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1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路資訊] {文章分享} 在巨人的肩膀上,用閱讀克服對未知的恐懼

[複製鏈接]

46

主題

14

好友

3004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15
在線時間
362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9-12 22:46:53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前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閱讀克服對未知的恐懼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06&f_SUB_ID=1983&f_ART_ID=3410627 A/ z2 |! k! R- }' \/ A$ O
‧經理人月刊 2011/09/09  
' i0 h8 h3 Z/ L 「我是一個畏懼跟人接觸的人。很怕問人問題,也很怕去上課。每當碰上什麼不會的東西,我都覺得『沒關係,這世上總會有相關的書』,我習慣用讀書來解決工作裡某一技能的困難。」  1 I* A1 V! @% {! E3 A

$ Q6 w! G7 C% M! s# }9 C, e 9 Z8 _7 y" @5 C* R7 Q3 y
【整理‧撰文/劉揚銘 編輯/齊立文】 : a$ |0 T& b0 ^0 k, s& h
「讀書能懂,這個能力使我不害怕,要是遇上什麼我不懂的,我就找書來看。」 3 J# V, W6 x3 |* R+ R) Z% p# Z
# x4 L6 r+ a, j+ l

% {/ v3 q3 A1 _/ `4 t3 r/ X' S「(我)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靠讀書學會的。」知名文化人、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曾經在接受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訪談時說過上述的話。閱讀沒有時空限制,讀者完全可以自在掌控讀什麼、在哪裡讀;書本不會棄你不顧、更不會嘲笑你的問題淺薄;書的內容很少說錯,傳遞的知識比談話更有系統;而且,良師難尋,好書卻很多。
, r2 w6 Y$ j2 F$ C
6 ^( V# ~" w4 q2 @. z# a3 R, x, @( I
& b* T/ |# T  d日本首富、Uniqlo創辦人柳井正則是這樣說道:「不讀書而能經營管理,令人難以置信。」經理人每天面臨各種難題,大至選擇經營策略的選擇、設計薪資結構;小到企畫案撰寫、辦公空間整理收納⋯⋯都可以從書中自己找解答。 ; T2 A/ H. }: \, w" K2 r

# k+ S; K0 ]% j
, R' N! G6 B0 i* s5 G9 j1 E& j用跟一餐飯差不多的價格(台灣商業書平均定價約260元),就可以買到成功者累積多年的經驗,閱讀可說是最划算的自我投資,購買金融商品可能會虧損,但讀書所產生的效益永遠不會是負的。
" O8 s+ ^, C, ]+ b+ b5 P- G" T1 j8 X! g5 k1 f& y
8 H1 }- t$ x- h. h& a
能說明精要,才算「讀完」一本書
$ [) z+ }' W% w& @+ Y; N$ Q# [5 ?) |8 t3 r3 }6 S# o
談到讀書,很多人大抵都能接受「開卷有益」這句老生常談,真正困擾他們的其實是:「『如何』讓閱讀產生效益?」 ) P% G: e1 A, T: o
# R5 G! q+ Z1 E$ {
2 T# j: e+ i0 ]$ F$ N3 ]: v
若排除單純為了娛樂而讀書,幾乎所有談論閱讀的書籍,都有一個共通前提:閱讀是有策略、互動的行為,不是單方面聆聽作者,而應該抱持「對話」的心情。這是提升理解力,把知識內化的訣竅。
( v# |/ J! [9 Z2 X' L* C3 }5 b
# ]1 C( ]! S% G5 {# q7 e4 G8 o- C" s. k, A/ V
《槓桿閱讀術》作者本田直之說,讀書就要標記號、畫線、折角⋯⋯「把書用到殘破不堪為止,否則讀完後不久,知識就會再度淹沒在印刷文字中。」
9 |$ R+ I0 t7 t4 z$ {- o8 E" c& U) O* d

3 Q; c6 C! o. l1 l8 u+ v: v7 g《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則認為,「閱讀的基礎在於,讀者要提出問題,並在閱讀過程中嘗試回答。」因此,讀者必須能夠回答以下4個問題,才算是真正「讀完」一本書: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2.詳細的內容是什麼,它是如何表達的?3.這本書的論點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4.這本書與你有什麼關係? + M( [  h( B  i  J6 C2 p3 F. M

