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261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818
- 活力
- 3445
- 金幣
- 15500
- 日誌
- 0
- 記錄
- 8
- 最後登入
- 2024-6-8
  
- 文章
- 3211
- 在線時間
- 1497 小時
|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m5 {: L1 {5 u6 K; _5 H4 u
$ F' V' B+ o9 B( a1 d8 Q二、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5 J6 k3 n: d8 e
' ^9 X; {$ A; i- c7 [5 l
三、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j6 k/ b6 Z6 ^& q4 z
2 O8 x* {$ s1 E3 g1 U, q7 k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 ~) l4 g( z% A e
, I% _. l* T' F! D0 {五、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3 T& C$ S! p% `! x' b7 Z
# ^! t9 P! N7 x, q" A5 O六、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3 Z6 X1 u1 N* m* j! J* ?8 @9 h3 j( {+ {
七、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4 Q( ?; [4 p" o' }2 a ^
/ v- |2 v1 N6 j- [
八、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D) f- O6 v( m3 p6 |
' D( I( K8 n `1 _九、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D% F3 k6 {) C: T
3 K2 _9 N3 g( R; ]! H十、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 A, r) \. t6 F( q
, n1 X- {% W3 B, @, [; s6 w1 W十一、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 @' p1 o& H0 L3 F8 i$ x. c( `! w, a& a. l
十二、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2 h# l0 J/ T6 _# A3 m
3 |7 A. A" K. K3 A4 b# U
十三、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0 }: [) I9 }6 y3 a, X5 F( u w$ d
% A- Z. \/ P6 g/ k; r十四、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S! Q" y" Z: u8 S% C8 _
8 H2 ]% l/ i. w; q十五、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愕摹?) s i8 k1 f( u* y
3 g3 }2 @6 A. s( J, v* E
十六、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 l3 q4 {% d2 a0 x# |1 i- \ G
8 n/ o9 r& ` G" k0 @( H7 i" b十七、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 x" F! F8 y. t% z/ S5 H
( g' h& \: @/ I) _8 H/ c6 N' \+ T十八、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p) H. O2 k6 ?, `6 L) j8 `
" Z" A' r$ Y w( t十九、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2 m( `2 h) u7 j0 W$ {1 N7 T
. ^' V; ?9 f* ^1 F: R
二十、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i# ^( p* D5 ^- L
/ j8 a5 ^8 ]$ @6 n二一、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n4 O/ z9 G% I9 K( u# a: ~$ F- K& z; k/ G5 p, C
二二、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
$ v7 Y* @. m* p4 |' W% p# z
! S: X2 m' y4 U* y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5 m$ @( n, W$ ^) m3 ~1 g! }2 c' `+ C
1 Z/ S4 b% ]$ J5 u, c
二三、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二四、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i& y- d4 l+ q% `) Y" I
# a/ W, t+ H0 } B
二五、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 H# W4 K' k& d5 _& [8 q# s( `9 b9 p
二六、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8 G% W( O: y, @6 R! r; {
) v4 N* |/ H( r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E% L. d% P5 ^# U. m
5 s6 W! ^5 z7 C M' X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6 F" A7 n3 d2 @. P$ N% B: b. H
9 F# {7 }$ s" s7 R1 \5 e二九、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 F7 k# ^# Z7 T0 e5 u6 C R5 y0 T, A: K4 I7 n" A
三十、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5 N' t: D, Y& k9 I) v5 R( L" |- \+ S% Y% @6 ~
三一、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9 H( w( x$ F, y. X
/ _1 B5 {+ Y1 B7 M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6 U0 ^9 j9 L/ Q ?$ |$ R
5 |1 \! w6 n4 b0 e2 l
三三、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 I8 L, h$ m) q. O! `6 t3 L
; ]! m2 e4 J8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0 ~6 Q5 |4 }* c
8 D8 L* a9 K" q( L3 v7 v三五、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2 U9 C1 p' e# U, A: C5 K7 |; |% ?# q1 U# Q
三六、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1 \& u: m) Y: t, c6 y, |
# W+ j) C+ {# m% D; o% E三七、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 X' b. R/ Z8 o8 X/ N: H2 |) E( F. ^5 _
三八、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 C" q' Z* S3 Y9 }. g4 I% p* k- K# N, i4 j0 C' D4 Y
三九、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8 \( G% ~2 U% R& D7 g8 i+ z( n9 V* U3 C$ B4 b! Q* ^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R7 i9 {# n; g; M, D8 Z
8 i% O0 P1 v9 s
四一、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駡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i, @. ~5 r: E
0 p. h$ Y# E# P% p2 y! J% O
四二、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 f1 F s4 X) J- `9 E% S! [ D" U- c- q* t6 H
四三、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D; S. \. N$ M2 g" R
+ {$ ]. M( @/ v% L3 U
四四、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淒涼啊!
