容公開,就不會構成公然侮辱罪,但要知道,將私密帳號與密碼與三人以上分享,或將帶有侮辱內容的電子郵件發送多人,仍然構成「公然」的要件。
3 @' w% O* _- o
( h# B/ H+ b: H/ V! Q( a2 M至於什麼樣的情況會構成「誹謗」?行為人必須將一件具體的事實傳布開來,而所傳播的事實,足以毀壞他人的名譽,並且有意讓不特定人或多數人知曉。除非行為人能證明所散播的言論是真實的,才能免責。  G2 E# v1 A! ^- m

0 `* K* V' ~( O  i8 T/ T舉例來說,現在消費者意識高漲,許多人喜歡把對餐廳飲食或產品使用的批評放上網路。曾有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商店買麵包,食用後發現有蟑螂,回頭找老闆理論,結果老闆不承認,還把學生趕出去。  D+ a; i) G, [+ P  F' {- J
- C: m4 V" d6 z; A0 T
這名學生不滿老闆的處理態度,上網將整起事件貼文在BBS上,除了描述麵包裡有蟑螂,老闆態度不佳,還加油添醋說這家商店到處可見老鼠亂竄,蒼蠅飛舞,要大家不要去消費。隔幾天商店老闆知道後,向警方報案,控告貼文的學生誹謗。* c/ c: I0 Z5 T! i, G6 b+ \- D

  n2 ^2 V3 L4 u法界人士指出,如果學生在網路上只是單純描述麵包有蟑螂以及店家相應不理的態度,因為所闡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並不會涉及誹謗。但後來又加油添醋,要大家不要消費。
- L. T8 v- N7 h# B5 b# g! k- K1 ]/ u" R' K+ Q: U- m
由於加油添醋的內容不是事實又損害該店的名譽,就構成誹謗。2 h5 G5 s+ D" D6 y3 P' d! {! s5 s

# [: M; ^0 y: _2 ^( K3 h二、智慧財產篇:從網路下載未經授權的音樂、攝影作品或著作8 E; k6 g0 A* v5 i& n. N

. u% I' E6 g6 s3 {4 b時下很多人很喜歡用P2P軟體(例如Kuro、BT、Foxy)對傳未經授權的音樂、影片或盜版軟體,這種舉動違反著作權法第九十一條「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構成刑責。
8 A2 ~2 p# G* N0 H4 t
' L) Z# |! M9 w0 ^, D根據台灣商業軟體聯盟的調查,有八成以上的青少年會在網路上下載資料,其中近四成的青少年不知道所下載的資料是否合法。
0 P+ I* W& t/ s; R; z4 J) n  w( U$ h( m- P9 G) N
財團法人著作權保護基金會分析青少年侵害著作權的案件中,最常見的是在網路上分享或傳播音樂或影片,由於青少年未滿十八歲,被警方抓到後都會移送少年法庭,其中最小個案是十一歲的國小學生。
: O0 U% U0 W1 ~2 b7 R
7 ~: d( f+ W, L5 t. {網路警察回憶在刑事警察局偵辦網路犯罪時,曾有青少年短時間內下載了四千多首歌,並燒成光碟送給同學。雖然這名青少年辯稱是寄給在國外遊學的同學,但偵辦員警懷疑是非法下載音樂壓製成光碟販賣牟利。* l( _( O6 S. Z  H0 m. o( Y1 L# u

' Y" [4 J# F: A, Y網路警察提醒,如果販賣未經授權的音樂、影片或盜版軟體牟利,被課予的刑責更重。
0 h: N8 S0 v' k; o) `/ h雖然違反著作權法受到的刑責非常嚴厲,但是在「合理使用」或僅供「個人參考」的情況下使用他人著作,並不構成著作權侵害。
, d, D0 I! D# F9 |$ v/ a6 B
% A% S0 k, w6 w  O國內曾發生有知名的野鳥學會理事長到處提告,指控老師、學生或其他民間團體負責人未經其同意,在部落格上擅自引用他的攝影作品。這名被告最後以十二萬元與該名理事長達成和解,並且關閉自己架設的網站。
( f8 \- u$ H4 L7 g8 h7 y) {0 P! H* C$ d9 Q0 J# O( `, B' U
不過,也有檢察官或法官偵審後,認為被控告的老師或學生使用照片僅用於教學,並無營利行為,屬於著作權合理使用的範圍,駁回該名理事長的提告。
2 \  {3 e6 ]2 r" O
! p$ j% C8 b  B提醒同學,為了一勞永逸,要利用網路使用他人的著作前,最好取得著作權人的同意或授權,才能完全避免被控侵害他人著作權。4 e3 E4 K, Z& r+ `3 I

