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0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校資訊] 聽阿銘哥(AMG)講教育~第二講

[複製鏈接]

112

主題

10

好友

2841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197
在線時間
297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2-20 16:09:04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聽阿銘哥(AMG)講教育~第二講
7 K& v/ G1 ]) C9 X+ S" S3-2 「12年國教課綱」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對於學生學習的意義在哪呢?
! A% @4 K  @- {9 N, z  g5 W! s+ C0 m, E

5 U$ n0 X' h; ]7 T8 B6 y+ F& G9 k1 o  x
最近有個很流行的觀念,就是說:「未來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所以學校現在應該要怎麼教?」其實,我一直不太認同。
3 R$ N# W8 i: E
; r+ I; e6 Y. b3 W第一:這樣講,好像把教育當社會發展的工具,學校變成職業訓練所,學生則是全球產業鍊的一員。我覺得教育應該是引領時代、創造時代,不是一味跟著時代走。
/ b9 c+ {8 {" ^4 v8 [7 \
1 a& d& x5 Q) P/ Q1 R3 f0 y* f其次,「未來」是誰定義的?「未來」誰知道?我們現在所享受的網路生活、社群軟體,在幾年以前,誰能預測。
+ Y, ?1 U- s( }3 V; r3 @3 G' C- f9 n% G9 Y
所以,我覺得不要再用未來「塑造」學生,而是要讓學生「創造」未來,教育的目的,是把學生教成「他自己」,而將來很多的這些「自己」所匯聚出的時空,就是「未來」,這個「未來」不是我們現在可以主導和預測的。% I5 F3 e0 ^9 o5 D" [
  Z4 p: R/ M. Q' I6 X
所以,學校要做自己,也要把學生教成「他自己」,而我覺得學生能不能「做自己」,有三個關鍵:第一、他知不知道自己是誰?該往何處去?第二、他有沒有辦法往那裡去?第三、讓整個社會也往那裡去。講到這裡,很奇妙地,剛好和「12年國教」的三個核心素養不謀而合,第一個「自主行動」,剛好就是我們說要讓學生能系統思考來自我探索,透過更多適性學習的機會和舞台,讓他發現自己的發展方向。/ n/ R; j5 \4 t$ V; n: }
: u+ x2 c) U2 ?/ R
其次,在目標浮現後,他需要運用各種工具來和整個社會溝通互動,讓自己可以不斷往前邁進。這些工具,包括有形的科技載具、資訊,以及無形的語言、符號甚至藝術美感等。也就是說,孩子進入社會後,他必須能和所有的人與環境做良性的溝通互動,。
8 ?. o/ _5 z( H: V7 r
5 P: Z' B: V9 }1 s0 e/ V* s1 n最後,因為人畢竟是群居的動物,社會更好,自己也會更好。所以在發展自己的同時,也要同時發展社會,剛好就是「12年國教」第三個核心素養:社會參與。( e1 l3 V: s5 v# \+ k$ _, |! c5 F

; f8 T1 p% _- K  e8 x+ u我覺得這樣的學習,第一,學生是較具主體性的,學校只是協助和陪伴,我們協助學生發現自己,然後陪伴他發展自己,學生不再是被馴化和宰制的。$ ~% S9 u% W9 \

, C/ t( x- F3 Z) w! {* c& ]# |第二,這樣的學習,是「全人」的學習,從表層的知識、能力到深層的內在素養總體發展,學生不再是被分割和斷裂的。3 T7 C8 f4 q" P& b
. p1 G3 ?9 z4 U4 A* B; D
第三,因為素養是每天的、日常的、內在的不斷焠煉,所以這樣的學習就是一種「終身學習」。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本邡 + 4 讚!
lcf7347 + 2 站穩當下,才能看到未來!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