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韓國 憑什麼贏
* w U' W8 G+ m# O
8 P5 B' Z1 \ X7 \; o遠見雜誌》撰文=彭漣漪 攝影=蘇義傑2 |) I- ~. ^$ N4 E* S8 }! `
, N7 e& |% q7 Y9 ^8 |$ n; N: t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地理位置、血緣的接近,台灣與韓國互稱「兄弟之邦」。但是,產業型態高度相似,競爭是必然宿命。2004年韓國人均GDP首度超越台灣後,兩者的差距愈來愈大,韓國已然躋身先進國家時,台灣卻仍然在「亞洲小龍」之列,望塵莫及。8 K8 K! K' c& E$ ?2 H+ X# R; m
6 ^ `: m- }9 U0 u+ E韓國憑什麼贏?是很多台灣人心中的吶喊。但是韓國企業橫掃全球,台灣節節敗退,已是不爭的事實;令人憂心的是,韓國已與歐盟、美國簽訂FTA,將進一步壓縮台灣企業的空間;更甚者,中國大陸與韓國的FTA已展開前期作業,一旦簽署,台灣將成為最大受害者。
2 \1 o/ b) a8 k8 ~7 D. B+ E7 N J: L K ~$ A8 A. f# R
韓國究竟憑什麼贏?《遠見》遠赴韓國實地探訪,從企業、產業及國家層面深入剖析,勾勒出韓國舉國上下目標遠大、作風強悍的「必勝哲學」。 / I% K2 j# U( w! ^, ~ L0 r
: n m6 B8 c9 I* g0 v今年3月26日,韓國首爾市內的COEX會議中心戒備森嚴,數百名穿著螢光綠色制服的警察,在四周包圍守護。因為國際核安高峰會在這裡舉行,美國總統歐巴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俄國總理普丁等53國國家領導人或代表都到了現場。 ) o& X0 v. F! f( R& ^7 C/ J# r, [
" j) Q! U7 ?, Z) Y0 W. z
主辦國韓國在世界上的位階再上一級,儼然與歐美中並列世界強國之林。 過去多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的國際假想敵,一直以韓國為主。但自2004年韓國人均GDP首度超過台灣後,差距拉得愈來愈大。 & q2 h" Z& j8 l4 K8 h4 i
% R0 ~' ?7 ` M- b; r8 ?預計到2050年,這差距還可能更驚人。根據「金磚四國」一詞創造人歐尼爾(Jim O"neill)在新書《高成長八國》指出,韓國屆時人均GDP將達6.5萬美元,名列世界最富國家群。韓國企畫財政部官員引述亞洲開發銀行的數字更驚人──10萬美元。 / q- ]9 t# y& J0 n* Z: q
9 q1 [+ a+ l& L: \& c) o相對之下,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主任莊朝榮的預估,台灣人均GDP達3、4萬美元後將呈現停滯狀態。到2050年只能看著韓國卻望塵莫及。 過去十年來,韓國勢力入侵國際,對台灣的威脅愈來愈嚴重。如三星、LG,不但把稱霸世界數十年的學習對象、日本的品牌索尼(SONY)、夏普(SHARP)比下去,而DRAM、面板產業也打趴了台灣。韓國企業簡直成為台灣企業的頭號敵人。 1 b$ j3 T( M8 x: r- d2 j
: Y6 h6 d' W P4 B) w9 u3 A但另一方面,一般台灣人民卻流行看韓劇、瘋狂用韓國的手機APP、網購韓國服飾化妝品、甚至風靡韓國的流行音樂。韓國產品與流行已成為台灣庶民的好朋友。因此,台灣人出現了「愛恨韓國」兩樣情並存的特殊狀況。
7 ~4 F( N6 @$ M8 ?: L1 ]
& ]7 v6 f* G! i# Z! }韓國這幾年在國際上的聲勢更上一層樓,未來成長普遍被各國際機構看好,為什麼? f* l* v# Z, l
4 j6 v7 ~, U$ A W7 X0 N
# o: N# M7 ^; Z9 H J二次金融風暴,讓韓國從小聯盟打入大聯盟 & p, }* L; a" p; a. O
事實上,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後,台灣與新加坡在2009年均是負成長,韓國卻能維持正成長,復甦力道強勁。 回顧歷史,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時,韓國受創最深,嚴重到國際貨幣基金(IMF)介入協助。反諷的是,今年3月,國際貨幣基金因出手拯救歐美缺乏銀彈,轉而向韓國求助。
