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自由時報更新日期:2011/04/29 04:11 9 B) t& z& |# g4 e) }
% g3 D1 z. F; j. o; \
痛陳分數綁架教育" ~+ N& H' }9 H9 a2 _4 I+ `
; g" n* e5 C/ l5 A. J〔自由時報記者陳怡靜、林曉雲/台北報導〕「醒醒吧!家長!」亞都麗緻集團、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天出書,痛陳台灣教育長期被分數綁架,形成「共錯結構」,導致學生沒自信、讀書不快樂;至於技職教育嚴重學術化,更導致台灣缺乏基礎技術人才。- P; X# d5 \1 P2 K. w, r' F
& I0 A7 n B+ j2 u) e# I: C) Z! F; o
長期關注技職教育的嚴長壽指出,近年技職「拚升格」競賽,國內原有七十多所專科,目前僅剩十五所,科技大學卻從十一所增加為四十六所,技職學校的入學分數也不斷飆高,有熱忱與天分的技職明日之星,卻可能被排擠無法升學習得一技之長。! U0 t5 r8 N0 h9 H+ J/ l! E
- f# F' X7 q N p/ f# U
: q+ c( \) g. {3 K嚴長壽坦言:「讀書不該是唯一專長,卻被教育政策壓縮成唯一方向,技職教育完全被摧毀,職校升格專科、專科變學院、又成科大。升學直升梯讓許多年輕人不願當基礎螺絲釘的技師,台灣的中間空掉了,沒有腳踏實地的基礎人力,許多碩博士卻變成宅男宅女在家,找不到未來。」
$ j7 x( S9 |+ N1 D; }; l" h- h6 F" p+ e% }1 u! P$ {
+ m9 o) A' j7 z1 |- F0 K0 g/ ^( r爭取百大只是虛榮
1 g' u* W- O& ~2 V( `9 q6 {& _2 [$ x
6 @7 s S; ~; G/ a" i1 }' u
教育部強推的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的經費也讓嚴長壽搖頭,他直言:「爭取世界排名只是虛榮,即使排名到世界百大、也不過是百分之一。台灣應找到自己的優點、吸引一流人才進台灣,小而美的瑞士永遠不擔心人才外流,因為他們不斷培養出世界級經理人。」5 C" T. l+ W1 H7 _! t; f4 v9 Z
- A5 H9 x$ k/ g
d- N: j) F9 V0 O* F
對於評鑑制度無法尊重多元發展與特色學校,嚴長壽也備感無奈,他舉每年僅收五百位學生的美國威廉斯學院為例,雖名氣比不上長春藤名校,但去年在全美大學評比上卻超越哈佛,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首屈一指,知名歌手王力宏便是傑出校友。" G+ h+ i9 [/ P( P6 \1 ~2 h* X
% o9 ^, Y* E( h; ^/ G! T" _+ X
+ D* T- X& D" O. O* V8 p& v
嚴長壽感嘆,台灣的實踐大學卻無法有相同待遇,實踐以設計學院聞名,師資不以博士為尊、但卻是設計與實務領域中的佼佼者,「評鑑成績總是後段班成績,但實踐的設計學院卻是全球前三十強」。
3 l/ \# m; u1 ]( i" b% t
# M# D* J4 O7 m/ L/ Q& @
4 ^! q/ ^* B% A! Q家長反成教改阻力
! a+ D( r7 b# K' k/ E7 m: y: Q3 A6 ]' k: F+ e9 L# W5 |
9 K. e3 T, }- ^
他也指出,台灣的家長迷信補習、迷信分數,卻無意間成為孩子成長最大的絆腳石,甚至可能是扼殺孩子天賦的頭號殺手,也是教育改革最大的阻力。他提醒,家長不要鼓勵孩子考公務員或熱門行業,人生不應只有單一的教育觀念,「不是鐵飯碗就好、不是多金的職業就是好」。; n0 C) u/ r8 v& N( f x1 I3 u
$ D9 I/ S8 N( p: r3 p7 |. Z- z0 w: g$ j% V l- R" j; B: d+ J
嚴長壽也在書中自爆,他去年六月曾帶準備很久的簡報去拜訪教育部長,但他發現部長心神不寧,接著便收到紙條提醒去參加下個會議,「我忽然覺醒,自己又做了一次豬頭……我又在浪費部長時間,也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他坦言,此事讓他決心出書,「不管是藍綠執政時,教育政策都不是部長一個人的問題,他們忙於民代與媒體的連番批判,已經無暇思考、只怕氣球在自己頭上爆掉。那就讓我來戳破這個氣球吧!」
0 s( W! @+ ~) D( z8 O4 M% r5 M6 E$ Y: k
1 E" Q' C5 j* p; l* q/ S5 P2 I$ S
昨日前往印度洽公的教育部長吳清基說明,應是誤會,主要是他當天行程早已排滿,不料嚴長壽會臨時到部拜訪,才未能深談,等他回國後將親自向嚴請益。
) r" w! K5 s( N. S! X
* L9 E2 s8 F, G0 ^8 D1 _4 Z( B+ k1 l+ H4 Q- A$ ~: x) k- b
吳清基表示,他也同意技職科大教師確實不該一味比論文數量,也不應讓大量高中生進技校,恐技職失去特色,但目前並非大量,技職與一般大學體系仍有交流必要。
9 L' m/ D" n" o& [
9 I0 j: S H1 t: [, Y6 `( x. a1 ^! Y. r1 s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則說明,技校招收高中生有限,今年名額一萬左右,當初是為讓高中及高職交流,且產業已從勞力密集邁向知識經濟時代,才讓技校可招高中生,也讓頂尖大學可招優秀高職生,教育部已注意到嚴長壽所提問題,也有逐步調整,例如技職教師可憑技術報告升等,不一定要學術研究報告。/ m2 H9 X0 ^5 [( L4 i6 M" J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