! N3 _- m+ K* p5 f$ x5 [4 }# l4 _( ~& X& e6 B
四五、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M1 C+ K/ x, J* c8 g
2 t4 o( V9 ^6 x% ~+ U四六、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0 ]7 O* O5 ]( p4 f; [
- `5 _- A/ T# X. f b四七、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 ~- k4 L! F* }! a# b
7 y" l9 j4 O% \) Q6 X2 K" [四八、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7 O/ G3 i3 I2 n# ~; x% a1 D/ `% ]7 Z$ {+ A
四九、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1 U! ]! \9 u4 q2 a. N) j+ c
% e/ D8 W& _% ?, M五十、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 X* Y* z: A. D2 L1 E% P7 v& J* U, }2 e8 x
五一、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瞭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 ]& C+ |: r! w* e' P% E2 Z9 h" `9 ^* a# g# l
五二、這個世間只有愛貓撲。愛生活的。) {8 D3 r- Q9 ?/ z
3 o% P5 O9 J' p- U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Z7 n! O i; i( e1 b
g" O, ~' u1 J* @- _) p7 y五四、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 w# T7 @6 ^" e# e3 h4 Y5 P2 }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 {; ]4 K- J! O8 D0 f. l9 c( H! E [3 Y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麼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後,那一樣是你的。' y% k% U9 [; N6 ]# ]7 q1 j
; n t# J) S( [. @" k/ U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p* k) U$ A& d( c9 }4 i( V6 b0 g
5 h; O/ e# f6 N& F3 j; ]; ~五八、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 @8 ?/ T. s: ~$ r
- N' M3 t& g7 c. X& S. y. l$ l五九、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瞭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5 m( U9 \6 A- B" ^9 h9 L3 X5 M
8 [( I7 N$ @3 ?4 o! y, `2 q
六十、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0 ^* B% N8 p ]4 x# Y* b1 A
- y+ r! |* h# Z) r六一、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S8 H4 p8 B6 \4 n+ N6 n
0 w& B2 X. j7 I5 S. N$ F/ u0 i
六二、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8 B0 V$ h1 l0 z
* @3 A: Q6 P; Y8 ^. i4 u-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4 a; B2 b% z7 S' w6 i, @3 p
六四、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 d% O/ t7 c- x, D- P) h3 o! `' L8 f) `% j
六五、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 ^! D8 k$ \7 |9 n+ ~6 c' y9 x" @& _; u8 p
六六、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 k$ G, N8 {7 O* K @# e. ~1 J
" O: e9 q& p$ Z8 H4 v% N& r六七、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佈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佈施。
# ^( N3 s" D/ O9 _% n" e A+ g5 }) S: n3 p A; s3 b6 I* \
六八、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B0 x- l% C2 O4 c" r
2 {! H0 x: d& l$ h) l4 }3 F( j/ T六九、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佈施。
9 @2 e1 y5 k8 w4 Y, T; H) w- [1 d! }2 O) [! J) Y
七十、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 {7 F& Z% o1 f9 M; J5 y- @, Q$ ?1 @. ]8 k- \+ O' v9 \, P
七一、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 Q, Z R, z/ E& g
) Z }# r, ~6 C! e3 K/ [6 b( Z3 y! D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3 x; r* N2 {/ C& s' {/ Q1 v
) v1 r' q3 [9 }9 [( n
. D+ y6 ~/ z7 n+ \( ` V
0 `5 l; S3 T( p* K6 _0 a# X/ U/ @七三、要瞭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9 q- @3 O) ]& {9 W$ x- F
' V3 p' b( ] j. {/ s& B" R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O9 Z/ i. ^" Y5 D$ }5 g+ e, p
! N8 E9 N$ U! s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 p O7 p4 t9 L- R, R2 P! q" `* X, u& K' I
