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1-17 04:46 編輯 . B. m( ]# L: | F
" {/ V* H- q. e9 b! P五臟五色的五行關係
' O' J$ o4 a# C2 m) l1、五行、五臟、五色,以及望診有關部位的關係對照表如下:8 I. e& W$ k) S
五行 木、火、土、金、水
6 `0 [# M/ w* V五臟 肝、心、脾、肺、腎" C4 W) H' F& t, _7 F& z
五色 青、赤、黃、白、黑" y& Q B0 Z P9 Z( ~: ^
五臟開竅於 目、舌、口、鼻、耳
% j5 k+ d* F9 E; f5 k+ Y五臟外榮於 爪、面、唇、毛、发: X* u. U5 m3 O, R- x! N! B: ]
五臟所主 筋、脈、肉、皮毛、骨2 x6 G% i$ l! ^4 m; X! T! R+ Q
2、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如下:* W- x1 }. {+ _/ r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y+ l8 J6 u& K% A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7 F+ v. k; f1 W0 U! {9 z; J' p% }; b
望診--五臟五色的五行關係! t$ i- L5 B9 ]5 L- G! I+ k+ f
一、面部氣色: q- b3 s/ C. X' _. w) v
我們可以從面部來看自己的健康狀況:
1 O) j; l i* r兩眉中間候肺、兩眼中間候心、心下(約在兩下眼眶中間)候肝、鼻頭候脾、下耳輪前(約平鼻頭)候腎。人中候膀胱及子宮、肝二旁(約在內眼頭下)候膽、膽二旁(約在瞳 孔下)候小腸、二太陽穴下(約平顴骨)候大腸。: p& C( B. _. x( D* w1 o. U
我舉一個例子來做說明,其他的類推。以脾病的望診而言:
/ q/ K; s6 H: D, t脾在面部對應的位置是在鼻頭。
0 F: H$ X; }1 _1、如果鼻頭的色澤十分鮮明,這是有“留飲”的徵兆,說明脾胃陽虛、失於運化、津液凝滯--亦即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水汽滯留在胸膈,並會導致四肢關節疼痛。
, I8 R( ^4 |: @# z; L# r2、如果鼻頭發青,這是因為出現了肝的髒色,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現,而且一般會伴有腹痛。因為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肝氣疏泄太過,橫逆沖犯脾胃,結果就影響了脾胃的消化功能。" Z; u8 j0 _6 i! i5 X6 B
3、如果鼻子發黃,這說明胸內有寒氣,脾本身的髒色出現在了臉上。人體內中陽不足,脾胃失於運化,吃下去的冷食或者涼性食物積聚在脾胃,這些寒氣上升又影響到了胸陽,所以寒氣就滯留在臟腑中。(但是如果久病或重病之人的鼻子發黃且色澤明潤,那是一種佳兆,這是“脾氣來複”,是即將康復的徵兆。)
( @: {. [ F6 z I+ A; `4 S4、如果鼻頭微微發黑,這說明身體裏有水汽。因為腎屬水,脾屬土,原本應該是土可以克水,但是卻出現了“腎水反侮脾土”的表現--水氣過重,以致腎的髒色出現在臉上。
! W R+ D6 m/ ?% s1 ~" n7 @" m* x) _
二、面部五官( J+ A& d9 ]1 }/ a: u1 c
中醫所說的五官,即口、眼、耳、鼻、舌;五臟,即心、肝、脾、肺、腎。
6 {) S( h- V1 @& m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也就是說,通過觀察五官的異常情況,就能瞭解心、肝、脾、肺、腎可能存在的病變。
- [% A+ C7 j4 O" Q# |3 e1、腎開竅於耳$ ^2 i0 L5 b9 P$ s: K1 Q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能聞五音。也就是說,腎氣足者聽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腎精虧虛,則腦髓不足,容易出現頭暈、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另外,老年人出現的聽力減退、耳聾失聰等衰老表現,也與老人腎氣較弱關係密切。
7 d/ d' L! g. |- \" Q1 O1 Y: G2、心開竅於舌
$ `! G# Y. `' H0 Z. B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而舌也能靈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狀態。心陽不足,則舌胖嫩或紫暗;心陰不足,則舌紅絳;心血虛,則舌暗淡;心火上炎,則舌紅爛、生瘡、疼痛;心血淤阻,則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異常,則會出現語言障礙,導致說不清話。
2 ]4 M m7 y5 G8 O7 Y: P& |3、肝開竅於目, O" M: }! R+ C8 ^) J- C' r
