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2012年全球經濟變數剖析- S/ O& h( ^* h# v, g9 O0 o$ U
% f" z, {4 `! A( ^
' l( w: k4 N) L8 X
8 l$ ^7 s! E/ {( \9 y' X5 W' I8 {
2 ~' G a# Q! Q$ g! i5 A. q n台股的二○一二年會是個什麼樣的走勢呢?古代馬雅人曆法紀元終結在二○一二年冬至點日期聯繫在一起而衍生的末日預言,描述二○一二年時發生應驗該預言的全球性天災,透過現代媒體與網路的傳播而登上熱門話題。7 i# [: f( ?2 g0 m: |0 |
4 O7 y. p9 F) x' P7 g8 s
文.洪寶山5 n; N7 @" X, R) C
9 W2 a/ X6 ^ T
歐元區統一貨幣 未統一財政
6 G+ R g6 A( `" i( J# e0 ~" j$ i& w1 B$ }1 F$ r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天文學家確定二○一二年的天空,沒有任何東西會撞上地球,也沒有巨型太陽風暴,那麼是不是表示二○一二年就風平浪靜呢?也許二○一二年的世界末日預言指的並不是血淋淋的生命起落,兵不刃血的金融風暴同樣可以達到末日來臨的威脅。
# W& q( m9 R; v# M+ {% O' x7 F9 d% ^9 h' D0 H7 t* p: [* i7 L* J3 K
適逢歐債危機、美伊制裁、美中貿易大戰、失落十年的通縮等金融問題挑戰著二○一二年的台股走勢(圖一),以下將剖析二○一二年可能遭遇的變數影響性。 歐債表面問題來自於「流動性不足」及「償債能力不足」,但根本問題源自於歐元區打從建立開始,就缺乏強大的中央權力,無法禁止會員國漫無限制的借債,才會造成會員國債台高築,瀕臨破產,進而拖累整個歐元區。* `8 E K2 I$ f% V, m5 W
, T& Q& { H& O8 v/ C, }要解決流動性問題可由中央銀行處理,但償債能力不足只能將借款成本轉嫁給債權人,也就是資產減記,但在二○一一年希臘瀕臨倒債危機的情況下,市場終於認清歐元誕生時所遺留下來的結構缺憾─有著統一的貨幣制度,卻無統一的財政機構,以至於財政結構較差的歐元區邊緣國在景氣不好時,面臨發債成本飆升的窘境。% F6 b& q! q& V. a8 _! D0 g
$ W( ]' L! @: \: A2 f, R
偏偏在歐盟成立之初,就已經明定了歐洲央行(ECB)不能夠成為最後貸款人的條件,使得ECB無法像Fed一樣啟動印鈔機,直接在市場收購不良公債,紓困國所需的資金,往往需要等待歐盟領導人的漫長政治協商之後,才能夠過第三者機構的迂迴紓困,取得一部分的資金。. K- Z" v1 g4 z8 N0 e- [7 ~- Q! Q
& G; p; f% f' X( k
這樣的方式往往無法滿足市場的期待,緊張浮躁、猜忌不安的情緒,主導了金融市場的走勢,歐元貶、歐股跌,FTSE 100指數下跌五.五%,歐洲藍籌股 Eurofirst 300指數則下跌一一%(圖二),透過現代科技的全球化同步,蝴蝶效應一下子擴散到新興市場,理由是歐洲是許多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結果從新興市場抽調資金回歐洲救急,造成了二○一一年台股賣超達九十三.四六億美元,成為亞股去(二○一一)年外資籌碼失血最多的單一市場,全年跌幅二一%,達一九○○點,僅次於陸股的二二%跌幅,其他亞股如日經二二五下挫一七%、港股下跌二○%,MSCI新興市場股市指數在二○一一年市值少了五分之一(圖三),全球股市市值在二○一一年蒸發近六.三兆美元,至四十五.七兆美元,災情之慘,只能用邁入熊市來形容。2 l4 c+ K4 F1 o. }% D+ [7 e
1 ]! R; s7 U- E% M7 B1 V歐債不解 全球股市難落底
& ~3 Z6 j% f0 q( d( L* E, K
# I, V7 x t7 M& a! j「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問題在歐債,那麼只有歐債危機先解套,全球股市才有初步落底反彈的機會。 . o( ]. |5 ~% b. ^9 S$ s9 V/ ~- S0 k
3 b( A8 y- \' O0 r1 T+ v, V5 Y於是一月九日德法領袖將齊聚一堂,商討新的財政條約以控管歐盟國家的預算,以及一月三十日歐盟領袖將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商討刺激經濟成長的方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0 N' k8 O5 ~& W( [
& Z' K* e3 ^- M/ m6 e( C
德國總理梅克爾專注的重點在於歐盟成員國必須達到緊縮預算赤字與自動處罰機制,但各國主權不讓步,財政同盟的最終目的無疾而終,於是ECB啟動救市機制,通過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為歐元區五百多家銀行注入四八九○億歐元三年期流動性,希望收到鼓勵銀行向實體經濟放貸,緩解流動性緊縮擔憂的作用。 ; f$ ~2 v5 |- @$ V3 F q* X9 _8 o
* f- Y) F1 C: B3 f
這種不直接從債市收購歐債,藉由將資金借給銀行,再由銀行來購買收益率較高歐債的方式,除了可以解決流動性的問題外,還可讓歐銀改善獲利情況,市場緊繃的情緒於是緩和了下來,因為市場終於看到了ECB救市的意志,霎那間唱衰歐元崩解的聲音退場,反映在義大利十二月二十八日標售九十億歐元的一七九天期,以及金額二十五億元於二○一三年到期的零利率新債券。
& F4 t1 t& j7 ?/ L- k* N: }
$ e5 I( ^* ]- c* n, h其中一七九天期債券發行利率為三.二五一%,相較於前一批六.五○四%的利率大幅下滑,短期公債殖利率明顯減半,意味著市場情緒得到安撫,ECB的動作也間接回應了歐巴馬要求梅克爾正視市場情緒的短期措施,等同於幫歐盟領導人爭取了時間以進行長時間的結構改革 《理財周刊》 C0 M) r; {6 w# `- b0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