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087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073
- 活力
- 4698
- 金幣
- 6454
- 日誌
- 1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0-8-24
  
- 文章
- 1084
- 在線時間
- 580 小時
|
22K困境 施振榮:我管定了
. X- K" X( i: V3 r* M, P& G( \% C# _
作者: 記者邱莉玲╱專訪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月14日 上午5:30
$ N6 a" M/ F9 t2 m) z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專訪】
- h- w6 n2 E o, O! z+ X7 }* n Nhttp://tw.news.yahoo.com/22k%E5% ... A%86-213000120.html
7 @7 M6 O z, m* O& p' P0 `& t- z
n$ |% W' \7 O/ H! O2 l0 w+ _; T$ c- {/ | G( c- o9 z
「我管定了!」自認很有「政治細胞」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現在要管眾人之事,針對科技業「毛三到四」、新鮮人起薪22K、失業率高,及關係台灣長期競爭力的文創產業發展等,提出一個全方位解決方案「人文科技島」,讓全民參與經濟建設、共享財富的大舞台!
8 H+ _7 O: r0 i' i: [/ o# V施振榮直指,22K的問題是10年前種下的因,企業沒有持續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只靠老套,創造的價值和市場少了,自然付不出高薪;台灣科技業能量太多,市場卻沒有那麼大,以致陷入毛利率3~4%困境,如果可以推動服務業科技化,可自行消化過多的能量。4 r+ l3 q; W) Z, L
施振榮強調,以前講科技島,只有1/5理工背景的人可以參與;現在講人文科技島,涵蓋製造業後端的服務業、服務業科技化,讓多數人共享經濟成果,加上龐大華人市場崛起,正可讓台灣邁入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境界。以下為專訪摘要。
' A5 o D/ V! ^3 E0 |問:從提出「科技島」到「人文科技島」,您對台灣產業競爭力的轉變的看法?
1 @" g( H0 f, e1 A+ R# ~6 R" f答:我在1989年談科技島,1996年調整為人文科技島,當時台灣客觀環境處於科技島豐收期,從政府到股市、百姓的焦點都在科技,Wintel陣營也是科技思考,我喊「人文」根本沒人聽進去,也感受不到。
) l) ~9 s) G+ a$ k: A/ q現在台灣碰到2個問題:一是Apple公司做了成功示範,從人文思考出發,把冰冷科技變成Hi touch;一是台灣原走的路子也碰壁,今日再談人文科技,響應的企業就多,就看誰轉得快,因為科技、人文具有不同的文化和核心能力。
; ^& W3 r( h7 I% z科技是往同一方向不斷突破,讓產品更好、更有用;人性需求卻是百變,人文也非一夕養成,企業、國家要轉向人文科技,組織文化、模式都得改,若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願意帶頭改變,很難辦到。. Q8 ?% \+ r4 J& \# i' T$ i
問:人文科技島實質內涵?
3 L3 q. M: U/ i7 O0 q8 T答:人文科技島不只涵蓋製造業,連製造業後端的服務業也納入,服務即偏向人文範疇,可以建置更大的舞台,讓全民參與、共享,一舉解決現有舞台太小,無法增加工作機會和薪水等問題。試想,文化旅遊、農業觀光等服務業多了,就業機會便增加,若服務業科技化、國際化,更可帶動其他產業創造千倍機會。# T3 U1 d4 B; ?; A( g3 ~
為什麼王品董事長戴勝益敢說,5年後給大學畢業生44k薪水?因為王品系統化、國際化,未來有很大成長空間;為什麼台灣科技業會變成毛三到四?因為產業能量太多,市場卻沒有那麼大,台灣若自己可以創造創意、服務科技應用,可為科技業消化過多能量。
. @! v+ k' t; k) D' r2 V1 F. _問:台灣發展人文科技島的挑戰和機會?
6 @5 ]( g2 b; V3 d答:人文科技是指從產品技術研發到服務機制,都要考慮人的需求,人文與文化有關,很快將躍居全球最大市場的華人世界,是台灣發展人文科技商機的後盾。
: P3 y* e: h) X1 A; K# ?3 _2 V5 c但很可惜,台灣目前不具備有利的客觀環境,過去製造業的市場在國外,卻對華人市場了解不多,現在要急起直追,從認知、投資,再花時間打造舞台,累積經驗和能力,才能快速攻佔市場。我成立「龍吟研論」,便要研究華人趨勢、研發未來產品。) y/ e/ X7 _8 a' H) q0 |
台灣投資環境也出了問題,太重視硬體建設,嘴巴上講軟實力,但比起投資科技業,政府、創投對文創業投資的手筆和決心差很多,唯有從總統、行政院長以降都重視,台灣才可邁入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環境,提升到人文科技島的境界。 |
-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