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10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740
- 活力
- 2686
- 金幣
- 14769
- 日誌
- 21
- 記錄
- 7
- 最後登入
- 2020-11-12
  
- 文章
- 3024
- 在線時間
- 835 小時
|
轉貼自https://www.facebook.com/albert.tzeng$ N: x# x5 e3 P
+ p: J P* W, S; v7 O: q9 m
(文長,所以把幾個我覺得是重點的變色處理了一下)9 |0 h2 }% a: Z; o
# x% x1 K. \& n. K
/ ]0 K# h' U; z. b*******************************************************************************& \9 A; n0 r9 D5 E0 H2 Y5 q* F
曾經喜歡的餐廳,今天才注意到的規定。午餐跟我媽抱著米米妹(10個月),頗有個性的店長還鐵著臉提醒我們「先想清楚」,擺明不歡迎。1 Q) s& [" Z R; ^+ q
* n& y4 n8 s) U; G
( |' Y7 |0 H _; |8 k. \) h2 \; E/ e+ @
' Y" W6 z+ C# H" t6 ^
坐下後多問了幾句,他說,「很多小孩不只吵,還會亂跑亂動東西。我寧可不做這些生意。」" s7 a* m9 Z0 _, l
這天為了米米妹,不僅多點了一杯她喝不到的茶,結帳還多收了10%。菜還是精緻,滋味卻多了些複雜。# f+ ^* h X2 e9 k# ?$ j4 G
這是歧視,無疑的。但我想到,某些餐廳甚至擺明不接待十二歲以下孩童,似乎沒什麼問題。卻又忽然不知道該怎麼看,這家餐廳的規定。+ M" C! |; }/ y. |+ d6 r. \
, i+ P* T( g' V) B※
9 ^9 k4 j+ S1 p: G前文用到「歧視」一詞,引起一些爭議。我再多解釋一下「歧視」的概念:2 K* m* y5 }! W$ u7 c7 ?
, Y& e: s; A* q! }- C% {' g: c如果因為我的小孩在店裡吵鬧,店家希望我們離開,這不是歧視。因為我們的行為,造成其他人的困擾。
" F; O9 V0 K$ Q1 W
. \- H3 P( a/ S. f. e | ?0 K0 x9 R但如果因為「有些小孩」會吵鬧,店家就讓「所有帶小孩」的顧客,必須付出更高代價──不管你的小孩教養多好,不管這的照顧者多有把握不讓小孩打擾到別人。這就是歧視。
% r& M9 f+ ~1 @& [+ C0 e' o" w% Z
今天我們仍在這家店用餐,安安靜靜,比隔壁桌一桌大人安靜許多。但是喧囂的大人不需要付10%,我們作為負責任的照顧者,卻因為一個不吵鬧的小孩,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理由只是因為「其他有些小孩很吵」。
, J8 k Y' j. b/ U, u這就像是因為「有些黑人會偷竊,所以本店不接待黑人,或是黑人結帳一律加收10%失竊保險」。, I1 s5 S- ?$ F1 K: V5 M
4 a2 R+ U7 K1 z; c4 s
8 ^' V2 I+ m9 t, |※
2 w5 X' A/ `8 @, L4 A6 f* k! I0 c我還再多說一點,比較複雜的:& X, L( f" ~ N' Q0 i, a+ H
對一些朋友而言,不能接受我稱這個現象為「歧視」,是因為在我們生活語彙中,「歧視」是一種指控的罪名;他們覺得店家這樣做有務實的理由。但其實對我而言,「歧視」是人類生存必然存在(也部分需要)的現象。' s0 P2 d j i& t$ u
" G" ~2 N7 i, u- ?- x; z* E為什麼?這要先從歧視的概念定義起:3 z" H. q- o9 N
依照維基百科的定義,「歧視,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品質,給予不同的對待。」' H3 p( M- H0 T- [8 a& x, a
! X9 b( M* ~+ T% {9 \* c" h G& L: F
從這個定義出發,對族群、性別、身障的各種歧視不用多說。但原住民加分,例如婦女保障民額,例如小孩子/ 老人搭車半票,甚至各種分眾行銷策略,不也都符合「歧視」的定義?' D4 g3 g2 u( I8 ^. {+ {
有人會說,「歧視」只能用於「比較差的待遇」,不適用於「比較優惠的待遇」。但如果你對特定群體優惠,不正是對於其他群體比較差?
* {. ], p, S2 T2 T+ ~ x, V" O$ A: Q3 u
7 @2 C3 k/ t) X* ~5 U, C. Z甚至有人會說,「歧視」只用於那些負面的例子。其實這可能最貼近許多人日常語言的實踐──我們總隨意裁減著「歧視」一詞的指涉範圍,把在形式邏輯上相似的事務,依照每個人能接受的範圍不同,畫出歧視與不是歧視的邊界。5 r4 O* G* A p: `
% q4 d# b- }- K! h: Z2 ~0 G
只是一旦算不算得上「歧視」,成為主觀評價的函數。這個詞本身也就失去倫理思考的效度。
+ b/ g* I( R6 D- B; H- m
- ~; Z6 V J) {; `& K※; i5 ?' L6 N! m$ B
那為何我說,人類需要歧視?, m5 w/ ?; {; `3 p
歸根究柢,人類需要基於群體身分的不同對待,源於人類「認知資源」有限。我們往往沒有心力去弄清楚每個人的特質,而需要懶惰地把人分類,決定對待的方式。
+ X$ u3 W5 e# u2 c! D% ^" s. G
7 V6 b) w) [* Y! [到如國家等機構組織層次,也類似;組織處理資訊的能量有限,無法詳細分析每個對象的特質,也只能先用某些簡單的身分分類。
2 R8 D/ r ^! ]& r/ @3 Y# O$ o, l$ Q R
這種歧視無所不在。
) R- O& S! B* i7 ]8 T4 |
. p0 P) s/ {3 S只是在這些歧視中,有些被接受(所以甚至我們不稱之為歧視),有些被忍受,有些顯得刺眼──而哪些顯得刺眼,也取決於不同觀察者不同的生命經驗。
% O; U7 }% z9 s4 J0 @: v u. W( G( C x5 t3 O1 D2 p. T5 ?$ ]
基本上,我也認為人類不可能,也不需要完全消除歧視,只能力求節制其表現在「人類文明可以接受的範圍內」。5 Z1 ^9 g7 L/ ^5 W. Y
! ` s2 b3 c( v& L5 b※
" t4 w) _: E- Z$ D% h* T, i0 e回到今天這件事。用前述維基的定義,店家對於帶小孩的客人課以更高的成本,這就是歧視。但我稱其為「歧視」,並不代表我無法理解其初衷,也不代表一種措詞嚴厲的批評。
) {, ~$ ^9 Q4 g' x* R5 J8 ?我最後說的很明白:我仍不知道要如何看待這樣的規定。$ E9 P3 Y+ r9 n! H
4 L5 E/ l. [1 t, [( W$ B
- H0 U0 l+ o* v$ f( u+ J7 p, l
- R3 [. R( y" {& w8 d***********************************************************************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
總評分: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