; Y# D$ S- F' Z4 A4 R5 s; `& L8 \2 ]三、盜取線上遊戲的天幣或寶物
5 w- t5 ], J" s( Y0 M. ?+ h4 ?
% ]8 u# N/ j/ x4 s+ D7 u「T恤、騎士面甲、八風特魔杖、三重矢等天堂寶物裝備,相當於多少天幣,價值新台幣多少錢…?…」這些看起來很夢幻的名詞,常讓家長或老師一頭霧水,但對線上遊戲的玩家來說,卻是十分重要的資產,因為這都是他們平日投入時間、精力或花錢累積「練功」的成果。
  g: I2 A' z5 `4 C, J
/ j  v: d2 [- }1 V9 K( S電腦連線的遊戲日漸流行,愈來愈多人將連線遊戲中的寶物做為交易的對象。由於這些寶物具備「價值」,引發的竊盜、詐欺案件也層出不窮。
: b0 \. e; M; I4 ]* }& q
* A" g4 w0 o, E( D同學在線上遊戲最常見的犯罪行為,包括利用他人的無線網路非法使用無線分享器,或是在他人的電腦中植入「特洛伊木馬程式」,截取其他人的線上遊戲帳號密碼,將他人的線上遊戲裝備財貨移轉至自己的帳戶。/ q9 L$ T5 J3 O# n( U

8 t9 v7 m1 H. _- Q- \3 ?2 G- V6 h9 _盜取他人帳號密碼的行為,觸犯刑法第三五八條「無故輸入他人帳號、密碼、破解使用電腦之保護措施或利用電腦系統之漏洞,而入侵他人之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十萬元以下罰金。」# \" ~, [: V2 K0 {$ f

4 o+ J/ H& m+ k) f4 X, X8 ^如果未經同意移轉他人遊戲裝 備財貨,則觸犯刑法第三五九條「無故取得、刪除或變更他人電腦或其相關設備之電磁紀錄,致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 `9 J1 P7 _8 w, s& m! Q& I8 }# N8 I# Z- m! h
四、侵害他人隱私! K* ^0 e0 b4 E7 M, B  Z* F: D
1 J* c! h- |0 _4 M2 l
現在的人手一支行動電話,行動電話的功能愈來愈多元,可以行動上網下載或傳遞資料,還具備照相功能,因此衍生的偷拍事件層出不窮。
8 ^% O& j4 T1 b9 p* o/ i) `
. N2 a  o6 S. k" E9 K3 y2 F去年中部地區即發生有高中生對一名年輕的女老師好奇,竟趁老師改作業或回答同學問題時,拿手機偷拍老師裙下風光,並 將照片利用行動通訊在同學間相互流傳。女老師獲知後,對偷拍的學生提起刑事與民事告訴。
: f6 b/ l. O" k0 `; W
! V4 l) A4 s, I% e3 L事後學生雖然道歉請求原諒,但女老師只同意撤回刑事告訴,民事的部分拒絕撤銷。最後法院判決參與偷拍的學生必須賠償老師十三萬元。; k: c# k, R1 A3 I, b

( a# C+ B' F! \0 d; y0 j學生用行動電話偷拍他人非公開的活動或私密部位,觸犯刑法「妨害秘密罪」,最重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用行動電話散播猥褻圖片,更觸犯妨害風化罪,最重可處兩年以下徒刑。# P! L; x8 T6 S0 D& W8 \

( d  g3 D1 _+ t1 N五、散播色情圖片或援交訊息
; a7 I* q8 {8 K9 X: g& |- f: e
) g* T$ x! s6 U! |% F0 A由於網路上散布色情圖片、未成年性交與猥褻影片的情形愈來愈猖獗,甚至還有刊登援交的訊息,因此刑事警察局會不定期針對網路上的色情網站進行大掃蕩。; ?/ A: _- W$ o) K! _
% }5 @+ H$ h- b8 _" ?: c2 `, V
警方前往色情網站管理者的住處取締時,經常發現管理者是未成年青少年,這些青少年不但認為網路分享散布未成年性交、猥褻的影片圖文,或提供網路空間供人刊登足以引誘或促使他人為性交易之訊息等行為,沒什麼大不了,反而怪警察食古不化。  E- q8 K& p6 \