七六、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6 e9 w. R2 J% h' D4 I" T+ n
. m: s' l7 y. C5 C c七七、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R1 D1 A+ z" G' @/ x: r3 f
4 o2 V6 w, T* `' A( f9 n
七八、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7 f) r" o8 H! v& [6 a3 `" \
, B2 b7 T3 z$ G
七九、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5 d+ R" c6 @$ w5 N; O
6 E7 \. J( c7 n6 M八十、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 c; ~0 _6 t, g1 ^0 X" U2 h, h! h
7 P. R) c' m5 E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0 @) a0 H! j3 \& s; Y
+ s, C; P& L& {/ f9 x3 a/ c八二、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0 p5 f6 Q# w' h4 c' x. ?; a5 `/ h- i& R8 c, N& a7 T
八三、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g. A/ l3 H% q# _+ i3 h9 g7 I
+ _5 K1 S: ^. h; N$ M
八四、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8 g4 K" V* g* d' n( L9 E& i4 e
# z0 ~' m* ~' \( `: m3 N) Y0 C ?( G4 V2 G m
八五、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0 \5 j& ? [2 s3 k! d N3 b4 T g
7 g3 U" X7 T7 Z* |* Y
八六、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0 Y; q) y* N6 a# G2 F
# V) x" @; |1 c, o$ z) F
八七、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 X3 t$ M$ @ r( l4 z b. E
9 s, _7 g2 U( \2 a, z, m: Y八八、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 R2 Y. l/ c% _0 _( }- W
, X- s+ O& ^- q* U, `# a: d八九、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譭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沉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_& C) J p% p0 C) f. }: A
3 i6 c4 h# b8 a3 o2 l* D4 e九十、誇獎我們,讚歎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 c5 Q3 W5 @3 |6 l! u! z7 Z2 D# l: p6 g% x" y& D
九一、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佈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 H8 i$ f; v# B% u) k# l6 }, R) O& a$ v! E! Y/ N' Y8 y j
九二、為了讚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2 P8 @& L. u) p6 z0 @, l+ p
$ t( V& n6 O) G& @% p
九三、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1 P/ @ o4 [5 H1 k# O/ H+ m( ^& W; n6 P$ S
九四、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 t' R+ L' ?$ ?1 a! Z. I
, ~ c* O$ d, t( I9 R6 J九五、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7 \# t/ n2 e4 Z
$ z5 g. d) p e九六、沉默是譭謗最好的答復。
' ]+ J& @1 X. Q. R- U4 N X/ Z' [/ H2 @8 x$ \* g
九七、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P% ~, B1 B& s" O! u+ I
' o0 z1 {% ]. T1 i, I( M, J九八、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 L$ {1 |' R) t# d$ h! `
& ~; } _! N7 l5 T- G3 B; p九九、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 J' z, W" B2 c& g3 @# T, X: D, G! ?' v
一00、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n8 a7 U/ ^; M5 T7 f
# n: G# \0 k/ [' X
一0一、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疑,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9 B. y }( U8 X7 K( R/ V! s/ m; f
一0二、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7 X0 `: z$ O4 x6 X+ z" [9 l1 J% _! B; Z; y2 R; U6 K9 z5 x! ?' K& H
一0三、如果你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你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些。你什麼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就是明明是你對,你也要向他人求懺悔,那就是修行了。, H- `3 y( f( Y% ?" h1 f
: L2 L4 D7 W$ O% Y( X# [
一0四、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6 b* k0 N J5 k$ F2 Z& X' U3 e8 o4 w+ z- l1 f4 t
