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iPhone 5來了
* [* k9 V) ~" w
1 Z4 R; C9 M: V. d M+ e : S; x. ~9 Y8 N; l# [
" z1 ^& _& \- a$ a3 D5 ~" S
蘋果掀起專利大戰,引爆全球資通訊產業結構大變化,原來係為iPhone 5上市做鋪陳。
# I0 V3 y0 o0 X4 ]0 q! }) m/ Z' k2 s* {/ w; {, z
文.陳春霖.劉怡妤 攝影.鄭暐琪、汪志宏
, ~& ] W' w/ g7 t( Z; Q0 S1 k! z% e/ {: s. H4 a
全球資通訊產業在短短幾個月時間波濤洶湧,從蘋果(Apple)掀起的專利大戰,到英特爾(Intel)推出Ultrabook、Google以125億美元併購摩托羅拉通訊部門(MOTOR),再至個人電腦(PC)龍頭大廠惠普(HP)擬分拆PC部門退出市場,在在牽動台廠供應鏈未來大變化,當然有人因此受惠,也有人前景堪虞。
3 N: M5 r# a( ^/ j然而,從短線來看,還是蘋果的專利大戰最值得探討,根據理周投研部調查發現,原來蘋果的所有作為,都是為著iPhone 5即將上市做鋪陳。
' I- Y- i9 {+ b& E6 c+ A, H/ A: q" I
先打專利戰清掃戰場
& U9 `# x5 h& ?
% A+ J$ D4 O% o8 ]: \首先來看蘋果上季(4~6月)業績表現,營收大增82%達8248億元,稅後大賺2110億元,年增長125%,其中最大貢獻來自iPhone銷量2034萬支,iPad銷售925萬台。再來觀察,到今(2011)年第2季智慧型手機平台的消長情況,其中,Android成長幅度最快達26%,諾基亞與黑莓機的Symbian、RIM各衰退18%、7%,蘋果的iOS也僅成長4%。5 {0 z- F0 x f5 M% l
z* L0 E/ t- C T了解了上述數據,就可以清楚蘋果掀起專利大戰的原因了。然而若僅以防堵作為解讀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就又太小看賈伯斯的心思了,其實防堵僅是其一,最重要卻是為其iPhone 5做準備。1 B6 V( g A2 ?* J
# F2 @" F( f& F E3 N
且根據市調機構預估,去(2010)年蘋果iPhone銷量4630萬支,今年估達6300萬支,明(2012)年達7830萬支,也就是說,今年成長幅度36%,明年為24%,當然欲達成這樣的目標,非新產品帶動是無法奏效的。 & _7 R2 f0 |1 s1 A7 y& H
, ]8 O" f, z/ X7 i. P6 [% I {新產品高低價位出擊 x. X) w8 \0 K& G& I$ {
; |9 J, S; m4 L- }1 |5 ?) s9 L- V4 Q# h
蘋果過去的產品戰略思考模式,大都採單一機種,新產品推出舊產品降價促銷清庫存,兩相掩護帶動業績最大成長動能。不過,此次iPhone 5即將上市前眾說紛紜,若從功能談,包括新款iPhone 5搭載800萬畫素鏡頭及增加影音導航或全景攝影等都不足為奇與研究的地方,唯傳可能同時推出兩款就是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 X0 I2 E& P8 ~/ f% W9 v2 r% e+ n8 M# G
目前市場傳兩款新iPhone,其中一款是iPhone 4升級版,價格較便宜,或結合iCloud雲端服務為主,另一高階搭載上述功能與A5處理器的旗艦版,若屬實那就顛覆蘋果過去單一機種的產品模式。所為何來,當然還是衝著Android陣營的機海戰術而來,不管是三星或宏達電新產品策略,總是從低中高價機種全部打死,全市場通吃的作法確實讓市占呈現節節高升的情況,這是蘋果有意仿效的地方。 " }0 i. D- K1 L: x
, X/ }3 Q/ l* p4 T3 Q# l y
不過,蘋果若從單一機種改為機海策略,就是低價新產品是否衝擊舊產品庫存去化問題,或許是蘋果尚未想到或可能採取舊品降幅擴大方式創造三贏,9月新品發表就能一窺究竟了。/ q6 h6 ]$ k1 q0 W6 ?6 Q
9 Q0 J* m6 q4 G X; L* G. F; O6 S
當然蘋果策略的改變,最大受惠或受害者還是台廠商供應鏈,就功能性的供應鏈而言變化或許不大,完全就技術領先為考量;但在政治層面考量就有諸多不同面向值得觀察
! V5 X9 M8 J" t+ F! p&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