2 l1 {( A# k3 D$ I( _* @* ?) y4 \9 h在網路上散布色情圖片,觸犯刑法的「散布猥褻圖片罪」,最重可判處兩年徒刑。若色情圖片的模特兒未滿十八歲,更可能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最重可處三年有期徒刑。
; c8 P+ @% @! l2 F" e& o- c6 R( o! R1 M' s
另外,無論是否出於開玩笑,在網路上刊登援交的訊息,同樣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九條「以電腦網路散布使人為性交易訊息罪」,最重可處五年有期徒刑。若進一步從事性交易,還可能另外再觸犯刑法的「妨害性自主罪」。0 n0 L" x  n- [: k

$ l5 \3 W5 b- }" h4 c. ^給學生的學習單-尊重他人、愛護自己
% r; U! p& L% C  [  x) p; Z; I0 v  [3 L9 j* W
; u; ^( C  A% z  e  b* F6 j1.看過陳○希照片事件,請思考一下,你如果是男主角(主動要求拍攝者),你會拍攝親密照片嗎?為什麼?你覺得有不尊重他人嗎?為什麼?
2 T( k8 d- }: Z- P
, I9 b" c7 P* C  W% a2.如果你是女主角(被動被要求拍攝者),你願意被拍攝嗎?為什麼?你覺得有不被尊重的感覺嗎?為什麼?
5 q8 N! x9 e5 S/ ]8 J  H9 ?# s: U2 d' D) V* ?# A
3.你覺得以後會要求拍攝親密照片或答應被拍攝嗎?
1 j$ {( Z6 `% A0 S2 Z" y8 e2 z! _0 G+ ?1 I$ y
4.如果你的男(女)朋友以各種方式(例如:分手、不愛他、暴力)強迫你一定要拍攝,你覺得有哪些方式最難讓你拒絕?你會拍攝嗎?如果你不要,你要如何處理? , d& N+ V6 v3 P+ a
6 T, X! S5 d4 z% F
5.你知道對方未經你同意拍攝(包含強迫或偷拍)或你未經對方同意而拍攝,觸犯哪一些法律? 1 a; K  Y  `- J" J& Z1 d+ a; ~" \0 K
( P3 z/ |$ U$ }' u
6.當你知道有人擁有你的親密照片時,你會如何做,這時你需要哪一些人(老師、親人、警察、律師等)來協助你?
- F+ p+ U. A* E$ u' l6 C' s* K. I
7.當有人威脅你要將親密照片曝光,以換取相關報酬(例如:復合、金錢等情事),你認為正確的作法是什麼?這時你需要哪一些人 (親人、律師、醫生、心理治療師等)來協助你?
/ o7 N0 J/ t9 X  z  L1 _1 ^1 V9 d9 p- B
8.當你的親密照片被曝光(以網路、報紙、傳單等方式傳播),你認為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以保護自己? ; O! h( D4 t& S5 B: `% ^' T
: n' G, Y" m4 ?3 W
9.當你在無意間取得他人親密照片時,你會基於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的原則,提供上網或散播照片,讓大家共享?還是私底下自己欣賞?或是你覺得應該如何做? ) P3 N: E0 ^- ~3 E0 Z

% E* Y! g1 |6 }: Z0 m0 M10.根據上述的問題,你認為要如何防制親密照片所造成的所有困擾(如:倫理、道德、法 律等問題)?
( k" u% _! t3 A) O+ A. H) P9 l& S" G3 T
新聞傳真:6 n9 _" [. V6 Y# n$ K- b3 t
% c, r* p6 P1 C( Q
「到時候就讓你親眼看看惹到我們是什麼後果!」,據調查,有上網習慣的人,16.6%曾在網路上匿名批評或是罵人;也有11.1%的人表示曾經有「在網路上被別人嘲笑、辱罵、攻擊」等不愉快的經驗。網路已成為學生網路霸凌的最新工具,孩子的網路安全意識有待加強。
' a" Q5 f; }3 F, i; k$ V5 D
4 P8 x8 `9 t1 J) y( y據調查, 3.3%學童會用手機拍同學或老師的出糗、丟臉照片,42.8%會把手機拍下的照片給別人看,或傳到網路上,似乎智慧型手機也成為網路霸凌的新工具。5 Y' T) @2 X* g/ W4 p