視力的好壞有賴於肝氣的疏泄和營養。中醫講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動最直接的物質基礎,所以肝血的盛衰會直接影響到視覺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則兩眼昏花、視物不明,出現夜盲等問題;若肝經火盛,可見眼紅腫痛;肝陰虛,可致眼糊乾澀,或也可見眼珠不靈活、斜視等;肝氣鬱結過久,則能導致口苦目眩。0 ^# }2 j5 m. I X. h ~/ C; p( }" T( f
4、肺開竅於鼻
1 D) Z7 r, M) I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肺主呼吸,鼻為呼吸出入的門戶,所以鼻子要想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就必須依賴肺氣調和、呼吸順暢。另外,“肺主氣”的功能還有供給鼻子營養、保證鼻子通暢、預防鼻病的作用。肺的某些疾病表現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風寒影響到肺,就會鼻塞流涕;肺有燥熱,則鼻孔乾澀。反之,如果鼻出現以上異常變化,即可推斷肺臟病變。
4 Y' R/ B8 T& a! | r, g& c5、脾開竅於口$ O, R# M8 a1 [5 H+ }; [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組成部分,被認為是脾的外在表現之處。當脾氣健運、氣血充足時,口唇得養,則唇紅潤澤;若脾失健運、氣血虧虛,唇失所養,則唇色淡白,或萎黃無光。飲食口味及食欲也與脾的運化功能有密切關係,如口淡無味、唇淡無澤,多為脾氣虧虛,氣血不足;口中黏膩,吃東西不香,或嘴裏發甜,多為脾胃濕熱;若口中泛酸,則為肝脾不和;若唇腫、口瘡、糜爛而痛,多為脾熱或脾火。; I8 n' P2 v3 X8 g1 e+ H
' X$ R( b3 z- G% ^9 _; r9 U' c
+ m7 w& W* v* i, B: K2 H( {; G附注:五色主病5 }8 L+ m' d; U
病色是指人體在疾病狀態時的面部顏色與光澤,可以認為除了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顏色都屬病色。病色有青、黃、赤、白、黑五種。五色主病分述如下:
) N6 Q5 m0 `3 m5 R& @# X(1)青色4 G2 G3 T0 K2 {5 ]+ s, V# S5 |1 P
主寒證、痛證、瘀血證、驚風證、肝病。
* J8 o y8 w2 C! X( _4 ^青色為經脈經阻滯,氣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滯,寒盛而留於血脈,則氣滯血瘀,故面色發青。經脈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故痛也可見青色。肝病氣機失於疏泄,氣滯血瘀,也常見青色。肝病血不養筋,則肝風內動,故驚風(或欲作驚風),其色亦青。+ u$ Y5 _5 y7 @/ I: k4 M
如面色青黑或蒼白淡青,多屬陰寒內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屬心血瘀阻,血行不暢;小兒高熱,面色青紫,以鼻柱,兩眉間及口唇四周明顯,是驚風先兆。% B# k3 U' G1 A
(2)黃色2 K$ R8 |( A& g# f
主濕證、虛證。! s8 E0 {1 P# ^6 L0 K
黃色是脾虛濕蘊表現。因脾主運化,若脾失健運,水濕不化;或脾虛失運,水穀精微不得化生氣血,致使肌膚失於充養,則見黃色。; w7 G5 a1 u( t8 @
如面色淡黃憔悴稱為萎黃,多屬脾胃氣虛,營血不能上榮於面部所致;面色發黃而且虛浮,稱為黃胖,多屬脾虛失運,濕邪內停所致;黃而鮮明如橘皮色者,屬陽黃,為濕熱薰蒸所致;黃而晦暗如煙熏者,屬陰黃,為寒濕鬱阻所致。 X5 v+ v }* `9 a
(3)赤色# u1 H0 Q' j9 S0 O, x4 R
主熱證。
( O3 A9 r" Y, ^2 @8 a+ A氣血得熱則行,熱盛而血脈充盈,血色上榮,故面色赤紅。
1 r) u _- R" [: U: \4 E7 F0 a熱證有虛實之別。實熱證,滿面通紅;虛熱證,僅兩顴嫩紅。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時,面紅如妝者,多為戴陽證,是精氣衰竭,陰不斂陽,虛陽上越所致。; A( x) J* [+ b0 i6 Y+ {5 s9 Z% V
(4)白色
# F- @/ S6 z T! q主虛寒證,血虛證。4 v6 ?5 J9 F) m( a. P. \4 u6 u
白色為氣血虛弱不能榮養機體的表現。陽氣不足,氣血運行無力,或耗氣失血,致使氣血不充,血脈空虛,均可呈現白色。
; l% y/ Y6 M; C2 O# s J如面色晃白而虛浮,多為陽氣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屬營血虧損;面色蒼白,多屬陽氣虛脫,或失血過多。( U5 E1 x1 W& K( x$ M# }
(5)黑色
. w4 u8 f9 _# G& U0 t主腎虛證、水飲證、寒證、痛證及瘀血證。
. Q2 H& Z! X; A5 m) u黑為陰寒水盛之色。由於腎陽虛衰,水飲不化,氣化不行,陰寒內盛,血失溫養,經脈拘急,氣血不暢,放面色黛黑。0 [$ A u$ f$ J# S+ q' y4 j5 Q( r
面黑而焦幹,多為腎精久耗,虛火灼陰,目眶周圍色黑,多見於腎虛水泛的水飲證;面色青黑,且劇痛者,多為寒凝瘀阻。1 G8 @; Y"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