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212
- 閱讀權限
- 50
- 精華
- 0
- 威望
- 33
- 貢獻
- 9783
- 活力
- 9154
- 金幣
- 41917
- 日誌
- 1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5-9-13
  
- 文章
- 8354
- 在線時間
- 4416 小時
|
) Q+ j6 \7 j9 F( @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劉崇如/新北市報導】 2012.01.22 02:26 am
5 |" q Y7 x" T: t4 U
# n- A* K. I! G b" L1 H& H% R - W( p# H$ k( V* N m3 D, P5 Q8 y
新北市三峽區白雞山上的榮民之家,步道上有自由鬥士銅像,手持火把和旗幟,胸前刺著「效忠黨國」字樣。& a9 Z( C4 r* ]1 b( I& B$ e
記者劉崇如/攝影 8 j8 o7 x" B! c, E2 c
明天一月廿三日自由日,這個節日在台灣戒嚴時期意義重大,政府會動員龐大人力、物力辦活動慶祝,但隨著政黨輪替及「本土意識」抬頭,如今許多人已不知甚至忘記這個節日的由來。
2 g- j* ], @* w. r韓戰時期,有一萬四千多名中共戰俘因唾棄共產黨,一九五四年一月廿三日選擇投奔自由,回歸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懷抱,後來政府訂這天為自由日,這群中共戰俘來台也被冠以「反共義士」稱號,其中多數住進新北市三峽區白雞山上的忠義山莊。
8 Z* \0 \7 o$ _" {3 `1 W& N5 O% E2 S! L! J" U) J7 `" b
當時忠義山莊常有政府要員或外國貴賓訪問,是政府向國際宣傳台灣的櫥窗,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最多時住了四千零六十三名反共義士。
, | |# A6 D: K# g; q8 J; Z) d9 x; r8 g) w1 T4 ]; K. Q1 Y0 ]% W
五十八年後的今天,這群飽經戰亂流離之苦的老兵,有二百五十多人選擇葉落歸根回大陸定居,山莊住戶只剩一百五十多人。 ! A- p5 _4 l' _4 v- b7 M4 m) A5 y
. i0 F8 ]& f3 j5 Z& T8 l+ s
忠義山莊早期是「反共義士輔導中心」,政府廿多年前開放大陸探親後,許多義士證件登錄居所有「反共」字樣,造成他們入出境大陸時的尷尬和困擾,因此退輔會在一九九四年改名「台北榮譽國民之家」,「反共」色彩和圖騰逐漸褪去。
1 d5 s$ I) _3 ~: H& b
$ r: N' r w7 X- P8 E3 u# c% H在自由日前夕,在忠義山莊這群平均年齡超過八十三歲的反共義士,作息一如往常,聊天的聊天、散步的散步,在山莊的長廊上感嘆「自由日」逐漸為人們淡忘。
6 }0 Z0 ]2 y. q
) a: g. J- {6 p當年的反共義士飽經風霜和歲月摧殘,如今垂垂老矣,但提起半個世紀前在朝鮮半島的慘烈戰事,他們依舊難以忘懷。
4 r0 @% Q2 G/ ?6 n! g+ `" L3 q$ t
「當年反共義士很風光,到那裡都有人鼓掌歡迎,像英雄似的。」他們很得意「自由日」是因為他們來才有的,那時政府會在這天盛大舉行慶祝活動,世盟主席谷正綱常以慷慨激昂語調嚴辭批判中共,讚頌台灣的自由民主,很多義士說「谷正綱常常講得很激動」。 5 {* K0 K0 |; b+ o
* t$ s$ H7 r, q- u! ^3 W' s5 a「在戰場上打死就算了,沒死算撿到的。」面對大環境劇烈變化,在忠義山莊的反共義士們如今很少再提韓戰、自由日,只是抽菸、喝酒和看電視打發日子。
D% J7 }0 Q" z+ P; U W! y/ H, k0 Y
# D! o7 Y1 s6 U# Y3 h' h9 U6 d# Z* \8 Q" L, s
全文網址: 被遺忘的義士 被遺忘的123自由日…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861786.shtml#ixzz1k7cA9v00
! s% v# m% ~: K& L3 mPower By ud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