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718
- 閱讀權限
- 3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086
- 活力
- 858
- 金幣
- 8862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19-8-3
 
- 文章
- 88
- 在線時間
- 711 小時
|
更新日期:2010/09/29 00:17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 w9 P( l% m- N% h( s2 d. n健康的女性最好不要長期、大量飲用四物飲,或食用四物、八珍等藥膳,以免增加乳房病變風險。7 R% i2 S4 b- ?# m
) S! U" g! H& b' Q) o7 x
$ P8 ~4 G; h# s; i* Q e雙和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彩鳳表示,有些女性習慣飲用四物飲飲品,或吃些四物、八珍補品,希望讓胸部更飽滿,對氣血不足者,四物、八珍等的確有助促進氣血循環,氣血循環好,往往最先顯現於胸部,但身體健康的人要避免長時間食用四物、八珍補品,或長期飲用四物飲,有人一喝就是兩、三年,可能增加乳房纖維囊腫、乳房良性、惡性腫瘤風險。
% T; t! g7 S. P7 C. D4 Q7 ^+ B; d. j1 M
3 C1 n7 ]9 B( H4 s
胸部豐滿、健康與否和肝經、胃經大有關係。李彩鳳醫師解釋,氣血循環不好、氣血不足,都容易影響胸部發育。舉例來說,部分求診患者生活、心理壓力大,常晚睡,平常因節食減重而營養失衡,這樣的生活習慣容易讓肝氣、肝血不足、不順,自然會影響到胸部外觀。生活習慣不改,就算用藥、針灸,豐胸效果還是非常有限。/ y: @: J$ L$ ], _% A" L) l
- t3 K8 x# u6 N& v9 M3 M
! w% Y; e5 u3 p& E( I( Y, P健康的人想豐胸,醫師建議可以多按摩胸部,從兩乳中的壇中穴順著乳房下緣,一路按摩到背後天宗穴,不但可以刺激穴位,也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健康者豐胸方法以按摩為主,不一定非得吃藥、針灸,氣血不足、身體虛弱的人才需要接受藥物、針灸治療、調養。7 g0 F# C, T8 b+ f5 v; }! b
5 t8 `, E8 \0 y, p
5 S0 `+ ?9 i9 K
李彩鳳醫師指出,氣血不足的患者想豐胸可依月經周期調養身體,月經來之前,治療方向以疏通氣血、補氣、補腎陽為主,月經來時就好好休息,經期過後,調理重點放在補血、補腎陰。% V t4 ^5 S" K( J r3 `
3 o) P0 ^* P( @4 L$ w* d* V3 N0 Y" a j* V
醫師提醒,想豐胸的人飲食口味最好不要太重、太極端,避免食用太鹹、太辣、太甜、太酸等重口味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容易傷害脾胃,影響腸胃吸收,導致營養不均衡,胸部外型自然也會到牽連。
: I0 R5 h- J' a( w
% v/ H+ j) T3 b3 q
( L2 Z! w8 z1 a+ N【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最好別碰補品,以免病情惡化。中醫師方志男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時,往往免疫力過亢,若貿然食用當歸、黃耆等補品,可能讓免疫力過亢現象更嚴重,導致病情加重。臨床上看有罹病家長為兒女燉補品,結果補品沒吃完,家長怕浪費就把補品吃光光,隔天關節就腫脹、疼痛。
" N/ G9 }; ~; d6 Y- {
: Q/ g2 ^$ f$ z$ f- g* N# W# E1 x4 q# Y
醫師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能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等控制病情,一吃補藥,容易讓免疫系統過度亢奮,藥效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患者在服用中藥前一定要先請教專業醫師,以免藥物互相衝突,影響治療成效。
: u% j2 z6 I. V# o' e1 M
1 N' X8 W* ]- K g" Q9 y/ e2 V1 a
) ~' z8 h& S4 e3 l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也要盡量避免食用重口味食物,方志男醫師舉例,有些患者只吃一片三角形披薩就發病,也有患者飲用咖啡,或吃碗清冰後,關節便開始腫脹不適。/ ?/ U" w0 @ ~- E3 O' l2 a
9 m" R% ]. Y7 ?5 S y J' P+ D5 M4 n+ d% [! J3 z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除用藥、針灸外,有些醫師也會放血幫助帶動血液循環,方醫師強調,放血時取穴很重要。
" S7 ~7 b4 O0 a6 V
$ H0 G. {" A p `: H
: w" ]/ W4 H! U/ Y+ F另外,有些患者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消炎止痛藥、免疫抑制劑等,免疫力容易減弱,形成虛寒體質,最近天氣逐漸轉涼,身體血液循環變差,使得發病風險大增。, k' c8 r0 t+ L1 G
, I; D1 H, _4 f$ l
& Z/ O* \) _. }7 n2 z0 {0 c方志男提醒,使用中藥時西藥不可貿然停,如類固醇藥物突然停用會出現「反跳現象」,使病情失控;要觀察發炎指數穩定後,與醫師溝通慢慢減藥,以減少副作用傷害。5 ^: ^3 s% Z& R
" z4 u% f% j/ w; O, v
* g( ]1 k. T4 u+ P6 W% u: {#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