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108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2116
- 活力
- 4476
- 金幣
- 9849
- 日誌
- 29
- 記錄
- 188
- 最後登入
- 2020-5-11
  
- 文章
- 1308
- 在線時間
- 526 小時
|
2011/03/16 ! K2 _' v: u( k7 ^% J, L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7 P- r& i4 G# p- S1 K中研院今天公布的人口政策建議書指出,少子化對教育制度的衝擊很大,預計50年後、到2060年,國內學生總人口數是現在(2010年)的五、六成左右。2015至2017年間,大專院校新生人數驟減14%至20%,技職體系影響最明顯,二專、三專及五專的人數將是「負值」,專校未來將面臨沒有學生可招的困境。建議書提出警訊說,政府主管單位應即早正視這一變化,及早綢繆退場機制。, ~" K; E e3 H" @* R/ ?% e
j5 c, E. A& s3 a; @8 d F$ l經建會2010年推估未來10年及20年的學齡人口數,國小減少28.7%及34.4%,國高中減少33.4%及44.5%,大學減少14.9%及42.3%,預估2060年各級學齡人口數都剩2010 年的五至六成。少子化最先衝擊到幼稚園和國小教育,如果生育率一直不起色,很快會延燒至高等教育。* ] P7 o4 P! s3 }$ M/ Y( T
. ?2 t+ w6 H& O
建議書指出,學生人數大減,流浪教師的問題可能從現在的國中小,向上蔓延至高中、大學,甚至研究所。依已出生的人口推估,104學年度國小新生將減為18萬9000人,比97 學年度少了5萬4000人,平均一年減8000人。學生人數減少的趨勢,最終將影響高等教育發展。推估至2023年,大一新生入學人數,約在15萬至21萬人之間,比現在的30幾萬人減少約一半。6 `- ^/ r* v: z# U7 [* }5 P* V( q! t
( t* E( N7 U( O+ y3 ?' R+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楊文山表示,教育部對少子化時程的推估,比中研院來得樂觀,目前退場機制的規畫可能來不及因應少子化的衝擊。
" Z6 N! m: v4 |0 i* Q1 }! T
, a0 n: e9 G2 f8 \5 u. e而教育部回應認為,中研院建議縮短大學及研究所修業年限,就可提高總生育,但「茲事體大,必須審慎研議」。
q$ |7 O5 o# z' n% c" {- Y) p; b% |0 M. h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表示,縮短高教修業年限並非目前世界潮流趨勢,歐洲的學制原本是大學加研究所五年,現在也要改為四加二制,香港也將大學修業年限延長一年。我國是否為了提升生育率而縮短高教修業年限,要再審慎研議。
& U5 ^: s* S* K/ r5 j# t% E* _
! n5 Z3 G) H; F' C9 `另外,中研院警告,少子化衝擊高等教育,專科學校必須盡早推動退場機制。林聰明指出,目前專科教育大多數是護專,國內仍有培養護理人才需求,專科的招生問題不大。
1 G/ Z8 r+ }, u& @- a# [ ' Y# Y; S( W$ `, m, R1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