! H+ W- d# @# Y# W4 R' Z對此,曾有小女生被同學慫恿拍裸照傳給同學,隔天全班幾乎都透過網路看過這張照片,讓這名小女生後悔不已,而這樣的問題卻頻頻發生在網路世界中。- S8 m: `! L+ e5 C; V
, [6 P- Z* k$ y1 ?) J% g. ~
會發生網路霸凌的主因是因為認知錯誤造成。有的人認為網路上是匿名的,在這種「去抑制化效應」以及匿名特質影響下,讓他們容易失去社會控制成為霸凌加害者;對於「人肉搜索」,甚至有的人覺得可以維護正義,卻忽略可能導致無辜第三者受害,可見網路安全意識有待加強。6 G' j/ U% `: T
, r# F" Z$ {8 e  R0 x6 Z: g2 K

$ S  J7 B7 s# }, A4 _) e0 V※同學要當心,如有符合下列任何一點,你就已經成為網霸加害者了,千萬要小心才是:
7 ^$ X; q+ f0 c8 Y: h! e" ]" b" `# L) Z4 K. h
1.在一些批評人的文章,按過讚或是回覆留言跟著罵,隱然已成為網路的霸凌者# ~" Y! i  y" D4 J
, C6 ]: H$ V9 U+ ^. w) C, V0 A0 v
※新聞傳真:
$ ?- ~) X2 a: B* ?1 s1 Y: \5 ?" ?- B8 n- B+ m+ N) r
有一位被丈夫背叛的妻子,在網上寫下遭遇,得到許多網友同情。男方跟外遇對象的照片被網友PO上網,並招來痛罵:「長那樣也敢外遇」、「死男人」等,結果男方將30多位罵他的網友告上法院。在網路上留言批評特定個人,若與 公共利益無關、且非出於自衛自辯,就可能觸犯《刑法》的妨害名譽罪。 4 l9 p5 \+ e; S( u  d' [( ?

. T! ?( ], o5 `: ~( `8 H  _網友「熊太保」發文暗指另一名網友「浪漫櫻木」是「色狼」,之後又有網友公布 「浪漫櫻木」照片,近千人流覽並跟帖斥罵。「浪漫櫻木」痛苦不堪,控告「熊太保」公然侮辱。
5 y8 k( j- f8 U9 ~7 p/ L* j: B% _5 W! ]: k& G
在網路上發言,常因為它具有匿名的特性使得網友忘了網路也是個公共空間,任何人都可以隨時瀏覽這些留言。在網路上留言罵人,會有法律責任,網友需多加注意。
, A$ e) W/ `6 l" R) V. f6 U- Z8 K+ o4 A, b
2.曾經做過匿名在網路上批評或是罵人
! ?: o, k  @' ]1 x0 N% d* [( p- C3 A8 ?3 S% T# u
今天一進辦公室打開電腦,朋友就傳了一個網站給我,不看還好,看了之後完全破壞了今天的心情(其實本來就因為重感冒精神狀態不大好了)。竟然有個人成立了一個網站,專門讓大家上去針對不喜歡的部落客匿名謾罵、攻擊、發洩。
- M( `0 Q% k8 `' w4 `% @' I7 P: _; _) A) a/ {7 |6 Y
這個平台說穿了就是訐譙網,如果你對那個部落格或部落客不爽,就把他的網址填進去,然後可以發表一句評論,大家也可以在旁邊點點點,算是火上加油吧!還會依照被點的次數來排名。8 O' x* b! V% x6 g* w
; K( x- }: F3 P8 q
我不曉得站長成立這個網站原本的初衷是什麼?但因為是匿名發表評論,才過一天而已,在站上已經累積了為數不少的不堪的人身攻擊和沒有根據的謾罵。
& F' b, S1 V8 X1 ~  z
" A( w/ {7 U! O8 t3 ^9 N8 ?9 {( S這些匿名的網友應該都罵的很爽,聽說昨晚剛開站時還一度被塞爆了,站長也相當得意,大概覺得自己成功的營造了一個讓大家洩憤的空間,而且還充份發揮了Web2.0的精神--全民一起罵。完全沒有想過這些被罵的部落客心中有何感受?
, N2 ^9 L- B/ n- i$ [8 ^4 Y
# w4 J% X6 D/ @& c, @1 r更令人難過的是,這個網站很快的被推上了黑米的首頁,而且在黑米的留言區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是用一種開玩笑的心態在看待這件事,覺得很有趣。甚至我看了一下Twitter上網友從昨天起至今談論到這個網站的態度,幾乎都是只覺得有趣、好笑,完全沒有一個人跳出來抗議或是警告。這就像在大街上看到有人被搶劫、被強暴,眾人全都冷眼旁觀,或是大聲叫好有什麼兩樣?* a. W8 q4 g* [. L; k" m

