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 11993 閱讀權限 25 精華 1 威望 3 貢獻 324 活力 734 金幣 728 日誌 0 記錄 0 最後登入 2013-3-4
文章 208 在線時間 83 小時
本帖最後由 君白 於 2011-10-27 00:11 編輯 6 j- M% \ b6 v& o8 w. d! p
- s' n+ R3 q7 E2 X* G: Y 入秋了。' Y: V) p' v p. b' h' r
2 @) \' \* A* X$ O) z1 K9 x 待在屋裡不易察覺季節更替的痕跡,一走出屋外,若不幫孩子加件背心或外套,還真無法抵擋冷風頻頻的偷襲。
3 P/ ?- a" j6 N1 ], A. S2 s$ x
' b. P1 S, Z7 H& X F1 O; k 縱然每日活動緊湊,我和兒子總是盡可能抽出時間散步至「小蘿蔔繪本館」,和「書朋友」打打招呼,哪怕停留時間不長,找一兩位寒暄幾句也好。而閒晃過去的短短的路程,就是我驗收孩子讀經成果的最佳時機!. ]* G/ T9 L) W/ s
4 H5 ~- ], x% [+ S4 R* B1 a ?/ e 從兒子滿一歲開始,利用洗澡和睡前的零碎時間,我們一起讀唐詩、背唐詩,有時興致來了,也開懷的哼唱。但是,大人難免有怠惰的時候,小孩也有情緒潮汐,為了讓這個有意義的活動能不間斷的延續,我想到了一個妙方:號召社區鄰里,大家組一個讀經團體,每周聚會一小時,混齡上課,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讀經。也因為這樣的學習團體,連結許多家庭,在教養孩子這一區塊,大人有了可以討論分享,或是相互打氣支持的同伴;小朋友也因彼此熟稔,常邀約一同遊戲。
M$ {- ]# f& p8 [- F- W- X; E ' d- H' g* r! i& j
今年盛夏,我們一家正式成為愛北大居民,在夏天結束前,我已在居住的社區成立讀經班。每一回上課,看見每個人為了不同的理由,賣力背誦老師要求的進度,當獎勵卡上的印章集滿,歡喜挑選各自喜愛的小禮物……。我好似看見許多年前的自己——一個剛牙牙學語的小女娃,由姑姑帶著唱讀唐詩,在我生命初時種下一顆親愛文學的種子。. k8 p, [6 {7 C! E3 e" C, M! @+ u
, o4 B% Z8 A7 l, m6 m1 P3 _; S 方才整理相機裡的舊檔案,發現前些日子兒子背誦李白《春夜宴桃裡園序》時我為他拍攝的影片。
! t8 I; Q" j. |8 g" m8 s& v* f
1 z M% W2 P- B) y( \% e" a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敘天倫之樂事……」
* [- P Q6 z' q) A" a
. y1 C, x& M0 ?; }; ^; p2 x 相信大家如果看了影片,都會和我一樣忍不住笑了出來。會心一笑的原因,倒不單只是孩子在片中認真朗讀表情逗趣,而是經由孩子稚氣的口吻誦讀出對生命的深沉思考,反差效果頗大。即使要在很多很多年以後,兒子才會明白「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意思,但我知道,透過讀經活動,我已經將美好的詩文深植在他的深層記憶中。6 V5 J" ^% C9 A; ^# L
5 ~1 S* J- L& L+ K 我不在意我的孩子到國小一、二年級才開始背誦九九乘法表,更不羨慕有的小朋友在家長要求和訓練下,學會背誦圓周率至小數點後第29位。因為對我而言,值得背誦的是詩文中傳唱千年的永恆春光。" y' K3 j$ y5 x* D, O. t2 ~
2 I6 s( T e5 ?2 ?
4 H! C% j- H( ~" l1 m7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