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昔日投信界第一把交椅葉志勇低調回台/沉潛國外五千個日子 「利益衝突」追訴期已過
5 P0 o! e+ ]" k( E# _0 C8 k6 N9 w' L# C% J& v
0 _) {5 \6 Q1 R! {
【文/劉俞青】
; d: W3 z- ?7 H3 i0 w5 ~- c$ U7 {, f; e2 N8 J
前言
" X2 s& m7 x/ T1 t7 a
9 K$ D1 ^% `8 m3 v8 A: r4 B8 {十四年前,曾經叱吒國內投信、證券界的天王級人物,葉志勇回來了!他是否再掀當年的「葉志勇旋風」?再創國內資本市場紀錄?
d# ], \' k0 Z4 h. E) O- \. X2 o/ u
9 E0 U- Z0 r8 w/ V: M( y9 C0 m L( M7 U+ H) B$ E
約莫六月下旬,台北市松智路上一家日本料理餐廳,一位瘦削、身高約莫一米七五的男子閃身入內,定睛一看,似乎曾是台北證券圈內最熟悉的身影,隔壁桌的客人還低聲驚呼:「他不就是葉志勇嗎?」
$ S6 t( y9 {+ X2 i* A% \7 z
9 T4 L! }8 }( m! H" M: k7 z& V' k2 @) L' `
直接促使完善投信法令規範. W3 r/ W& [. U. x# Y
. l! S( S2 }) \! _ j
* H4 v/ ?* ]- T7 `事實上,從去年底開始,國內證券圈就開始出現耳語,有人在餐廳看見他的蹤影,有人甚至在銀行看見他開戶,不久之後,他開始找過去好友吃飯。很多朋友接到他的來電,驚喜、欣慰之餘,見他無恙,也放下心中懸掛多年的一塊巨石,「對市場嗅覺依然敏銳,對台灣資本市場依然關心。」1 \' d- a" Y4 M% S5 m9 Y; v) F& k+ S
2 d+ N0 E$ ~5 o! p6 O: b f
) y* F# X' x& N" H) x8 a: p如果近三、五年進入市場的投資人,可能不知葉志勇是誰,但只要資歷超過十五年的市場人士,對這位曾叱吒國內投信、證券界的天王級人物絕對耳熟能詳。; ~# w) [( z; x3 i4 _6 B
; y4 d- B3 x% @2 {% ^( `8 S6 X
葉志勇是開創台灣證券圈從主力炒作的年代,帶入認真、全力投入研究基本面風氣的第一人。他旗下的子弟兵,仍持續在證券市場引領風騷,至今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甚至連許多根本未曾謀面,只是曾經間接受他影響的後生晚輩,仍然尊稱他是「影響我操作最深的人。」
: H8 r8 }. a6 n9 T7 e7 H4 X$ s! h v0 k3 O
6 p% p& ~) m3 M. I- [9 w1 G
十四年前,葉志勇旗下的群益馬拉松基金、群益中小基金、群益店頭基金,績效幾乎長期囊括國內基金績效的前三名;當時除了他旗下基金績效過人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身兼董事長及總經理的群益投信,正在業界嶄露頭角。群益中小基金規模超過一百億元,是當時最大型的國內基金,不只散戶,許多法人都是基金受益人。6 V8 W, ]0 F! u4 h- I) j
# x Z9 U8 N0 s! v
/ N# ^, w: U8 a6 O7 ], f" n% N+ x正當葉志勇事業登上高峰之際,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一日,葉志勇從雲端跌落地面。3 ^! n1 h! u" `& L8 u3 m& U
) l# ^2 z, ]3 v
: s7 z" p8 @4 \" a
就在當天,《經濟日報》以頭版頭條刊出「群益投信董事長涉嫌利益衝突」的報導,直接證實了當時證券圈傳了近三個月的耳語:在葉志勇的母親帳戶裡,被查出持有與群益基金裡類似的持股,包括藍天電腦、日月光等股票。六天之後,葉志勇辭掉所有職務,半個多月之後,當時的證管會(證券業主管機關)宣布葉志勇禁止執行證券相關業務五年的最嚴厲處分。/ V* D. ]1 I8 I5 {( m' c1 ^
7 V! y. \; V6 d
% [0 q) t2 V' \4 D+ f$ |* o' R
當時的時空背景不同於現在,投信產業才剛開始萌芽,許多法令規範也未盡完善,例如當時的「投信從業人員管理規則」僅針對基金經理人,至於投信董事長、總經理,則是在「葉志勇事件」之後才擴大規範,也因此被稱為「葉志勇條款」;當時甚至因此引發一波投信董總座的辭職風。5 k5 c- E' S" x7 V
8 Q1 m: y4 f/ B, \- t) D. C9 [6 C$ ^6 P# i5 W
隱居紐西蘭 依舊不改投資本色, B" {+ g0 Q7 ]
* Q v# b8 U6 z1 ^
+ a' z" {- W% K: ~但無論法律如何界定,葉志勇終究是錯了。一個多月之後,新聞逐漸平息,這位台灣投信業的大哥大悄聲離開台灣。當時證券圈內有許多人探詢他的消息,甚至有人想要去向他學習,但都不得其門而入。他斷了所有聯繫管道,沒人知道他在哪裡,從此宛如人間蒸發。
0 y9 V0 {1 g' w8 a* ^ Y# |0 i8 L) D
. `% z8 }1 T, I5 C" {0 w