$ c$ d' C+ M3 v! f9 Z- W" Z8 t4 h
; O) p! ]& r6 [! @韓國產業經貿研究院院長宋秉俊分析,1997亞洲金融風暴,韓國進行痛苦的內部改革,金融體系、企業財務愈來愈健全。2008年再次發生全球金融風暴時,當先進國家景氣低迷,無力擴張時,反而成為讓韓國企業擴大發展的契機。
2 }# q0 h/ V# R
# }8 z9 U) A3 x& B5 N& n「兩次金融風暴造就了今天的韓國,愈挫愈勇,」不少專家這樣分析。
, m$ |& U6 \7 ~) C2 T9 K& q
- |% h) M& y, c7 h# G! I% H1 ~目標明確:企業國際化,國家在國際社會成為要角 儘管韓國境內也有貧富差距、大財團壟斷多數資源、與政黨政治鬥爭等問題,但國家的整體方向是清楚明確的,那就是企業的國際化,以及國家在國際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3 ~8 H' d! t0 V1 M
8 u2 {( F w3 W+ v& @5 A4 W
近幾年來,韓國成為頻頻在國際發聲的國家。許多重大的國際會議在韓國召開,2010年舉世矚目的 G20會議,在首爾舉行,2012年國際核安會議也在首爾。
3 m; a. b0 l, X$ n2 X( ^1 i5 G# {% P: s" F# p9 C3 ^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是韓國人;美籍韓裔國際開發兼公共衛生專家金墉,4月16日甫當選新任世界銀行總裁。
% \6 w1 c7 W6 v: E& H( y5 {
0 ^0 r: o% {: A9 W, z從國際地位來看,過去韓國和台灣屬於同個陣營,世界競爭中同屬二軍的「小聯盟」;現在,韓國已經和日本在同一個陣營,有如一軍「大聯盟」。韓國早不把台灣看做主要競爭對手,而是找上日本單挑。 近年來,韓國的國際聲勢逐步凌駕日本,家電、大品牌、汽車、部分電子產品、流行音樂……,一個個超越了日本。
2 @) N! \& R+ A5 u2 o9 q; e4 h( C
2011年,仁川機場的出入境人次超過3000萬,轉機人數達566萬人,首度超過向來擔任東北亞航空樞紐的日本成田機場。但六年前,成田機場轉機人數還是仁川機場的二倍。
+ I1 F- F+ w9 c! c9 U- [4 E" j5 n' R: s ]; T
長期以來,韓國從日本進口大量的零組件和材料,對日貿易赤字很高。然而,2011年1~11月,受日本大地震及日圓貶值影響,韓國對日本出口成長41%,是20年來的最大漲幅。
" p+ j) Y, g+ ], G$ d4 v& t+ f
- X) p$ o* ~' N" f5 K2 z" M多年前,一位三星主管說出要超越日本索尼的目標時,成為國際笑話。現在,三星在液晶電視領域早已是全球第一品牌,遠遠超過索尼。以今年為例,三星全球出貨目標超過4000萬台,索尼則不到2000萬台。
, j5 t9 a7 [+ h; Y8 w7 |& v6 [) H- X; k. |4 D
因為擁有強大的半導體、顯示器零組件技術優勢,三星電視及LG家電聲勢追過家電霸主日本,三星的平面顯示器電視2006年取代索尼成為世界第一,蟬聯寶座至今,全球市占維持22%。索尼已連續八年虧損。 6 ^: a% p0 ^: e% G) S6 o' Z* E4 m
2 ]/ A* R8 b! z3 T1 `/ O/ t4 @( n民族性格加上天時地利,讓韓國一路向前。韓國產業經貿研究院主力產業Team長趙分析,日韓在國際上激烈競爭,日本企業做決策要經過很長時間,韓國企業決策快速,就算出錯,修正也快速。
k F# z* A5 F% U5 Y' W( l6 A$ ?$ i: @% c9 R* v
例如在印度市場,日本廠商一定先縝密研究再設工廠,初期產量只有5萬、10萬,但韓國很快就設工廠,一設就是30萬台。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二所副所長呂曜志表示:「韓國進行國際化,敢拚敢衝敢學,搞大破大立,台灣的速度根本追不上。」
: r9 y, I8 j: G8 J5 C