一0五、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 ]+ [' n2 @3 S6 ]% M J' M* i2 Z- G4 f
一0六、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瞭解自己。
j, U* H+ P1 V( j6 N' k$ F6 y' [3 H' P; A2 t
一0七、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 `% x3 e- N6 Z* G# a5 E# ~$ t& W* I' s, w4 [! g9 _) A
一0八、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Q" E; n7 Q9 f! Y! t
2 p" ^, x" } b: w! X7 W0 G
一0九、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 n* ^# N/ y6 q+ u8 t, Q6 M! }7 d* s# |* b6 @! G# @1 g
一一0、只要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0 M5 ?7 E {* M
. ~5 g& D& y- a$ n6 o+ _一一一、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 q9 b9 z5 |' D$ \( S
. }' D0 m* G- Y- E一一二、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8 q; S8 K3 w+ d ^- k) g. R
" e: P2 d2 |, s
* y- O' p9 Z3 M* W) U6 W$ V4 [2 |5 w9 x% n" [( @
一一三、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1 [* ^7 m( i' U& m! D& v4 \* }
2 V- {8 G' z! W$ f+ ^一一四、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n+ g6 V8 `3 A2 @
2 P, Y+ ?, w7 r' C; L' h9 Z
一一五、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7 O0 w* i# s6 O
! U* n, w# p; r2 z' ?0 Y6 V
一一六、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2 p/ L# i# T' d& h$ F3 |# S
9 ?3 j( h/ |+ y' ?. z0 ~0 ~, I一一七、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4 D: M, V" } E, k) y/ {. M% q/ _4 [) P
一一八、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 i6 e4 e1 i, z0 b% k5 C4 B7 T! p A% V
一一九、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 D2 J9 [/ i5 a9 U* {
! Y7 s+ e* ] n4 i
一二十、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 r3 v# L8 o1 _" M- H5 g' s( S
7 O+ J( Y+ y2 ~5 u0 Q6 r一二一、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 O* K6 C7 H8 I
/ D9 @/ Z) Z K( Q( a$ o一二二、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 p6 b6 Z- K$ U k% ?# c3 g9 }$ h
+ d: S+ K; {& ]; W0 i& b% D3 ]5 ^
一二三、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H$ r2 y+ Z0 c, V( P
2 V8 C3 G# V1 n1 P- J: Z* @一二四、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2 h/ W% C) K2 C) q# c; v0 t Y. l6 k& @& T: S9 T
一二五、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麼辦?1 N& ?8 W. T) t( Y0 r
1 q/ }# ^8 q, j0 i
一二六、真正的佈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通通放下。, V4 v+ ^6 W* Y
$ g5 O8 s$ C. L D一二七、如果你真的愛他,那麼你必須容忍他部份的缺點。4 t4 _' Y( E1 k+ f6 w& Z* w8 \
P2 t- V3 e/ }- k$ W4 }" M9 t q
一二八、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8 w8 m; g7 C6 ]0 b6 g2 W
) t& f. H% x0 k8 _
一二九、所有的病患,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1 r% G# C6 P/ c9 \" B" i# p
- @& P, W. V0 _
一三十、一匹驢,吃再好的草,也不會成為一匹俊馬。用執著和分別心去修行,再大的精進,也不會成佛。# T) X2 p9 T0 p, a5 |
9 H' ?$ P* C$ U& ?" X8 B
一三一、瞭解永恆真理的人,就不會為任何的生離死別而哀傷悲泣,因為生離死別是必然" v0 _( F5 O9 a- A8 V
/ B @3 q# a+ Y的。
! }1 E6 Q( A4 D; l; k& F) Q3 Z7 ?3 ^2 b
一三二、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覺他的優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 m. z u0 J# ]9 D0 k
1 s4 I2 X+ q# G# v: F/ Z% y3 b) U一三三、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 B9 b( r; G6 f& W9 ]3 ^
' r( o. d6 Z9 U" H* o一三四、希望你常對自己說,聞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這幸福外,再沒有別的
$ Q: L3 e3 F! y4 F* \* Y; Y. z/ @% l0 ]
了。0 ]6 d) ` e" R: `0 q
8 S9 ~6 X! S) `- w7 w
一三五、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裏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7 d; J8 I% X! }% @. m) a o