根據了解,當時葉志勇帶著妻兒離開台灣,他避開台灣人多的上海、舊金山等地,最後選擇落腳紐西蘭。少數熟悉葉志勇的友人表示,當時他可能被通緝,但最後並未被起訴。而他離開台灣多年,幾乎斷絕一切聯繫的最可能原因是,他當年治軍嚴謹,對旗下子弟兵的高標準要求,是市場皆知。但出事後,才發現原來他也犯了當時許多業內人士「都會犯的錯」,「他自己心中的關卡過不去,恐怕才是他離開台灣最主要的原因。」葉志勇友人猜測。0 ?- `( e2 S; \4 N$ A
) v! B2 `1 c2 ?2 ~0 I* y6 _' N! M
2 {; ]! }1 b, I+ n2 X Z儘管去國多年,但他對投資的嗅覺依舊敏銳,光靠著自營投資,就足以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他過去只要研究確認,看好一檔股票,絕對是長期重押,毫不手軟,這個手法依然沿襲至今。近幾年來,讓他大賺的二檔股票,一是蘋果電腦,另一檔則是在港股掛牌的蒙牛乳業;前者當然是看好蘋果電腦的長期發展,而後者則是他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的低點大舉買進,理由是「無論經濟如何衰退,食品股永遠是內需產業最後一道關卡,尤其中國不會讓辛苦經營的品牌就此倒下。」據了解,光靠這檔股票,就讓他賺進至少上億元。+ r1 D M$ I7 M5 R- G2 E
1 D- _: O- e( B' n0 }% Y
$ @! N5 J5 l5 ~+ @1 o* }" ~7 E: Q
此外,看好中國內需,他在二○○四年前後,投資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在蘇州興建的亞緻酒店(Hotel One),至今營運良好。7 R' M$ [: K& X [4 R8 k
, B8 L& ^" \5 A! Q1 [
) U/ h$ B. G4 T1 \6 \7 r, k3 O1 t
儘管斷絕與國內一切聯繫,但事實上,葉志勇自始至終都持有當年他一手培植的群益投信一成股權,這筆投資案並未因當年事件爆發而有所改變。而群益投信長期績效良好,每年每股盈餘都在五到八元之間。去年雖因赴大陸投資而大幅增資到十六.五三億元,導致每股盈餘跌到三.四二元近年新低,但獲利絕對金額仍排名國內投信業第二名。因此葉志勇每年光靠群益投信的股利發放,估計就可領回至少數千萬元不等的盈餘分配。據了解,去年群益投信的增資案,葉志勇也按原來持股比率認股。7 N* n9 \! {' i, I( r- t
, D& V- J: V3 v$ P
- [* S; e) e5 E6 B換句話說,這幾年下來,葉志勇依然擁有優渥的收入。除了紐西蘭的住所外,也赴上海置產,他在上海新天地附近的「翠湖天地」買下一戶,國內許多名人如張惠妹等都在這裡擁有地產,如今每個單位市價至少都超過二億新台幣。據了解,近期葉志勇積極處理紐西蘭的房子,選擇在台北與上海兩地居住,而在上海的住所就在該處。, a4 B3 j3 z0 m; L$ E3 q4 }
. ^" k4 L y# w7 g/ T& a7 W
) g) S6 f. N1 K至於台北,據葉志勇的摯友轉述,葉志勇回到台北之後,在台北市區走訪過不少新建案,但看了一圈下來,他認為目前台北市房地產需求有限、漲幅已高,此時並非買點。因此他決定將大安區瑞安街附近的舊居重新裝潢整理,作為將來住處,現正趕工中。$ c$ A( x( C: k0 ^
' t' j" C9 m3 G' p. {3 w# O: [
. k$ E6 t% I9 f$ u子弟兵及業界人士仍高度肯定
. x/ a" _, Z. _) r2 G; s. d8 F2 U, c" R; ?; o
; I1 S+ |; t8 {, A# f
時間彷彿沒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跡,若真要說葉志勇有什麼重大改變?就是出身美商大通銀行,當時葉志勇取了個英文名字「Jack」方便稱呼。但出事之後,或許為了避開眾人的目光,在國外這幾年,他改名為「Kevin」。此外,今年已經五十七歲的他外形其實沒有改變太多,瘦削的臉龐依舊,只是皮膚更黑了點。( j, n- C1 s# ~8 h: p- m; Y
' Z8 L6 w0 {* |. t: H
7 {! s$ X0 u' O4 U4 D e+ x: h1 P9 G9 A根據法律人士估算,舊的刑法規定,刑責在五年以下的法律追訴期,為自通緝令發布起算十年。按此計算,假設通緝令在出事後兩年發出,則追訴期滿的時點大約落在前年底,與去年葉志勇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台北街頭時點吻合。而這將近五千個日子的自我放逐,對照當年的意氣風發,仍令人不勝唏噓。" O. F7 T: T/ w7 N. v) ^4 L
. n- ^! J! d6 o& _
. y0 \1 U& y0 Q儘管當年葉志勇被視為國內投信界第一把交椅,但是和一般證券圈人士相較,他其實安靜、少言,尤其不善交際,有時大力買進某一檔股票,卻連公司董事長一面也沒見過。
8 }/ N/ d" Z' }1 u/ l: J! m6 g
" z7 B: e0 c- l3 k' u與業內人士的聯繫除了少數幾位知交之外,就只有他的子弟兵。在公司內部開會時,甚至因為講話直接,常常惹得長官不太高興,與媒體關係尤其欠佳…■《今周刊》
7 c. K9 f5 f$ x' h( n3 S9 [% {3 P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