6 A. Q& r; L5 o4 e2011年,韓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七大出口國,同時是世界第八個出口超過5000億美元、貿易總額第九個破1兆美元的國家。
% G8 [- g1 |) l) e
" t2 ^3 J1 G% z7 p9 A3 Q3 t包括船舶、半導體、液晶面板及智慧型手機,韓國的出口金額均名列全球第一。汽車、石化、鋼鐵、機械、紡織等產業也頗強。 從港口的規模可以一窺貿易的繁榮程度。2011年,韓國最大、世界第五大的釜山港,標準貨櫃(20×40呎)年吞吐量首度超過1500萬箱。高雄港的標準貨櫃則才971萬箱而已 7 N0 |6 e( X7 g% _6 W
愛恨交加的「兄弟之邦」,產業相似度高達七成的對手: \- P6 j1 a3 Z+ x9 L
- R7 R+ A& A; p, O! G
《遠見雜誌》撰文=彭漣漪' Q: V5 s6 Y5 c9 i! O
/ T% G7 j V5 T% [% _5 B+ g過去,由於歷史背景、政治氛圍等種種相似,台韓常互稱為「兄弟之邦」。但是,不但血統近似,連產業發展也相像的兄弟,在全球戰場上卻註定了必須捉對廝殺的命運。$ ?# }1 E* w" l- u& q$ {0 \ y
8 s7 e' i0 i# e, _8 g2 F. c2 |在台灣一片哈韓氛圍中,韓國在許多產業項目,卻同時是台灣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 E1 [ p& m0 ]$ Z4 H* y9 E8 c& x# o
「台、韓300大企業的相似度達七成,」包括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二所副所長呂曜志在內的多位專家分析,台灣和韓國出口商品,六、七成重疊,包括3C、紡織、石化、機械、汽車零配件,甚至文創內容產業。
3 u( A |, O" F% p3 B5 K0 r# K& Y% V" ~1 P; b: l: k
這幾年,韓國企業在不同的戰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國際攻勢,從產品製造到品牌行銷,從面板到美食,從硬體到軟體,多處擊中台灣要害。
1 Y& m% u6 J) B6 H9 L% D4 y6 J _% h: c3 I
有些捉對廝殺的產業,韓國不僅贏了第一回合,目前更增兵添卒,準備在新一回合給予台灣更重的一擊。記憶體產業是一例。4月10日,大陸外商電子業在中國最大的投資,落腳在西安,投資者是三星電子,第一期金額70億美元,企劃研發與生產下一代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用的快閃記憶體。 ! H( I" C/ w, M! D1 A& \2 K
6 y! A/ w6 r9 ~6 d- l台灣半導體產業中的記憶體廠商,包括力晶、南亞,已多年慘賠,大型新投資根本無力進行。但三星卻仍大幅擴充,把台灣拋在後頭。7 A1 Q" z4 h: d% s( Y0 X
. e3 |8 |/ g* S( c+ h) j5 \
Gartner半導體產業分析師王哲宏指出,記憶體的全球市占率,10多年前韓國只有20%,到去年第四季已升至43%。
& n& v# k5 T# D' I3 A
9 n% R; b+ z) G& F5 y" [6 n' W4 h當韓國砸大錢研發次世代記憶體,台灣廠商則還在搞已臻成熟、利潤低的DRAM。
( a: M) ^# T: R/ v7 Y( y& e
8 K0 [4 D. D9 v王哲宏表示,規格化的DRAM技術,台灣差韓國1個至1.5個世代;新的用於智慧手機與平板的主流記憶體「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韓國已發展多年,台灣卻「幾乎等於零」,加起來已差韓國3到4個世代,要花10年時間才能趕上。
# h+ m" |# q* B Q7 I% U
8 Y' F' N& n% P3 x& M$ S4 v王哲宏分析,台灣廠商吃到的Nand Flash訂單都是大廠不做的,例如客製化、特殊規格,目前全球市占為「很低的個位數」。然而,Nand Flash未來會占所有記憶體的半數以上,「台灣如果沒趕上,等於這一半市場都吃不到,」他警告。[ 遠見雜誌]
! d' m4 U- c; }8 R9 Z: i |
-
總評分: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