/ Q s$ J+ {# k" x Q- i " S A' Q' q% G5 W6 {
6 u6 c' t% s7 F" ^9 r: A$ z
一三六、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q/ X$ Q( L- m2 U
$ B* m3 N+ _8 A一三七、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麼,所以請不要抱怨。9 ]& I7 {1 ]" r' H, d( m+ ?4 m
- d+ X* q9 d. \2 d
一三八、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4 G- F! B6 V, i2 D) C9 {
* t; V T' ~4 L# r6 S7 o/ }3 i
一三九、無事莫把閒話聊,是非往往閒話生。) p3 O$ u9 ?8 ]. u* V- W
" Y, o# X! ]) J8 C一四十、大多數的人一輩子隻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 } M: h: \: B3 n
* r# n3 }, R! y6 C) `3 x9 J一四一、太過於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1 I- j3 q9 r9 V R8 H4 x# e; F
' V, k# a' v& s, j4 i6 u, k一四二、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j- E: e E. M2 S" m/ t
. i6 L' K Y' W. s
一四三、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e& a6 R2 j2 f2 L. G) d% R
( m6 ~$ v4 |) k2 V* l
一四四、壞孩子,父母總是比較操心。所以對於罪業愈深重的眾生,我們更應該特別寬恕他憐湣他,而不應該遠離他捨棄他。, o( v$ r+ h2 F. [- ?
1 c) O0 T# {# u B# @一四五、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9 E n8 P0 [7 b* C: d8 N
+ B* b2 B/ q8 Q一四六、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A# U2 F# O1 j0 Q
9 t6 z8 P$ X; {# K) Q
一四七、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 _! t# \9 P1 R3 T0 \3 t- ?9 _3 J' P% ~
一四八、人家怕你,並不是一種福,人家欺你,並不是一種辱。
% m* W& x" o o2 W) ~ I/ N7 s8 ?- s0 x
一四九、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8 z2 P' ]+ k5 l+ i. Z
$ m9 D& e0 t* r! C5 l! ]9 t. Y一五十、不要刻意去曲解別人的善意,你應當往好的地方想。7 _4 k, u* c& C: R: c! u
- c# T# Q( ]6 Q' `4 J; c' D* g一五一、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當然的。% z4 x" B1 ]6 }- @1 v$ U8 U, Q1 h
+ K! g4 {: d, s一五二、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 J1 e8 y! x/ @& \: l& K
. V$ Q; n4 x r# A) J0 ^
一五三、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學會隨緣放下,否則就會?便秘。
+ e1 m9 p5 n- ?+ Y# M; X
: w) v& z$ v( t. y7 ^一五四、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 o# I. U; ^, c( h; h3 m
1 ]6 Q5 _. K2 L- l9 D R8 V一五五、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人生死是個人了。
( `+ l0 S9 M6 t" x
# r' B9 X# m9 {一五六、看輕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卻很困難。
, o) P# |5 C" a' S, ~7 s, w1 [3 F' m. L6 K4 g+ y) F0 Q
一五七、人類最大的錯誤,在於不敢承擔聖人的心。6 E4 ]1 P, C+ ^3 f! o0 j
* b2 s: q4 P6 `% B
一五八、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別人的扭曲與是非。2 T, g9 A7 F& R% ~& [2 M
9 K/ Y7 h4 V( P$ c" R2 b
一五九、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
@- _2 n/ c1 Z" S
; p4 a1 \ G$ f7 N/ k" N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愛貓撲。愛生活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2 X0 A) p; b/ L5 X2 G1 F( G
! J+ h+ n0 Y" z- o/ @5 o一六十、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
2 z" b/ t; }6 c! l) }. E) S5 I% q5 a7 n' @# J
一六一、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後的結果,才能評定。5 c! x% ?/ E9 u
, m) j, Z: b+ Z- x4 i
一六二、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0 F4 W9 g6 J5 Q0 _$ @) M3 X1 Q0 S0 H) [1 I% `6 Z* S; K* D
一六三、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7 r. D1 t9 {) W/ e, r1 D- h, a
# _, c& S. a4 ~2 m% c一六四、你希望掌握永恆,那你必須控制現在。2 L) w D* U* g/ e9 M( K. b9 N
3 c* p! k3 L5 R3 U6 D! x
一六五、惡口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愈罵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 X& X1 y: G' N7 v; p8 l! E6 r' x! W- I
一六六、當你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只是文字的觀念罷了。當你讓對方贏,你並沒有損失什麼。所謂的贏,他有贏到什麼?
