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61|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趨勢看法區] 蔡明介:宏達電像前年的聯發科

[複製鏈接]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回到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9-20 05:17:34 |只看該作者 |新文章置後
蔡明介:宏達電像前年的聯發科$ c/ f% @' ], B& f+ [

4 D$ W8 z3 Q9 u2 i$ i  u* `) x- n1 D, O
" p+ |; V4 a; O8 \" M

- |7 {0 v" o/ K- e- k 【文/林宏文】3 A% `: n9 G' F0 y1 D+ o

( B9 y, g4 X, ?$ E( p8 N前言
; j* V. t* @, q9 y) Z' K: d! [& F4 c  W7 u
最近很多媒體來約訪我,想寫聯發科反敗為勝的故事。說聯發科有多好、多成功,我覺得都還太早,最近我們的晶片賣得不錯,但我都跟同事說,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不要高興得太早,還需要再努力。
, Q% n; c2 a7 w% _
# G) v* a8 n, j  M* ?7 {8 N5 U. R3 C* b
其實,這兩、三年來,聯發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更不是什麼很大的成功,我們只是把一些該做的事情做好而已。例如產品開發的進度,客戶的需求與服務,以及time to market (產品上市的時程),這些都是經營企業本來就要做好的事情。我們把這些事情做得快一點,符合市場及客戶的需要,如此而已。
8 S% P& f* a. ]& W- U0 y; }$ H. L/ E* j4 r4 y/ i

1 G  s( ~, I& B外在環境的競爭情況也確實是如此,IC設計業的挑戰依然很大,價格戰沒有停止的一天,聯發科的毛利也不像以前那麼高。挑戰永遠都在,經營者沒有停下來的一天,只能心無旁騖地把事情做好。
4 d5 C- H; |: y- [. ?3 @9 W1 R) L) j+ S

# W. C, H* l( [- \$ T比較現在與二○○九年,未來在手機產業的競爭,當然會更激烈,因為對手更大咖,產品的整合必須做得更好,深度要更扎實,不論是3G或4G,也都要想辦法加快研發速度,把障礙與難題解決掉。: H+ `; i8 e6 `) f( s: y

, F+ U5 R' T+ N/ V  f4 R- J% ?
4 U; _. @: k3 \9 G0 P3 c9 J最近我看媒體對宏達電的報導,讓我心有戚戚焉,這讓我想起兩年多前,媒體也是這樣報導聯發科,把聯發科講得很慘。5 v0 a9 W4 i* ]' `6 m

9 @: {5 ~. [9 N* \! }; j4 P6 W+ p4 e1 F( P' j
當時媒體報導聯發科的主管及員工大量跳槽流失,甚至手機事業部總經理徐志強、財務長喻銘鐸等主管離開,也被大肆張揚,其實他們是完成階段性任務;至於研發人員也是自然替換,情況並未如外傳的淒慘。
7 D/ o5 y3 ~9 n& G+ _) m; n+ j3 T, l# ]9 s
$ f% {1 s, i  q1 ?. R% w+ h1 M
我覺得,宏達電目前的狀況,也沒有大家講的那麼差,我有幾次與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接觸,對他們很多想法非常欽佩。hTC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把品牌做得那麼好,是非常不容易的,很令人尊敬,我覺得大家應該給他們更多鼓勵才對。! X7 m) G+ s$ @- g' z- d8 ^
2 B& e2 P+ N2 I! I

, o5 G$ l" P0 W$ `, Z. G  f企業的營運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很多都是細節;不論是人才、制度、管理、國際化與高階主管訓練等等,都要不斷投入。聯發科這兩、三年在這些部分都下了一些工夫,已經慢慢可以看到一些成績。但我覺得還不夠,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再改進。* ^3 A2 b$ y0 A4 v/ ]

1 R! J+ s. b+ a7 m0 s( E6 n6 N
  c, r/ e( ^  k/ V! b3 P對於媒體曝光,我一直很認同《誰說大象不會跳舞》這本書的作者、IBM前執行長葛斯納的想法,經營者除非在不得已的情況,否則盡量少接受訪問。因為主管應該把時間全心全意放在企業的經營上,我也希望媒體不用寫聯發科有多成功,因為,革命尚未成功,聯發科離世界一流大廠還有一段差距,我們還需要很努力。
) ]! e6 Y; N9 Z: M2 _4 [  |0 p. B7 ^
0 z- _  |) b* D" f
聯發科殺出紅海給台灣企業的三啟示; |- F0 F' O( r  X5 q6 V
  N: h3 {6 @$ Q9 f
+ O  x8 a' j5 l; n
二○○九年,聯發科三度登上股王,但隨即面臨營收、獲利、股價都往下走的瓶頸;顯而易見,聯發科面臨了成功企業必然的宿命:盛極而衰。當時,「一代拳王」成了台股難以破解的詛咒,幾乎沒有人看好窮途末路的聯發科可以再起。
4 O% Z# _5 x3 n8 e  n; ]. W/ [( `8 D/ v9 A; y