5 M+ b" X% P' A3 P3 ^( U; o: r& {- [* q( \: M* q
不過,要回答以上問題,不一定要把書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只讀了兩成,卻能掌握其他八成的內容,可以說是很會讀書。」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讀書力》作者齋藤孝建議,想要提升閱讀效率,最好懂得善用80/20法則抓出重點。   v" K" Q9 V' H! [: \

% U; i% J' |" y0 s) ^9 `5 |+ v, X$ v4 s, `
練習多讀,磨利「選書眼」 & n/ M9 r9 I, ~
5 v: Q8 N6 W. @$ h$ X8 G# A
或許也有人好奇,與其一味追求效率,不如仔細精讀一本書,吸收的知識更扎實。就書籍的內容屬性或難易程度而言,的確有些書需要用很慢的速度閱讀才能理解,但不可諱言地,有些書只需快速讀過即可。因此,經理人不宜把速讀與精讀一刀兩斷,只選擇其中一種,真正要追求的目的應該是「多讀、廣泛讀」。 / `1 G2 J7 C; W# X& N
. @" B; ^/ G  P) k* z, W

$ r8 x2 B% e4 S) a% }3 C讀書的範圍太狹隘,很容易將單一的想法視為絕對的真理,削弱自己綜合判斷的能力。齋藤孝曾說:「因為沒有the book,所以需要books。」如果某本書具有唯一而絕對的價值,只讀那一本也就夠了,但商業世界的本質就是變化,廣泛閱讀是與趨勢脈動同步、充實常識的好方法。 * E$ X9 g" D& ?# q

* v$ P2 c" G8 G6 c7 ^' f& N: z9 C; g
而盡可能接觸大量的書,也有助於解決「選不出好書」的困擾。「作者都是基於一個或一連串的問題開始寫作,所以每本書都是一個答案或許多答案;但作者不會告訴你問題是什麼,有賴讀者自己去發現,」莫提默‧艾德勒因此主張,多讀,才能找出「作者的問題」,鍛鍊「選書眼」。
5 X% K3 y) P& H- F+ [" M4 A8 A0 i& n+ c
" W" c8 A: G3 x3 X4 D
例如,許多書籍都提到的共同內容,某種程度上就可被視為真正的重點;而比對過多本作品不同、甚至是矛盾的觀點後,也才能判斷出究竟孰優孰劣,進一步確認書本的價值。
. }& p* b/ Q0 X$ y# K
7 g( ^3 A4 w8 j; {7 p. h( T# c; @/ i
1 U$ z' F+ |9 e  |1 k' a5 g6 f; c7 X沒讀書,才會沒時間
6 g* {; T+ E6 H, l4 y( o$ m# k. \! J' m; V& x6 c$ j
「如果老是覺得『有空時再讀書』,那你就會老是抽不出時間;就是因為沒讀書,才會沒有時間。」本田直之認為,藉由閱讀,後人可以遵循成功者留下的捷徑,不用耗費時間,凡事從頭摸索。 0 ~$ {0 p' ?- _7 L  D& t

, v( Q  Q4 H' V' h2 S' G
2 H& _2 W9 i4 e/ D$ K所以,工作者別再拿工作忙當作不讀書的藉口。真正想讀書、喜歡讀書的人,隨時隨地都能利用零碎時間讀書。就像詹宏志曾經說過的,「我會一邊上樓梯一邊讀書,在街上走路、過馬路等紅燈、搭公車也拿著書。時間零零碎碎,不湊起來就一點都不值錢。」 ; D) H% u& @6 l% c; a4 a6 d

& \; q- D; f8 o, ]5 E" J+ t# ?' h- d
若把商場當成運動的賽場,經理人的閱讀行為,就像運動選手的日常練習──不練習,不可能成為一流選手。所以,就從現在起,試著以「一周一本,持續兩年」為目標,選定幾個主題,規定自己讀完100本稍有難度的書,當閱讀成習慣,就能日積月累地練就一流商業人的基本功。
" t5 z0 I- U6 D+ [% l( Z
0 P  F( O/ {# a* M+ Y % v* C' [1 v7 l$ D" w; H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