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o1 V6 Q9 q( I6 C9 P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 2011.06.08 03:27 am 6 y9 j* K3 j x* o, ~
, C- v1 w# Y" L0 A$ A0 B
( Q) \/ A/ r8 s. w# @) y, k0 A7 y好友美蘭(化名)來電,原來是讀國中的兒子毆打一名智障生,理由只是覺得對方很白目。接到學校通知,她差點沒暈倒,這陣子常聽到校園霸凌的新聞,原本還擔心孩子會碰到,結果卻是去霸凌別人,自己除了難過,也苦惱以後該如何管教。2 E3 t- |, N1 m g; Q9 @
" i9 j* U! v! z1 A2 E6 V( g( x
得知孩子是霸凌者時,家長難免憤怒、羞愧、沮喪等,情緒錯綜複雜,甚至懷疑是否是誤會,這皆是正常反應。但若查證屬實,當務之急並非怨天尤人或責備孩子,而是設法幫助他們反省改過,避免同樣事件再發生。' m+ p) o. j; w
" Q/ _ Q5 ?, L, A' |( ^國外研究證實,對於孩子霸凌行為若未能妥善處理,任由恣意妄為,往後會衍生更多反社會舉動,除影響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也難以建立與維持。待長大成人,工作與家庭普遍會遭遇失敗,犯罪風險大增。有鑑於此,對於霸凌兒的「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確有其必要性。
, ~$ x1 n% u% n9 y/ n/ e2 M5 f; _1 u5 Y' y) ]
基本上,家長應先探討肇因,評估其究竟是情緒管理不佳、社交技巧缺乏,還是有觀念偏差。待動機釐清後,再給予適當輔導,如此效果才會好。提供以下建議作為管教參考:
% o+ G9 S9 k% _3 _. j2 a8 s5 C A2 J. V$ ~& q
1.認真看待孩子的不當言行,嚴正表達反霸凌的態度。$ a' v; G0 t# B7 Q9 {- f6 o" `
0 \: m0 {+ d- X6 O6 q* H1 W確認孩子知道欺負他人是不被允許,居家也要訂立相關罰則,藉以約束類似行為。例如孩子以電郵、簡訊或在社交網站中傷他人,可一段時間內剝奪其使用電腦、手機權利。
6 k& D3 Y6 T. c, h1 w
0 Z$ S" f5 }# v- _6 j! L2.教導孩子接納不同,學習尊重與同理他人。3 ?# H0 j: B; B! B/ s. f# H. \3 G
' z7 T+ c K8 @
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人的背景、條件和自己有異,甚至相較下顯得遜色(如身障、瘦弱或貧困等),也不能歧視、排擠對方。可帶著他們閱讀資料或參與坊間社團活動,建立正確認知。 m" ~7 P! A+ v; y3 H
9 Z& i5 o) ~& c: M* w) i, E3.調查孩子的生態環境,關心社交互動狀況。& y6 a9 o. Y0 N( X _# p7 `
2 t( d. c, @( b, k* O: W& V和孩子的同學、老師保持連絡,了解孩子平時在校表現?常接觸對象?有無遭遇任何壓力?廣泛蒐集資訊,掌握孩子動態,防患未然。6 X6 C Z5 m7 j: u3 i% J% W) ?2 m* g
+ U# x8 P4 {+ e! b# a4 m4.隨時機會教育,引導以理性、合宜的方式解決問題。2 ?. r1 L2 @( ]5 ]* Z
9 n3 p2 r5 B; \* ~每天主動和孩子閒聊在校生活狀況,針對其遭遇的生活困擾或人際衝突進行討論,彼此分享感受,找出可行因應策略,強化自信,鼓勵去做改變。
- z( u3 W% j1 T; [6 o) e8 k* s% z/ b0 o- D M6 {' d, k
5.注意個人言行,提供好榜樣。. t3 I# q7 l! s/ y- F0 c* d
- L3 ^3 z) s" g家長是孩子最直接的學習對象,一旦在其面前或對待他們習慣動手動腳,或喜歡出言恐嚇、譏諷,長期下來恐會因耳濡目染產生認同,故要懂得以身作則,避免做錯誤示範。
1 r8 m! E) y" e; c
+ m% v3 \- h' l另外,家長在教導過程中切勿閉門造車,不妨善用學校輔導資源,或尋求心智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等專業協助,只要有心,用對方法,多給予肯定,終能導正孩子的霸凌行為。 6 Z+ j* E; [ d* y! k V
# t# D: U6 E# D- X4 c% @/ a! r【2011/06/08 聯合報】@ http://udn.com/, V ~: F, x* I- K
; C' [ s# o. S) B0 ]' v7 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