2 {7 T  J; \4 P4 n( ~. q' z或許,我真的已經太LKK了,無法瞭解現在年輕網友把詆毀、攻擊當幽默的文化,所以至今似乎只有少數幾個人感到很難過和不開心。但不論如何,我選擇尊重自己的感受,決定跳出來大聲譴責這個網站和匿名攻擊別人的人。& P) ?' a  l( t$ p" D, T( ]; ]

1 G5 x  V% S5 m. V, G1 ^" ?+ b在這裡,也提醒此站的站長,和所有曾經在該站發表過匿名攻擊文字的網友,網路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別以為自己不具名就可以免責,也別以為自己只是平台提供者就和自己無關。" }7 @3 J! @, m+ E5 x. |0 z) b
8 ?4 s9 ~3 ]: |1 l
在此,呼籲大家不要用笑鬧的態度來看待此事。轉載以下的法律條文給大家參考:
7 }+ @- D( N: i% ^; R  P" B2 U) c6 V
刑法第三○九條公然侮辱罪
* \9 }( N, w3 K1 U. u" K$ ^4 Q+ ]
壹、法條內容:" A% j, u. n+ h6 l) T1 Z
刑法第三○九條:「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以強暴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N# ^/ s% U0 R" ~: _: [9 [5 M# q
/ A, ^0 ~  G7 x* c* M' {
貳、構成要件
/ U- F# C- g' m1 S4 L7 {  ?" O% `3 D7 w- ?1 h6 w- S
一、客觀構成要件:
7 k2 c( V+ |1 [" C
3 M6 O+ a' s  B- [, U) h5 v, n" {(一)公然:不特定或多數人得以共見共聞之狀態,不以實際上果已共見共聞為必要,但必在事實上有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得以共見共聞之狀況 。7 b* r* B8 d3 o
% n! A- l" s' z6 h! E# G/ H
(二)多數人:人數眾多,非經相當時間之分辨,難以計數者而言,包括特定之多數人在內 。
8 w5 g/ T' l& d: T: m
! b9 T! V( f" W( v% Z, V(三)特定人或可得特定之人:侮弄辱罵特定人或可得特定之人,方構成本罪。例如在公共場所,以粗鄙言語,向特定人辱罵 。3 }8 l! g' z/ v: v4 I5 S
- e/ [! [: m0 i/ X' w3 V6 \9 v
(四) 方式不限定:公然嘲弄或謾罵他人,不問以言語、文字或舉動,均可更成本罪,侮辱時也不以被害人在場聞見為必要 。
; p7 F1 L6 }; e, o" o% W2 F1 I  g3 {- ?# j) {+ q) J. c& G
(五)被害人之名譽是否實際受到損害,亦不影響本罪之成立。
7 {# i9 a' L# }4 n0 w% M, _' b. e4 R4 u- P
(六)單純對於他人不禮貌之行動或言詞,或是疏忽而不尊重他人,故與本罪之行為不相當;然而此些行為有時與侮辱行為不易區分,應就案情整體地判斷。判斷時應注意行為人之年齡、教育程度與職業等等,不能一概而論。例如指斥一般人欠缺法律常識,故與本罪行為不相當;惟若指斥律師欠缺法律常識,則可該當本罪之行為。- [8 F7 _0 N! `& Q
; t/ I1 P' w! |& T4 M% E
(七)加重侮辱罪:若係使用強暴手段,則即構成本條第二項加重侮辱罪。此之強暴乃指
# F$ N+ T: T/ K9 J/ X0 G0 ?9 V# }) L" }6 j* S- a+ ~1 ~& R
(八)對於被害人施以不法腕力或體力,而加侮辱。例如當眾打耳光、以污水波人等等。
( ?( w- e1 Y- P0 h# Q( i/ h* b( m2 ^8 w6 i! g/ F
二、主觀要件
6 U2 Q4 [+ Z; |  d
# J6 r$ O& }* w6 k+ e行為人公然侮辱他人時,並不具損害他人名譽之意圖,且其公然侮辱行為也不損及他人之名譽,只要行為人具有公然侮辱故意,而為本罪之行為,即可構成本罪。' T7 o4 A5 }0 A