; p" V: i. [ y- q* K" r$ H# k# T) Q; p
得到什麼?所謂的輸,你又輸到什麼?失去什麼?1 o6 B/ _4 H6 `3 f8 }$ P0 j
; U* x" L% f' o# h一六七、我們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費在文字語言的捉摸上。
2 {/ u" m4 ^9 P- i6 U* B3 u; z* s8 e3 Y+ h2 ?
一六八、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曲,你應該要想,他對我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6 ]0 ]. a$ |* a1 x+ I; O: k( J) r1 d% k$ U
一六九、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譭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淨的心。+ \$ B9 }6 K- K; q
/ w( _8 ^- J' L6 V
一七十、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於欠了一份債。1 ^4 ]7 }+ l# ]& p2 J. I7 l
% o- D6 y* F8 |8 j* h) g, Z- \ a
一七一、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0 L) o, b9 J; D: k) Z
/ ~4 l! h9 k' r& m& g& W一七二、信佛,學佛,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一切苦海中的眾生。: A0 o- [, b$ I t+ S& V2 }8 t* \
3 ]9 p" X* V2 B9 d
一七三、佛不渡無緣的人,不能渡的人,我們就把他當做菩薩來看。
8 X9 `! u# F+ i
( p, Y1 A( q0 Q( F C3 i* y一七四、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 Q0 @; c* V: M; Q% ^9 p: w4 h
; x4 z, T- ~3 M( Q! f/ w' F# P; m# p z一七五、一般人在遇到對方的權勢大,財富大,氣力大,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這算什麼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負了你,對不住你,但他什麼都不及你,你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他,而你卻能容忍他,認為他的本性和我一樣,只是一時糊塗,或在惡劣的環境中受到薰染罷了,你不必與他計較,能在這樣的情況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7 t. D& r" j# C( l a
0 r$ d$ y. u0 l3 @& p7 `一七六、如果我們放眼從累生曆劫去看,那麼一切的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眷屬?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如果說有恩,個個與我有恩;如果說有冤,個個與我有冤。這樣子我們還有什麼恩怨親疏之別呢?再就智慧愚笨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人可能變愚癡,愚癡的人也可能變聰明。最壞的人,也曾做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壞事,將來也不一定會好。如此我們反復思索,所謂的冤親、賢愚,這許多差別的概念,自然就會漸漸淡了。這絕對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的偏私差別之見,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
J7 v4 ~% k; y, P' [4 P% ]9 ?5 G
/ Z/ ?+ l1 Z3 H G) a+ p( b* v+ h ( I9 h% |% o' [" v1 I) u' d- v
. ^, e0 q* r2 C2 e7 h1 P( n
一七七、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r: \8 G v% R/ J
- ^* [ q9 W$ f! \. k一七八、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 w0 g& |+ j- w% ^7 T/ k" b1 h+ j8 T4 t' \6 ~5 ~& V% s; P
一七九、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恨。
5 V( q/ ?) i* s
( O! P/ P1 @# P; k一八十、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o6 A) g+ E4 M# j' {: J
0 C" E2 |' l1 s& c, o! q0 @
一八一、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s5 p" l- D, m; b; |; l9 U. g: Y4 I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