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鑽石計畫」延宕、創投資金縮水、ECFA執行龜步/台灣生技產業準備起飛?& R" D% o" d. n* d0 N6 \7 j* T6 }- k
* a" v2 f3 N5 ^8 O7 k# s! I
# c* q- }0 ]( s- H0 F8 v. c 【撰文/文/賴筱凡、林明定】2 j* U# j' g T$ C2 _) l
4 G# h7 y- I! ?9 T) U
前言
* Y( f. t1 {( ?- X; h# I; f9 q
6 J; d: y( X a* }孵出台灣下一個「生技業的台積電」生技傳教士張有德:我對台灣有信心最近,有一個名字經常出現在媒體上,代表的是將孵出台灣下一個台積電的「鑽石計畫」,更是將扮演「生技業張忠謀」的創投操盤人。他是台灣第一位生技創投TMF管理人——張有德。
+ g1 a" [: R9 ?. W9 d- e
+ P+ ~# u+ t% s7 L
! _+ d$ M. n5 i# \8 F/ t- p% \ T這是一個即將要起飛、全球政府無不積極扶植的產業,一個最被看好,可望替台灣培育出下一個台積電、半導體聚落的產業,它是生技產業。六月五日,端午連假,一個影響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會議正在行政院展開,「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以下簡稱「鑽石計畫」)正式起動,國發基金也將注資到台灣第一個生技創投——台灣生技創投TMF(Taiwan MedTech Fund)。8 y$ W. b9 z, V/ B4 J7 H
6 Y. d" t- y9 H4 K/ ~( H7 {
- B$ M2 R- _$ ~' V& j& `. O而扮演這個台灣生技創投領航者的人,是國際知名生技創投The Vertical Group唯一華裔執行合夥人張有德。
1 ]4 o) Z/ |9 T- j! W) N/ r/ X8 x4 s* T( ]+ y2 l" B( S7 h
' N# i) O- x9 M7 a/ ^
& y4 E% R; J) N6 a3 O+ Z+ ]0 t) r$ Q
將扮演生技業張忠謀
/ @% k( k' I2 |3 S; x; U
3 _" U5 Z; ^# B2 a/ e+ Y7 D
. n+ {6 [+ c, E) t5 [$ Q! P張有德,一位將成為「鑽石計畫」裡的台灣生技產業領航者,他被賦予扮演生技業張忠謀(半導體教父、台積電董事長)的重任,被寄予帶動台灣生技業的厚望。; N- w- h8 p2 q6 _: N# ?
) O7 q: C. S; K# i! `3 U4 w5 F
4 M! k+ L2 f* j. w+ G) B就在台灣生技創投TMF拍板定案的前夕,很多生技產業大老都想問,為何是張有德?到底張有德是何方神聖,能讓國發基金七人審查小組全數通過他的創投申請案?3 G" {/ V" z/ K K. x3 J) J' n
, D5 u. P: u0 R _7 M+ w
8 m7 M# C$ p+ d* r7 ^% B與他接觸過的人,不論產業界、學界、政界都一致好評:「他是個很nice(不錯)的人,他是BTC(生技諮詢委員會)裡人緣最好的人。」, O: V3 G. w& t5 q
2 o# Z8 u7 H J9 o9 r9 \) p3 M& y' @; F
趁著短暫返台的停留時間,《今周刊》與張有德做了一次專訪。由於行事一向低調,所以台灣人對於張有德的認識很有限。相較於兩岸三地製藥界女強人的前Tanox執行長唐南珊、一手創辦IVAX與OPKO兩大藥廠的藥界女王許照惠,張有德向來都不是媒體關注焦點。0 ^. ^* ]1 [1 y; t