4 U8 T. F  B$ i$ q4 p+ l英特爾前總裁安迪‧葛洛夫在《十倍速時代》書中指出,「策略轉折點(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出現之處,正是舊的經營環境消失,新的環境取而代之,你的企業有機會往新高點爬升,但若無法順利通過轉折點,企業便會在高峰之後往下滑落。」
8 c) p/ Z8 o; u; z) l
. }2 o9 K5 @  m, v1 ~8 a/ U+ S& k7 u+ V& d% m2 S
根據統計,中國中小型企業平均壽命不到四歲,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也不過十三年,就連全球五百大公司,存活的時間都不超過四十年。那些沒有通過葛洛夫「策略轉折點」的公司,最終就是要陷入經營困境或淘汰。
" o4 J7 r# D* B- y5 q" Y: R6 `# c8 n9 u* F+ X% @- v
, X  q/ ?# Q% `0 q9 z$ A' d
但聯發科到底還是扭轉了外界看衰的無情眼光,從高峰到谷底,又從谷底再起,在面臨關鍵的「策略轉折點」時,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如何因應?他又能帶給其他企業怎樣的啟示?1 n$ Z2 k' y9 D4 h! Q

( M8 Q2 c$ b0 W, C$ R1 b2 P1 s! b/ F% i( b) F: F
啟示一:快速因應市場變化
0 s& c$ L) ?, C9 @0 q$ K( E: A" P) l

& F2 q% h% w* k( H$ r9 I○九年,聯發科因為中國山寨機受到官方打壓,市場急速萎縮,蔡明介當機立斷,馬上調整組織,往3G與中低階智慧型手機發展,快速的因應市場變化。
2 Y3 f5 @3 [7 N9 D: W& ~& ?; G1 d5 l7 X; ?
( r5 Z  _3 Y8 l& I- J; F4 z( i4 o
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成功之路,動態的市場總帶著很大的隨機性,各種要素往往變化莫測,難以捉摸。重要的是,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時,經營者該如何動燭先機,先發制人,並以速度和彈性回應市場變化。. d7 f6 X7 w7 |6 M( }8 L* e
, Z9 ~5 v( x# ?# t2 g8 u% o5 M+ N
4 p; z3 V6 L% a8 z. q- R
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表示,很多經營者忽略外在市場變化,只從一般市調機構或新聞媒體,被動取得資訊;甚至等公司業績下滑,才發現不對勁。事實上,最容易察覺市場變化的是公司業務部門。「企業應該建立機制,從最前端的業務,主動發現客戶,甚至客戶的客戶,了解他們的購買行為,建立蒐集情資機制。」5 N0 B! T4 ^$ ?) N' Z1 m

( x5 }8 ^3 \. u1 B" t
& X0 M% D9 [6 q/ d7 ?) r李吉仁甚至建議,「直接到倉庫去看,看商品庫存增加或減少,對企業而言,提早洞悉市場變化,就多了因應的時間。」但他也坦言,很多經營者看到變化,但內心存在「改了會不會更糟」的疑問,「一般企業的可改變彈性不大,經營者很多事情看得到,做不到。」
9 m1 I" H5 f+ ]
2 d, I7 g& B2 s: ~* q  N8 C8 W( j9 `/ R9 I3 ~- T+ U9 E. T! ^
就像IBM前執行長葛斯納在《誰說大象不會跳舞》一書寫道:「大多數的人還沉浸在以前的光輝時代,他們似乎忘了什麼是競爭,以及什麼是顧客需求,什麼是現金流量,他們就像活在大大的保護傘之內,而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告訴他們,外面殘酷的世界已經將他們逼到了死角。」7 i9 `6 g; \, K- O1 F

" V7 ?0 P  A3 i7 T/ `3 U: K) ~! V8 J. b6 l, J2 s/ N
IBM後來在葛斯納改造之下,一個接近垂死邊緣的企業,重新成為業界的霸主。
% p" P0 O9 d) u9 U8 p3 w0 \! f0 \) W
$ ]% @- j1 U6 z- V4 e+ y1 ?
發明第一台數位相機的柯達,就是未因應市場變化,今年初宣布破產,雖然一九九八年,柯達就深感傳統膠卷業務萎縮之痛,但柯達的決策者們,由於擔心膠卷銷量受到影響,一直未敢大力發展數位業務,最後慘遭市場淘汰的命運。/ Q: t1 t: ~0 T2 e: ~
' ]$ l" D+ Z# D  U) n. c9 S

! W' n) k. W' Q發現市場變化,企業必須主動進行調整、改革或放棄原來的優勢領導,「多數企業自我感覺良好,但經營者必須正視市場變化這個事實,察覺變化後,下一步就要找出是企業內在的問題,或結構性市場的變化。」李吉仁分析。【今周刊】
' f* b( p8 d$ o) D$ M- Q3 L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3436

主題

214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臺灣
文章
9422
在線時間
1428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2-9-20 09:05:21 |只看該作者
經營者必須正視市場變化這個事實,察覺變化後,下一步就要找出是企業內在的問題,或結構性市場的變化。
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散戶投資人成功的不二法門不外乎兩種,一是非常幸運;一是非常自律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