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422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746
- 活力
- 17
- 金幣
- 1451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1-2-1
- 文章
- 323
- 在線時間
- 180 小時
|
●六種情況下不能打孩子
8 _& \ L$ D) i
. | U8 y0 D% l! d6 M/ h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 O% L0 Y9 T( M' }) J! D2 h& n0 b
$ K- V8 c2 c5 V a1 f: |- |1.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 . s+ i& ~4 A: i$ E2 ~5 x, D$ L
, _6 A2 q$ y& }
2.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 - r' e0 e0 @. c7 H# d7 o
爸爸媽媽自己都不知道這方面的事情應該怎麼做,沒有很好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時,不要急著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時,再去懲罰也不遲。
$ ?" W" J8 c$ k( R6 h
* `0 D8 b) b+ W- e/ n- x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 F; }4 R( b( O& D8 d 因為這時打孩子往往只是發洩自己的憤怒,懲罰時往往會失去分寸,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應等自己怒氣平息了,頭腦清醒了,再實施懲罰。 * I( w, I$ f7 {7 ~$ X+ |5 t
+ h# m2 i5 c" x
4.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 & m6 s" I0 P$ w& x- ~8 ~$ i
N3 ?; n4 L$ \1 V& k- |8 r A/ ~5.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 W+ p0 A z6 f+ k6 s( U; R- J" i5 p5 N8 d4 o
8 Q, T& \: {- E" t, t9 a. m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遊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
6 ^* H1 H% v D: y( }
. F+ [) M u; I, E/ ^& R8 c% H0 a2 `" @" `1 B+ d% }
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
% w* |. Y, I# P8 N$ [ C+ N8 Y
) _ G- E5 M" s2 ]6 O; ?, m7 }1 K" Y! V- q
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 E9 d+ f7 V2 q
, ^6 f- z$ t& Q' G# t
- k0 Z# B' S8 ]0 z: W! e
在1~3歲的階段,孩子處在自主性與羞怯和疑慮之間搖擺的階段。兒童迅速學會走、爬、推、拉和交談等許許多多的技能,學會了如何抓握和放開。" S/ @( S! d9 v6 p+ @
% `; s4 i4 B0 o! u# U" u m
9 x( B/ Z3 {& i5 B$ W( I% I 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換句話說,兒童現在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
1 C# B. a& z. g3 G; w/ d" z% {* B" g' G" W1 c9 J3 z4 }1 i- N
t% |/ g$ I; y" P% P, H5 f; D! j
父母必須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兒童行為的任務,而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而體驗到羞怯。
1 i' c+ u6 ^/ ~, _, k. {
; O0 V: z- g3 R& ]- Y/ q 育兒小貼士:在孩子3歲前的這一年齡階段,面對孩子的無理吵鬧,面對孩子幫倒忙,父母往往是最頭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體罰他們。怎麼辦?您不妨採用以下辦法來教育犯了錯誤的孩子:2 W! t+ W2 c& Y l) N' W
4 k E$ c( |" n& Y% b, |
/ D6 d/ c$ m# y7 S3 Q% Q(1)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吵鬧時,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給孩子以積極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條件反射。
% x w: W3 t ?0 m! ?; o# U, x1 E( e! L6 [* ?" P8 [
0 m6 y! [( z3 y" M- C7 F+ K; q(2)自食後果法。對於喜歡亂碰東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體傷害的情況下,可以讓他碰一碰煮熱的食物,讓他直接體會到其中的危害。 p6 \4 o1 ^5 H5 m( t7 C8 K$ x
% K# }1 p3 F' r* @8 I! f2 ~6 W% O# i
(3)用生氣的表情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不對。你可以把自己的憤怒寫到臉上去,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學會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憤怒表情,很多孩子會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 P9 P/ j6 c. S; ] Z- b
( o, ~. Z) @7 v$ L4 c; A
' ~0 [% T5 c2 z( I* Y(4)講明道理。給孩子講明一些簡單的道理,說清楚這樣做會給他帶來的直接傷害。比如,你亂碰開水瓶,會被燙著的,到時候會像打針一樣痛的。 8 x# W; e9 b" H/ Y& ^9 p* D
: R: D! V8 {* r( s
(6)6歲以後要盡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 n* }. o" R$ { u3 N/ V# K1 e" l
9 P! X6 r: O' d; o
" D, X" |/ ?4 G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盡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借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
$ ? A6 ~0 j8 a$ a7 F. Z5 d" Y) ^3 L9 ?+ t1 F
3 S w& N( t1 _ L6 X! A
