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510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273
- 活力
- 833
- 金幣
- 11199
- 日誌
- 4
- 記錄
- 1643
- 最後登入
- 2015-12-16
  
- 文章
- 1397
- 在線時間
- 1909 小時
|
0 y+ L l/ p1 M% H3 p【淨空法師:守住佛的四依法】
6 X$ n; ~- i) b# P2 |* f p( ]7 b. K# c
2 h! R! P, s, @8 L0 o' R6 Z8 X6 `# n7 O/ c' g8 W) s
( L' V) d# [2 T# f3 E0 Y/ A' V
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教給我們弟子四依法:
% b; [$ { v: _2 r) l6 y5 g+ j( d j( W5 ^
& h" R% d) w6 l" Y- L2 r5 W
% \" M+ O, l G7 ?' Z, Y9 t
$ D# b U3 E- i% u( Y5 @7 s3 q7 h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 \) ]" E0 G3 r* U& z W
8 g; r+ @3 r6 I8 Q* M8 c0 z
+ u! F; W* g0 l9 w/ e0 p4 j; N8 k, b
, ~; `. {6 i1 V. p7 h( J四依法第一條是依法不依人。2 ^3 k' s( l9 b: X, R1 A
, L- j) Y ?8 f/ C/ k諸位要曉得,法是性德、是圓滿的,如來證到究竟極果,從圓滿果德當中流露出來的。
; W6 i8 E4 x+ E/ g0 _2 O/ p4 p2 k% @9 U$ w8 W/ m
5 G+ F) o7 T9 y, H9 O為什麼不能依人?人修得再好,性德未能全彰。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明未破,他所證的性德沒圓滿,道理是在此地。( ^* J6 { j3 a0 G
& E3 J' i& O# A$ Y( d
6 V- F( m& s' [佛陀在世以音聲為教體,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佛所說一切法集結,把它記錄下來寫成經典,經典就是佛的教科書。
- X% j L3 r# R6 N# X$ s7 h# q
o7 z, t; p1 i0 K9 _; `
經典是佛從性德裡面流露出來的,換句話說,我們依經典就是依性德,我們要懂得佛的意思,要依教奉行。
/ M) n% ?( v( P! @6 [. q! Y2 t/ D/ ^0 @: E u+ \ r" t/ T
, l, G* I' A( b! [! X8 u" \
現在是末法時期,魔強法弱,魔多佛少。魔有能力障礙正法,不能毀滅正法。) n2 }( q& S; |9 b
( R5 r. H0 M6 E" m8 c/ u* C 5 F) I0 T6 k ~" E+ P
所以只要你能接受正法,認真修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魔對你也無可奈何。
3 n8 A7 |! N/ F, T8 D4 ]) ^* I+ W
- P8 [9 m6 v8 ]& G魔喜歡幫助那些迷惑顛倒的人——不能接受正法的人,增長貪嗔癡慢、7 r& }6 f5 v; s% j7 F& s r( W
6 L T: |! e" V% [" {4 t
* u& l" ~- _7 Q6 ]增長自私自利,幫助他們造作惡業,看到他們墮阿鼻地獄,他很開心。
5 T2 ]/ z9 c) j# @( z6 d
& o6 t8 q0 @5 N4 N. y
6 j6 Z( q8 Q Z/ G6 e今天人業障深重,雖然學佛了,還是迷惑顛倒,依人不依法,這就壞了!! t& U5 I) c% K
! x9 y7 G9 C$ |0 z3 x& H6 u9 P
7 `' I4 S; O( W- h9 m8 U) B4 r& T
一定要記住佛的話,依法不依人,) c ]# Z( A* {( @% V& y
2 X) Z# F7 O2 \; b$ P+ k$ x
8 v2 G) S) A7 A; ?; Y; e/ C
法是什麼?法就是經典,要以經典為依據,對經典要深信不疑。
' ]* m: D! M" X$ f4 O2 z+ N h# R f9 a
+ M6 U1 I0 b; i# R經典裡面所說的這些理論、方法、境界,我們要深信不疑,要依教修行。
0 W( a# ?: B. }5 t' x. m k( f- p8 n
1 W3 I2 _, n- Q6 i2 n l, Q& k
