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390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0
- 貢獻
- 3279
- 活力
- 180
- 金幣
- 7626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5-4-26
  
- 文章
- 1694
- 在線時間
- 848 小時
|
http://estock.marbo.com.tw/asp/board/v_subject.asp?ID=5460444/ M1 T) i0 d, T. R. T) @- F& e0 z
0 I; f' I9 S7 I, X7 M' M/ x
) H! B+ m6 u( c) f3 f
2009-10-14 中國時報 【張金鶚、花敬群、章定煊】
' j' V- C0 N: z3 M9 O 近日媒體大幅報導「第三季房市突破新高」,並據以宣布房地產景氣衰退警報解除。媒體的推論依據為北市第三季預售屋平均行情價破一坪六十萬元,大安區破一坪九十萬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故顯示台北房市已擺脫盤整格局。對於這樣的觀察與結論,身為房地產的長期研究者,我們欲提出幾個關於房價的重要觀念供社會大眾參考。
3 q0 J3 L, F& H' o7 P& M 第一、以偏概全的將表價上漲視為房價上漲嗎?九八年第三季大安區(實際正式公開)的新推個案只有二個,其中一個是僅有二十戶的某豪宅個案,表價每坪高達一八○萬;另一個案每坪表價六十五萬。若以直覺算法,將此二價格取平均,當可計算大安區的價格平均數是每坪一二二.五萬,而此價格遠超過前幾季無豪宅推案的價格平均數,故可推論大安區房價大漲。這個直覺式推論過程的謬誤在於,表價並非實際成交價,只是代銷公司或建商對外宣布的價格,若非實際購屋者,難以得知實際成交價格波動。表價上漲並不代表成交價上漲,須再考慮議價空間,將表價轉換為成交價後,對於房價的討論才有意義。
7 R! o- k) b3 h8 S 第二、成交價上漲就是房價上漲嗎?即使考慮了議價空間,將成交價取平均也不等於房價上漲。當媒體報導市場平均房價由上季每坪五十萬元,漲到本季每坪六十萬元時,做為一個聰明的閱聽人,我們立即要問的是:本季的推案類型、品質是否和上一季相同?若上一季無豪宅推案,而這一季有豪宅推案,只是因為市場推案品質提升,以及推案類型不同,使得成交價格平均數上漲,仍然不能據以推論房價上漲。 ) Q! @! s2 H8 r
那麼要如何正確衡量房價波動?房價指數編製為不動產相關學術領域中發展已久的領域,而指數編製的重要概念即在於住宅品質控制。當確認價格為成交價之後,須控制住宅品質與類型,觀察市場上典型住宅在不同時間的房價變化,這樣衡量出來的房價波動才具有意義。依據我們長期建立房價模型所計算的房價資料顯示,從去年第四季至今,台北市住宅新推案價格持續呈現下跌的現象。 " J) X8 d) X/ Y$ X! i! k& a$ q
最近幾年,房地產的指標有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任何一個業者或媒體,都可以發布一些指標,而媒體就大篇幅的引用報導。然而,許多指標無論是資料來源、資料的處理、統計方法均是交代不清,這樣隨意計算的方式,如果順理成章地成為多數重要媒體報導的焦點,那一般民眾如何能認清訊息的真相。
5 w( t, x# g+ Z, M# A4 ] 市場上充斥不正確的訊息,輔以媒體推波助瀾,使許多資訊雖然實際上完全沒有意義,卻令消費者覺得似有道理,難以判斷。媒體大幅報導「第三季房市突破新高」,我們擔心恐有鼓勵市場追高,增加房地產價格泡沫的可能,而此現象應非多數社會大眾所樂見。我們認為未經嚴格檢證的訊息可能嚴重干擾市場秩序,甚至傷害到無辜的購屋者與業者。(張金鶚為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花敬群為玄奘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為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 4 b- s, E5 c, q7 ]! V' f( ] x/ k
0 A8 R7 g% K/ u% e7 c , ?6 e) }) q+ ?( P1 ]' O/ j
0 f% k( s' b, b3 P尤其前面兩個,張金鶚及花敬群,根本是說謊的慣犯,每年都在喊跌,每年!!" I" ?/ v4 G: f: T/ o. l6 |0 L
$ U( i0 E. n$ |; R% x g
將來房市會怎樣小陳真的不敢跟大家做保證,只是這兩個人一昧喊跌,喊了四年多了..
# g1 c7 [ o, W( X3 [1 A) o3 i6 g3 y3 V
大家真的要多思考,這兩個人講的話是否有參考價值。 |
-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