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 O/ z" [' [; p
8 [) _+ c" V3 o( \ c5 t @, t5 l- ?$ w+ N- k: x
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 e" x! r: h2 i' A, e6 H1 F
! p/ G+ B2 F, [2 m3 U7 x6 ~$ |, o8 i
0 w; l. m( o- J2 W [
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
7 ]$ N' }( U: P& a, ]5 m6 \7 \2 t2 K
# Z# ?& k- H- o* S6 ^●四種情況下可以打孩子 , H5 j; V) D8 c; x1 ?0 i+ R' u
, D3 O4 b* t: A; ~
+ M9 D# L) i$ x- z8 `& U5 r 在中國,父母打孩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採訪現在的父母時發現:儘管有少數人不打孩子,但多數還是打的。
! M0 K. j W! F& ]5 {6 k- z$ ~
% v# G8 T4 B1 [1 ]$ n
9 l' Y& v4 M/ x+ U; n F& m1 I$ F如果你認為「不打不成才」,「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等觀點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經常不能通過積極的鼓勵,也不能通過講道理讓孩子遵守規則,那麼你可能認為在以下情況下,父母或許可以通過 「打」的方式,給孩子以威嚇,使其改邪歸正。 % S' e3 i4 z' ~ v
& O6 W y# E; w E# u1 E
1.如果孩子喜歡觸摸一些危險物,喜歡到一些不安全的場所,但由於孩子年齡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嚴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裡人又沒有足夠時間看住孩子時。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將會發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 R% F; \& }+ y( A& U1 s
/ W5 U5 p7 |; K Z6 L. w: f
2.當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長大後有可能發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時。比如:從家裡偷過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有很多小男孩喜歡打人欺負比他弱的孩子,並以此為樂。 & q: p1 P0 U2 u# l% o* \8 r3 i
, P" a/ Z ~$ A" V9 S# k, I
3.過於自私、自我中心傾向嚴重,心中絲毫沒有他人的位置。 ( i; t, j+ I2 u6 G: X% W/ K
有些從小被寵慣了的孩子,從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不懂得要關心他人,長此以往,進學校後很難與同學相處,走上社會後,無法適應社會。對於流露出這種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時幫他們糾正。
( H+ J4 i, y9 _
8 V9 [2 y2 i1 v6 } C% N3 t" Y4.父母或老師已多次提醒他有規則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規時,或者犯規後還絲毫不認錯,下次還想再犯時,可以打孩子。簡單地說,屢教不改時,可以打他。
# E9 B! N* k$ q5 {4 V* U 8 e% I* H9 p, p" m! a9 t
特別提醒:孩子不能亂打筆者雖然主張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殘酷、虐待性地責打孩子,或者沒頭沒腦地亂打一氣,逮住哪裡打哪裡,不管是頭部還是臉部。
7 l$ n" ?0 R% ~0 W( X* ^
& b6 v% ]9 r6 l ' J) ~/ [2 I' t5 v8 k |) C
% A2 x# g* c- v7 f7 } r, J' J7 H
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絕不允許拍打孩子的頭、眼睛和耳朵。在實施體罰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 {, F4 u1 O, i- u2 E" n" C* }* N, [& U3 E5 e: |1 w4 d
% m5 H6 Y* j& N0 [: X C) i(1)及時懲罰,不能倒算帳。要堅持隨錯隨罰的原則,這樣孩子所做的錯事就能與懲罰帶來的不愉快建立起聯結。這樣,他以後再做這些錯事時,會立刻想到懲罰帶來的不愉快體驗。 ( w, l" h3 S) R& O0 Z8 }! Y. ~5 u
8 v' i4 \; k: l$ K" O' C4 T0 W
5 P" Y( o4 `; ]6 d0 T: o(2)講明道理,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懲罰時,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打他。打只能阻止錯誤行為再次出現,但它本身不能帶來正確行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危害時,才不會再犯。由於孩子年齡小,即使這次真心說「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應該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告訴他正確的做法。而且,還要考慮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給他的建議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9 O. [! s2 B5 h+ p$ J
6 V3 m7 {3 T- E4 T$ P+ {" V
$ ?" \( b4 K3 s, M(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孩子儘管小,但有自己的臉面,尤其是在小夥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後的。一旦別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像大人一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 s! R# G. N8 F5 _6 }+ ?* Y3 {
8 J9 p3 w/ V# F3 \
* s& |. J& [5 w! R8 T4 W# D(4)不能經常打孩子。俗語道:「常罵不驚,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經常挨打,由於「久經沙場,千錘百煉」,就會變得「軟硬不吃,刀槍不入」。記住,體罰絕對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 U( [# X T
! X1 f0 X( ^4 Q$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