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084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1
- 貢獻
- 3606
- 活力
- 5077
- 金幣
- 28581
- 日誌
- 146
- 記錄
- 1392
- 最後登入
- 2018-1-7
  
- 文章
- 1100
- 在線時間
- 451 小時
|
長庚養生村之我見
9 I! i' K6 m$ _' E. |5 n$ |! J: }* T8 ]3 [1 Q
60歲之後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9 s8 x3 a% i+ r, R3 Y
4 Q4 j5 ^ {7 R8 F7 {: }" u# ^) @% u* n1 |. d# p+ C# z
記得幾年前和好友相聚打球時曾討論過;退休後我們這一群六七個朋友要合資買一塊地在上面蓋房子和羽球館,一起過退休後的生活。
" d8 c7 K3 X1 |% B) U; p6 _* p$ r& t- @
( s1 z! ~# s+ s, }2 L# w昨天又跟其中一位朋友重提類似的話題,說,他現在會選擇在退休後拿他和老婆其中一個人的月退俸住到長庚養生文化村,而他當警官的弟弟也附和這樣的想法。
+ H4 G- j- f6 y; |1 Y* k0 o: e( Z+ ]. H
) K8 [1 l% q9 W6 o A0 Y他們這樣的想法是在過去半年幫他們的父親尋覓適合的居住環境,並去參觀三次的長庚養生村所產生,雖然最後他父親並不願意到養生村生活。& j# H6 r1 z( c( `2 c# F% b
, K- g/ F- Y! t) B, o# T; e- ]
為什麼?6 }% W/ [1 y( K) j+ S' p q6 I
, l7 Y5 i0 a9 ?5 T5 s1 W
: |) L+ s. D8 o2 f+ d/ H$ |8 e$ M剛好這個禮拜一我和同事也去參訪過長庚養生村,很多同事也再討論說,這樣的地方會不會成為他們未來退休的選項?! B, l/ I1 H0 a
/ y2 k! S; E0 ]# b' u& j
0 g2 N5 w7 ~' T t2 o6 ]. I
有人說不會,因為一個月平均一個人要支付三萬元的租金、膳食費、水電費…等,未來現金流量規劃有問題和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當然是無法入住;# ?% ~+ n) H( K& [! ?8 V5 A
, _$ h0 g) L$ p; u, y
3 S' \1 z, y; X) f+ T& K" h: E. [至於,有能力月付三萬元且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為什麼付錢住進來?& \" c1 i) C j
* z# p2 Z+ ^' r- D$ ?: J+ `. W
! ?5 P( Y7 M! H2 s
當未來退休每個月的現金流入有三萬元時,為什麼要選擇付給長庚?選擇住在自己房子裡的基本開銷一個月也不用三萬。! @: ]9 H5 ]; |7 u* E9 Y
) t: M( N% z \% ~1 ]( S) q, y
因為,活著就要動,我想這是養生文化村的主軸,養生村規劃了很多的社團讓老人參與、住宅咫尺就是綠地與歩道、連用餐都要走到二樓….等。在這裡,你的身體會自然地隨著生活的節奏而活動。, M$ L& r* G% y
- b4 ~+ C) W$ o/ i" p }; r' `& \/ w3 h' @" I+ @1 D
而這個”動”不只是身體的還有心靈的互動,當年紀大了而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之際,人會越來越走不出去;啊,今天太陽太大、今天下雨不方便出去、膝蓋有點痛….等;慢慢地心被禁錮了,身體也就跟著被禁錮了,老化的速度於是加快;但在養生村內,因為生活在一起就一定會有人際的互動,會有人講著和你這個世代相同的語言,同伴的情誼與身體心靈的動讓老化的速度得以減緩。
; F% d% `, b [) {
8 Q4 g+ B: z- g! h& j) m% l1 h' x5 x7 l7 h
在這裡,老年人的親密夥伴不再只是電視,老年人也不再只是旁觀兒孫快速步調生活下的孤單心靈。
N1 k6 ^3 n9 H. S. B( f! }/ k% S" U' A
# ^3 c7 T# w& V& x. s0 x
人的個性裡有陰陽,在這裡的生活,相信可以讓陽光的那一面得以繼續照亮退休的生活,就算偶有心情低落的陰,但同世代的夥伴們會讓陽光很快的再出現。
& w$ F+ L2 Z, r* B1 T! v, g2 h/ S0 f7 S R$ i1 H, ?5 q4 W
: m N, s9 Z: u6 C4 ~' \8 M; Y所以,退休後居住於長庚養生村環境下的生活不一定是每一個人的選項,但,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 C/ \# r& ]7 i U- U0 E7 n; X, @, C! Y( ^
$ G. M- T, z7 F/ i1 Y
8 y" f( y9 u% h
�X�B: 長庚養生村之我見 - caffein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caffein/3035883#ixzz2T8qnLVBZ8 c; K4 b+ r9 X* W
8 ^) L9 K* T! w8 Dhttp://blog.udn.com/caffein/30358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