" I( o2 W( X5 D1 C6 ]參、告訴乃論之罪
. I/ @8 w) Z; f  g* B8 I9 p, Q0 P( \1 E8 U- a0 I# f
本法規定:「本章之罪,須告訴乃論」 。
8 c5 ?* j/ H# {! E/ @/ X7 Q) R1 F$ k
刑法第三一○條毀謗罪! [. I! Q' X9 p, I% U

/ t3 Y$ {" N1 {7 c5 z7 q- t壹、法條內容
$ d, c% p. p* }( a' I" B0 q: F8 n6 J0 L) }6 e0 Y. A
刑法第三一○條:「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9 k- c& n& V! m8 d4 i7 F

7 W8 S" R' [( N貳、構成要件7 Y3 _7 Y9 n4 s& g- i3 m$ F
0 M" Z# V& h% V7 Z; i1 a
一、 客觀不法構成要件
" {/ M# ?$ T* Q0 f; i7 m: Z/ i1 R- T
7 ], P& e2 ]/ G* m6 i) ~9 O* p7 y(一)本罪之行為乃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具體事件內容,亦即指出摘發或宣傳轉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具體事件內容。
7 G8 _" f8 }  v. a! C
  s7 S) u* E8 V(二)毀謗行為與公然侮辱行為之區分:
9 _% q! H" z5 v! i# r3 _- q1、公然侮辱行為:行為人不摘示事實而公然辱罵特定人或可推知之人。
( D" a6 i# G, y! c: y3 Z8 z2、毀謗行為:行為人指摘傳述足以損害他人名譽之具體內容,則屬毀謗行為。
6 w" j7 l4 F% Q1 [& Q5 j例如:公然謾罵某女為娼妓,構成普通侮辱罪;惟若係意圖散佈於眾,指摘傳述某女在何處為娼之具體事實,則應負誹謗之刑責 。
0 S1 h# b) R4 R2 q# t6 A
- k+ t* G. i- p5 v: A# D" H(三)行為人所指摘或傳述之事,必須具有足以損害被害人名譽之具體事件內容,始有毀謗行為可言;否則;行為人假如針對特定事項,依其個人之價值判斷而提出其主觀之意見與評論,縱其評論內容足令被批評者感到不快或影響其名譽,則仍非屬本罪之誹謗罪;為評論內容有流於情緒性或人生攻擊之批評,而有謾罵性之言詞或用語者,則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
5 v3 G5 ~! m* a; P# h2 z8 D" K* G4 M2 U* d' x) {
(四)特定人或可得特定之人1 x; F. |+ b. D3 Z( z
4 U  i- V) P7 R7 j) x& e8 t2 m) C% T
(五)指摘與傳述並不以公然者為限,雖非公然而僅私相指摘,亦可能夠成本罪。
6 R7 _' V( s  m5 j+ Q2 L' k: h" X! c, ]+ s5 }
(六)使用方法不同而分+ b  g3 e* x& Y0 j, k" s
1、普通誹謗罪:以言詞或舉動為之。
1 O# `9 w% v# q/ j2、加重誹謗罪:以文字或圖畫之方法為之。+ U9 C7 S( r& r1 U* ~2 O
理由:以文字或圖畫之方法所流傳之範圍顯較單純以口頭方式為廣。% `( U; l: Y; g% u8 d, i
/ X( ]" I1 M& f& R* K
(一)本罪為危險犯而非實害犯
! n1 s( N& ]# `7 u! x1 x
8 K3 N  O4 y1 m3 E' a2 O% o! K1、行為人之斐損行為只須有毀損他人名譽之危險,即為已足,被害人之名譽是否因此受到毀損,則在所不問。/ x8 O$ X5 G( J1 W4 Z, C" Q* T