現在有很多人批評經典、毀謗經典,甚至還要改造經典,那些都是妖魔鬼怪,我們要認清楚,不能上他的當。" \- M, O2 d5 T* H* ^; b
1 _ O" p7 f; M. c/ G
. N2 V, J+ [2 @6 b+ d' ] * J5 s- O$ j9 q1 H( ^
第二條是依義不依語。8 n% {& r5 ^# w
: g4 g, |1 `) |" I: s"義”是佛講的意思,“語”記錄下來就是文字,文字不過是語言的符號而已。( ?5 R+ [- U7 A) t5 k( q
: A7 I3 _9 D+ T6 Y0 I# h/ S
: x. _9 E/ O8 f所以我們要依義,語沒有關系,多說幾句、少說幾句無所謂,只要意思對就行了,這是重要的一個標准。! t7 M0 G, r T# M& t
9 Y9 G( x! B& t" E' I1 A$ Z. d
; J: ]" T0 D3 c* j佛在經上說了很多名詞,名詞不同,意思是一樣的。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說許多名詞?/ i0 a7 }0 V9 r6 u
2 W7 B% g* h' }7 t! K) o) L& U & R. Z4 B8 }: i- t, f
這是有用意的,這種說法的目的是破執著,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言說相。. \% j& `) a2 z: J; @4 F
0 \8 Z- t, V' O2 U1 |& D4 n: j& }
& U0 g3 i8 v: ~; | ! z& g4 W# D1 f: E6 O6 K3 ], G
第三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 Y9 V: q8 Y. G; u+ b5 [ i4 d z: c8 U2 P6 w1 e! m/ U; f' T- v: S
4 m6 T( r: q; }. w( s3 H6 |/ F簡單的說,能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回,了生死出三界,這叫了義;- D% \5 w! i5 ~ {7 s- \. w1 H
; R0 J% W. J; E5 ^- q4 m* S
4 M5 E4 } v Z2 b7 S" \/ O5 F如果這個經典沒有辦法幫助你這一生超越六道輪回,這個經典就叫不了義。7 R* X, D$ k8 Z. j$ U) y
% r9 q1 @8 ?( @; x+ ]3 }! ?) h {$ G/ k8 Y/ ~
法門也是如此,不能超越三界的,這個法門是不了義的法門;能夠超越三界生死輪回,這叫了義的法門。
. G- s6 o. r) G$ b4 O$ M) W! y; F" c3 B0 E2 a# X& {
$ U: _, u/ t. ]' z4 o
我們今天看看所有的法門,這個法門可以叫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就是了義的法門,這個經就是了義經典。
. |2 ?; t* X ]$ R) y, R# W
v/ g. z* S# v% e
7 Y- X+ r9 J. w2 K t( _8 p0 g5 m( b9 X( J# R( ~8 C8 w* D/ ?3 b
2 e! F/ P9 J/ Z# H' j) c第四是依智不依識,
: v7 o6 U/ C0 V3 B, L: K: t. s1 P) g# V! X/ j) ]6 m
智是智慧、理智,識是感情,學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
" \# Y' u& O. D3 t" k
: y6 Q3 G) Y( y% Q% ]
2 i$ z" Z. ^8 D* w依感情,生死一邊的事,是輪回!依理智才能超越。所以,時時刻刻待人接物要有理性,不要重感情。
( p0 ~, g1 L6 i; t5 B. n' z
; J: ^6 B+ M+ K0 J
% ]% R4 R* D3 r. [1 ~* [% T9 |8 T今天佛不在世了,我們能守住佛的遺教——四依法,就如同在佛的身邊沒有兩樣。
5 \ h3 K* ^4 v/ ?8 M6 |' s. l* G* M# W9 c
; P7 V* u f# ~2 Q0 R所以修學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一定要守住佛的四依法。 W/ O& L& H& V J! @& p, {( z
3 ~. B2 G+ V0 t+ k x% H
2 s2 P6 H' x6 d3 D3 F7 s `5 D% {5 c/ J* B+ b
發佈者: 葉宥辰 |
-
總評分: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