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變盤7000點向上彎; @" b1 i# c- Z8 X5 t9 m
8 Y/ M1 M: C" m$ ~2 t
6 ]' Z- R$ F9 p4 @, ]
# m+ c/ a9 E( ?1 p; ^; h
8 m" i. N0 A% f6 D8 \( M0 k
& l, Y% `" m$ l" H1 k台股面臨7000點保衛戰,從基本面、景氣指標觀察,短線有機會向上攻千點,且預料盤面主流將以ICT產品低價風暴來襲供應鏈為主軸。
& s$ B' e, T. R% O4 ]4 n" _/ i
8 m& _$ s% L4 V! W, v8 ]9 L9 |文.陳春霖、邱乃倩1 ]9 b4 s8 ~6 K: a- C% p5 S
; K$ S5 x# z2 F2 Q3 c
選舉行情失靈,各項經濟數據未見大幅衰弱,台股卻率先回測7000點保衛戰。根據理周投研部精闢解析後發現,除因歐債問題困擾全球股市外,台股目前面臨最大問題在於資金動能。& t. b3 N9 H( t9 U- m9 A
% G0 H! |+ W7 D {0 H6 f8 f! a+ F
除了外資持續匯出,大買風險較低金融商品外,一般散戶投資人也大舉採取一邊觀望、一邊多殺多套現的操作策略,極力增加保留現金部位,靜待波段反彈行情的來臨,形成大盤持續呈現無量盤弱下挫格局。 " f* B8 N! n3 {9 r( Z
5 Z2 L5 g1 N4 r; K8 t8 X% Y法人指出,觀察景氣指標與融資餘額歷史數據變化,12月7000點會再出現變盤,反彈至8000點,此時逢低布局會有賺頭。
+ K$ Q( @& _& Z0 d4 x
. S. I% `# a5 t- x6 o& Y選情緊繃 市場拋股觀望
" X, }# S6 ?6 X, [: E" U' P* S7 I) A# F# U
原本市場一片看好的總統大選行情,隨著執政黨選情陷入低迷,加上近日媒體披露馬英九總統私下會晤組頭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引起市場派認為,執政黨選情緊繃,主力不敢大舉拉抬作價,怕拉高了會有選後崩盤預期心理,傳近日大舉丟出籌碼,一般散戶投資人更是殺無可殺,只要指數下挫,就認賠拋股求現,希望能持盈保泰靜待大盤回穩。
/ x+ j: H' C) B! @" Y1 _
6 A7 V. \: M3 V2 q, I E台股目前面臨外有歐債問題、內有人氣潰散疑慮,指數在7000點進行保衛戰,尤其從資金面來看,最能代表資金動能的M1B、M2年增率在今(2011)年6月進行死亡交叉,持續下降的趨勢已達22個月之久,根據過去歷史經驗,這樣的周期時間事實上已經達滿足點,除非還有經濟因素困擾。
8 v9 q6 J* |" f. ?& O
( V: k) N5 I) f, r* Q2 O理周投研部表示,M1B與M2兩項數據,代表的是提供台股的資金動能,當兩者年增率下滑,表示貢獻股市的資金較不充沛,也就不利股市多頭走勢。
M j" S, M3 U8 u5 b% {! V4 }+ {/ j) ~; z, \2 S7 p, I
今年以來,M1B、M2年增率持續下滑,解釋了為何近期歐、美股市反彈期間,台股漲跌幅仍然非常有限的原因,因此,目前資金面對急需資金動能的台股而言,才是真正造成指數重跌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化解上述資金動能,必須經濟因素與非經濟因素同時排除或淡化,才能讓投資人重拾信心,人氣才有機會大幅回籠。 0 N! Q( U5 L3 |, f
. w' E2 u& j) `4 r" \; d
也就是說,量能需溫和擴大,法人表示,政策利多在周一馬吳配參選登記完成後會一波波登場,除周三(23日)兩岸金銀會率先展開,金融股成為保衛7000點大關與反彈急先鋒外,資通訊(ICT)產品低價風暴似乎席捲市場,預期也將成為明(2012)年產業主流,因此短線也成為大盤資金點火標的。 8 L% T& i/ ~2 K3 p4 F9 S3 s n
1 ^' _* E( t0 ?
繼蘋果(Apple)推出平價版iPhone 4S後,11月初一則聳動的新聞指出,亞馬遜平板電腦(Kindle Fire)追加5成訂單,顯然Kindle Fire以199美元低價促銷策略奏效,擄獲不少消費者的心。
( ?: b3 |% ^# p' g' H, ?) o0 u8 j1 E3 Q
接著,宏碁(2353)與華碩(2357)等也陸續針對明年1月拉斯維加斯美國最大消費性電子展(CES)使出渾身解數,大舉推出低價Ultrabook與平板產品,ICT低價風暴來襲,而台廠供應鏈準備好了嗎?這股低價風暴對台廠而言,到底是利多還是利空?是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理財周刊》 ; m: m/ { J% u; Z2 l& C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