1 ], W( G; }( r" O9 k$ W2 K+ G! s2、行為人所指摘或傳述之事,是否具有毀損他人名譽之危險,則應就被害人之個人條件及其指摘或傳述之內容,就客觀上與以認定。若行為人所指摘或傳述之具體事實,足以使被害人受到他人之輕視或恥笑,其個人人格在社會評價上將大為降低,則可視為具有毀損名譽之危險性。
) |# o6 V# s" S( y$ G; G0 v& Y7 L" E( \  k/ V8 A, U$ y' j
(二)行為人之毀謗行為足以毀損被害人名譽時,縱行為人於行為後,設法更正,亦不影響本罪之成立。
! n2 S4 X2 h% b3 D3 s1 i; h# C: m& v. p/ k) h5 G" T, c
二、主觀不法構成要件
7 q4 X6 w* Q. B7 Q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具備誹謗故意與散佈於眾之不法意圖,而為本罪之誹謗行為,始成立本罪。
. m" y3 C- t% l6 H1 P6 J- a3 m
(一)誹謗故意:行為人只要對其指責或傳述之事足以損害他人名譽有所認識,並且進而決意加以指責或傳述該事件之舉體內容之主觀心態,即具有毀謗故意。至於其所指責或傳述之事是否為真實,或行為人是否確認該事為事實,均在所不問。
2 Q# a! Q( R1 ~6 a( u; W
# ^" @5 B. c# R) Z5 B(二)散佈於眾之不法意圖:傳播於不特定之多數人,始大眾週知之不法意圖。眾其所傳述之事,尚未達眾所週知之程度,也不影響本罪之成立。
( b% T8 S7 P8 v: v$ f
% Q: J1 \6 T5 Q5 C3.曾經傳過色情圖片; F6 `) w- `8 x1 I' Q" c5 q$ S' q  T
" ~) Q5 M7 z& _& _) x
※千萬不要在網路相簿隨便貼犯法的圖片!
4 e" c* a; c' p- I. p( Q# y# S5 s0 }* m: \! |, C% u4 x
懊惱的小林:這是最近發生的事( v$ \; T1 q7 x1 p; n1 \7 _
轉貼一篇代罪羔羊的求救文,對不起!暫時不敢寫真名!7 K% h/ x$ N7 _6 [# W0 T6 Q" [- |
) l1 S: f$ u6 Q- ^, f
我在多年前在PCHOME申請了一個我的相簿帳號,全是用小寫英文,當時PCHOME不是以EMAIL為帳號的,後來因為忘記密碼也因為很少用就沒有再用了.
  j" Z% `% g% d  e4 \! T6 V
; }5 ]* C3 l7 r# O! @8 L最近轄區員警卻在英文字母相同但是大小寫不同的相簿帳號上以一張色情照片,找我約談並做作筆錄,然後說會送住址所在地地方法院處理.( b: k2 V; w9 h1 M- L& R, [

1 p- O8 ?: A4 v2 k" I1 .有那張照片的相簿最後更改日期是28個月前的事,且相簿帳號文字母相同但是大小寫不同
& |" I$ H- |- G
+ g5 k) ]9 U& {! e  @; ~2.我實在是忘記了有無貼上那張照片,也沒再使用該相簿; e. D7 e% V/ [- N4 J

* A0 f# V3 J- v1 a3.我使用的相簿所貼照片無設密碼,亦未分享給任何人觀賞
* l, q* a* G0 h* b+ p6 G# n( h  f. `& U4 K1 {" U) b' ?
4.現在網路上也搜尋不到那個相簿與照片
# Y/ }8 V$ M5 A3 ~5 K. I" ]/ B" s+ e
請問我該如何尋求不是我貼的證據?6 S& O, p# ^% B1 `5 B* p; K
* Y0 i/ t* c9 q  k: k2 f" _
假如當初真的是自己不小心貼上的(有沒有貼確實是忘記了),但是沒有分享或散佈該圖片仍然有罪嗎?以為貼在我的相簿只要不分享或散佈別人就看不到.
$ ?2 n, Z0 S1 [3 L6 P如果上法院被判有罪,會有甚麼罰責?
4 t& k$ Y# j+ g引以為戒!!!! - n7 {$ `) E3 r& p) h' f2 K2 a

3 F0 A* l& V- {3 I4.匿名po一些假的訊息等違法行為
/ j6 i# t; V7 [9 m0 a: r某大學林姓教授,因不滿許姓大學生在網路上匿名批評他「教得很爛」、「教得很模糊」,向檢方提出告訴。台北地檢署偵辦後,依加重誹謗罪將許姓大學生聲請簡易判決。& o! b# s" D9 Y+ ~9 g1 B
7 |6 B  @# }7 N' {9 ]  ^9 ^7 C
檢方指出,20歲的許姓大學生現就讀某科技大學,他自1月1日至3月4日,以暱稱在BBS或部落格發表不實言論,攻訐林教授。檢方表示,許姓大學生在網路上指稱林姓教授「教得很模糊」、「教得爛就算了,連期末考卷都亂改」、「常教錯」、「擅自調課,沒有跟學校請假」、「問他有點深度的問題,他就叫你GOOGLE」。/ D3 Z! S$ d1 p$ ], y  j