8 B6 s# i7 b. Y$ ?- ?
+ ^/ J0 ~9 S8 i' [+ D ~2 j# W
儘管如此,他的低調與成就並不能畫上等號,全世界心導管支架手術必須使用的血管內超音波、鼠蹊部止血器等醫療器材,其實都出自張有德之手。他也曾經自行創業,後來被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材創投Vertical買下,個人還被邀請加入Vertical創投,更屢屢被Vertical創投派去整頓旗下公司,成績斐然。! m/ s$ T; z7 e% g' e3 b2 G2 v; P8 e
6 [" V$ D$ U5 b5 r) j1 ?% M
9 g8 |5 \; N6 R: K2 E
最近這兩年,除了Vertical創投外,張有德開始多了另一個重心,那就是台灣生技創投TMF。
R7 R: h3 m. c: d8 y- w' ^, |; Q2 X% p- z6 x, y t, W/ Z! S' M6 _. B
' B5 Q% ~0 D5 l& p* A; c* [時間回溯到兩年前,那是「鑽石計畫」才剛拍板的初升段,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大老遠飛到美國,親身登門拜訪每一位列在「鑽石計畫」候選人名單的生技業A咖大老,張有德、唐南珊、許照惠、美國維梧創投(VIVO Venture)合夥人孔繁建……等。) x2 K* e; ~0 b! k! [. v
7 P# A0 `: \2 k# H
8 S0 A; y+ P- L8 K7 t: S: d6 G培育第三個「兆元產業」( x6 p, p- I0 j0 [3 B
: t. w' y2 n: U+ w
@; y# E$ s6 N/ C* B7 [
逐一敲門、長談,翁啟惠馬不停蹄,心裡想的只有一件事,「鑽石計畫」是台灣重要的國家級計畫,成功的話,他們能替台灣打造出另一個生技業的台積電,更可望繼半導體、面板產業後,培育出第三個「兆元產業」。
( N& n( {4 D" X0 W5 f1 R) S ]$ @
- E, A( |1 L1 K
/ `7 t/ H: p. i5 S n「這是一個最好的時機,他們的年紀來到退休的邊緣,他們有錢、有閒、有knowledge(知識),台灣生技業如果能請得到這些A咖,對『鑽石計畫』就是一大加分。」前經建會主委、也是一手草擬「鑽石計畫」成員之一的陳添枝,時過兩年,他還是對這個計畫滿懷期待。
# t; A5 Z7 S/ T7 N
: C6 u4 F; J: m) p' J/ B9 s4 v% J) n4 R
在草擬「鑽石計畫」之初,他們就把操盤台灣生技創投的人選資格門檻訂得老高,「要有管過十五億元以上生技創投經驗的人,又要有募資能力,而且能接受政府開出的各項條件,真正符合資格者,十根手指頭絕對數得完。」陳添枝的話並不誇張,張有德、唐南珊、孔繁建……,幾乎符合條件的人選,翁啟惠都拜訪過了。% V/ ?1 n2 D0 A) [" b! r
- E) {4 N- v. C8 C8 l' H1 P9 j) T2 O" Y- g4 N7 O
身負傳教士精神2 A! J/ L3 |" {" B5 r, e4 ^0 z
3 [; r0 i2 F5 R/ r* V* G2 }
8 U8 g: E& X N9 O) c0 B; ?
最後,願意答應台灣政府諸多條條框框,包含一些不合國際慣例的要求,更得通過國發基金七人審查小組認同的,只有張有德。1 T$ d# p! [ P1 d
7 S! q- U. \0 n! ]8 Z/ h2 R% a! t! g8 e4 _: \1 u3 A
於是,他開始了不斷在美國、台灣間往返的旅程。擁有虔誠基督信仰的他,就像一位「傳教士」,沒有一聲怨言,「即使他知道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他還是決定要做了。」熟識張有德的友人感嘆,面對那些旁人眼中的「不平等條款」,張有德沒有太多的抱怨,而是默默地做。 h8 \8 R# h. t* i% Z
, J/ v/ x$ c( a/ x, I
( O1 A! C+ g$ A. w9 E) f4 S張有德的台灣生技創投TMF申請案從國發基金送進行政院,一審就是六個月,「他為了要做TMF,還從美國派人來台駐點處理TMF的申請案,光是請會計事務所做評估報告,都不知花了幾百萬元。」參與TMF申請過程的人私下透露。即使整個申請案延宕半年,連駐點人員都無聊到去逛花博,張有德答應要做的事,他就是堅持做到底。
5 O ~/ ~) I$ S2 \' z7 @8 G) B! t: W; X% u3 u' Z/ y9 K
3 R, T! ~2 g9 M1 O6 S# z3 Y
這些事前的投資與溝通,張有德在專訪過程中,幾乎隻字不提,身為一位虔誠基督徒,他堅持言論只說重點,只對問題分析及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抱怨、批評的字眼,幾未出現在他的談話中。從申請過程的坎坷,到行政院拍板通過,他只有兩個字:感謝。8 U/ U/ z5 g: z6 j8 d( [
: {* Q- x! h* z; G
# t. n8 t1 E) o% b) j$ o其實,他願意放棄Vertical創投的工作,全職回台做台灣生技創投TMF,都出於一種思鄉、愛台灣的反饋。這些年,他每年都到大陸參加國際生技創投論壇,大陸創投與人才國際化程度進展飛速,猶如置身生技業的矽谷,但張有德還是忍不住感嘆:「總覺得 missing something(少了點什麼),等上了回台灣的飛機後,我才知道缺少了什麼,就是人與人間的信任感覺,但,我對台灣還是有信心!」
3 a7 U4 N6 W) \% H% N
+ b6 N# s3 o) ?# A& o2 |5 e* N6 N* k, t1 p8 K" Y
其餘A咖受感召 紛紛返台4 E& c" a4 D# t ^% d0 V! K& e
9 c1 Y6 |. o3 U: b
6 h% b6 F* x1 M6 F$ G* b5 }" B% I與張有德有相同心情的,還有她,許照惠。
/ l3 e% { m8 C0 G* `4 H3 c. C( ^% u o/ G b1 ]+ Q+ ~2 `# C" q
& @% ?" D1 }( d, T) m; Y* S台大醫院的十五樓病房裡,長廊靜謐,護理站三、五名護士低聲交談著,卻見到長廊盡頭有個人不斷在病房間忙進忙出。她穿著樸素襯衫與牛仔褲,腳底踩著黑色球鞋,灰白髮色透露出她已有了些年紀,她一邊得打理來健檢的母親,另一邊口袋裡的手機鈴聲沒停過,來查房的醫生會跟她點個頭示意,但很少人知道,一位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婦人,卻是身價一五○億元的藥界富豪 " j' F& n; z" W$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