2 I& @6 p6 r0 P  V; d0 S檢方認為,許姓大學生所為涉嫌刑法加重誹謗罪,因而向法院聲請簡易判決;且他在網路上共 4次誹謗行為,犯意不同,應以數案論罪。  h  H: N' y7 Q2 t0 s

# x8 a0 z, c7 X- ]; r5 Z另外,許姓大學生於99年9月間某次地震後,在網路 上宣布「在剛剛的地震中教授已往生」,遭林姓教授提告。9 m  N( F$ B% A, g" y8 ~! J

+ t0 D# H. C" Q6 a, L3 H6 E; z  j4 c5 K2 a) E1 ?2 `% _4 i
5.有時成為網路霸凌者其實都不是有意的,而是因為網路認知的錯誤,有的網路使用者誤認網路上是匿名的別人查不到他,如此將容易失去社會控制,成為霸凌加害者而不自知
+ {, v" `$ I) k5 {
# F2 |  A, M0 T0 J0 |' Z/ I, f' Z; j& y2 n& V7 M0 B
6.也有人認為人肉搜索很有趣可以維護正義,而忽略可能因此傷害無辜第三者7 `' P( B$ c& T0 f7 H* s
8 r5 R& D: n6 E& M( y/ a5 M+ M, e  e
7.其實你的IP是很容易被網路警察給查到的喔,同學千萬要小心,不要誤蹈法網,以免想後悔都會來不及+ n! x) b7 W1 |! Y

, R# ^/ |* b+ V* |: @1 H( W2 C9 }) q9 d1 |  k5 b' I' j
請問一下:; K" G) R( J2 v, C% ^
' |# b3 {5 ]" O  i" B8 _0 H
問1:有人在FB罵你髒話的話我可以提告嗎?!算是公然汙辱嗎?!; Y) ^' [2 V& |: {
) V$ `- ]% i  ^" K6 C7 s9 B1 o2 z: M
答:若罵你之FB處是他人也能自由閱讀的話,便構成不特定之第三人所能共聞與共見之公然要件,髒話當然是在羞辱他人。因此犯行人則涉嫌刑法第309條規定之公然悔辱罪# X1 [' q; D  M( Y4 r
) R! @; m, T# Q. w0 D) H
問2:我去報案警察會受理嗎?!
7 Y# h% U( F; b# W; X4 e) t/ o! k  z6 b0 {) ^; I7 K
答:警察對於民眾報案,都應受理。只是若是對方並無犯罪之事實時,提告之人恐怕會涉及刑法誣告罪之虞
* T2 d  V9 W; i  a6 P8 {( u% q5 V* l3 ?+ M7 z8 ^, z: r+ w; w$ l
3:網霸加害者可能觸及的相關刑責有那些4 h6 I( a3 \$ h, }- [1 }

; i* J9 c' s0 f' d+ p6 C& ?答:第 二七 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 * _, V$ Z: @2 H8 t- L4 `
第 309 條 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_+ R  f  Q) {
以強暴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 w0 m( Z7 `& {/ K& ?: F! K
0 Q' k" y9 r! t) Q% S7 W( w; Z第 310 條 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3 Y! U& Y  F" ?! h9 t. y) s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
9 Q' X  z2 b+ Z. h( g罰金。4 ?% L/ Q  _; \1 s6 u" _' w9 O
$ `0 [3 u$ F$ d
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 M" h3 {+ X* h# m

. n8 H6 _/ w# _第 314 條 本章之罪,須告訴乃論
  n0 h$ p+ _. @$ |. Y" I刑法第三百零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
( g+ h9 G: E* r% A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y4 v: z1 ]7 T8 V( V. j! Y

- `$ T. h0 O& o' s$ `4 ]刑法第三百零九條(公然侮辱罪)
9 V, Z! k: P$ Z+ c( B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 u' I' ~' w+ d  d% m以強暴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0 v: D: G. c4 R7 P& m

0

主題

0

好友

96

積分

幼稚園

Rank: 2

文章
95
在線時間
3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4-7-10 09:48:00 |只看該作者
網路行為還是小心一點微妙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