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19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7141
- 活力
- 3977
- 金幣
- 12384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5-3-15
 
- 社區
- 千代田
- 文章
- 6679
- 在線時間
- 2242 小時
|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 ... 52/IssueID/20110304
. v2 f5 `2 w0 l* I- e" E5 ]2 H ^& p# J! P
奇怪的奢侈稅(趙少康)5 K0 M" L |! `9 V! c
2011年 03月04日 奢侈稅雖是一種民粹,立法院還是會通過的,因為選舉要到了,藍綠立委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最多做一點技術上的修正。奢侈稅把飛機、遊艇、汽車、會員卡和房屋稅放一起實在很奇怪,這兩天更傳出要把五十萬以上的家具也課奢侈稅,更令人不解。* H- |* _7 I M! r4 N
說為了怕房價泡沫、怕中低收入者買不起房子,所以要打擊投機,理由還說得過去,對家具抽奢侈稅,目的是什麼?我固然不會花幾十萬去買一套家具,但有錢人願意付五十萬甚至五百萬去買,干我何事?既不會影響金融秩序,也不會排擠一般人買普通家具,政府管那麼多做什麼?是要做道德警察嗎?蔣經國當初搞的公務員十戒及梅花餐而今安在哉?
% k8 c3 w; ~- ]
9 m, H/ O( B( a9 _: r' I( @1 n4 s/ ?7 w# z( o" y
打壓消費大搞民粹- w9 Z5 f1 D# M1 h
我們的汽車關稅已經很重了,在台灣買一輛進口車,在歐美可買兩輛,貨物稅也隨著排氣c.c.數累進,為何還要課奢侈稅?私人飛機也沒有幾個人有,跟歐美比起來差太多,至於遊艇,更是可笑,台灣號稱遊艇製造王國,一共有幾艘遊艇?我在台北市長選輸後沒事幹,花了三個月在關渡學開船,但考上動力小船執照後,就沒開過一天船,也不是沒動念要買船,但船放哪裡?港口管制又嚴,出個海很麻煩,海象又常不好,想想就算了,台灣四面環海,過去戒嚴怕船跑大陸,現在開放了,不是應該鼓勵大家多朝海上發展嗎?遊艇不是應該推廣而非打壓嗎? , d: W5 b& s- b6 l& k* O# h; B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對高價汽車課稅,他不會只買空車,以後再分別裝上冷氣、音響、電腦、安全氣囊、導航設施、倒車雷達甚至輪胎嗎?一套家具不會分成幾部分買嗎? & R- G' Q; U4 i6 V$ f( r% c9 |+ x
美國在1991年曾向遊艇開徵奢侈稅,但有錢人轉向巴哈馬購買遊艇,使佛羅里達遊艇銷售量下降90%,連帶使高級汽車銷售量也急跌,美國國會預期會收到三億美元的奢侈稅,結果只收到三千萬元,而且造成廠商降價、停產,最後倒楣的是員工,在1993年,美國政府不得不取消「虧本」的奢侈稅。 . S8 T1 E9 E" F3 Z3 ^, L# s
前兩年金融危機時,政府還大發消費券,每天大聲疾呼要大家消費,現在經濟才剛轉好,又面臨阿拉伯國家動盪,油價、金價狂飆,主要國家主政者都戰戰兢兢,不知會面對什麼變數,我們有那麼雄厚的本錢在此時打壓消費嗎?除了為爭取選票的民粹考量,我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但小心偷雞不著蝕把米。
s4 W+ F1 ]- u2 {& L. t- F" x; S, M" a2 y) X9 z
; ^4 q0 R/ \6 R( @/ `* A/ b# f; L重稅抑房價待商榷! K1 c0 o2 @3 j# x
對於房價,「住者有其屋」應是政府的責任,但「不問價格」、「不問地區」是否合理?我為了愛看海景在「萬里」買了一小屋,十年來一毛也沒漲,還付了一堆稅費,現在賣付了稅還可能賠錢,這還是在新北市,如在中南部會怎樣?事實上漲得兇的都是有捷運或要有捷運的地區,如果針對豪宅或漲價地區多課稅固然合理,但不分對象一概下重手,並不公平。
! S, p3 k4 E% f% \ T/ p* M至於購第二屋兩年內賣出也有不同情況,對投機者當然要打壓,但有人購第二屋是為了防通膨投資,有人是為了安養父母或分給子女,也有人買了後發現能力不足,或利息上升、或工作調動……必須在兩年中賣出,他們的房子可能只有幾百萬或一兩千萬,卻必須承受和動輒數億元豪宅投機客同樣的懲罰。1 N9 l% b, y6 G4 [6 C9 p3 J
財政部說,兩年內短進短出買奇怪的奢侈稅(趙少康)
% j4 D( `# T0 P9 k! O$ n- K, T2011年 03月04日 奢侈稅雖是一種民粹,立法院還是會通過的,因為選舉要到了,藍綠立委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最多做一點技術上的修正。奢侈稅把飛機、遊艇、汽車、會員卡和房屋稅放一起實在很奇怪,這兩天更傳出要把五十萬以上的家具也課奢侈稅,更令人不解。; E& e( s6 I+ n: @# E& N
說為了怕房價泡沫、怕中低收入者買不起房子,所以要打擊投機,理由還說得過去,對家具抽奢侈稅,目的是什麼?我固然不會花幾十萬去買一套家具,但有錢人願意付五十萬甚至五百萬去買,干我何事?既不會影響金融秩序,也不會排擠一般人買普通家具,政府管那麼多做什麼?是要做道德警察嗎?蔣經國當初搞的公務員十戒及梅花餐而今安在哉?9 Z9 a& L1 P5 d* Z/ H% V# b; `, A
; H& i+ b% e! o/ E" @4 X3 M: ^
! J% L$ ]5 b* ?. v) m( Y% R4 R+ J打壓消費大搞民粹
; Q* x( t1 G) F8 [) [我們的汽車關稅已經很重了,在台灣買一輛進口車,在歐美可買兩輛,貨物稅也隨著排氣c.c.數累進,為何還要課奢侈稅?私人飛機也沒有幾個人有,跟歐美比起來差太多,至於遊艇,更是可笑,台灣號稱遊艇製造王國,一共有幾艘遊艇?我在台北市長選輸後沒事幹,花了三個月在關渡學開船,但考上動力小船執照後,就沒開過一天船,也不是沒動念要買船,但船放哪裡?港口管制又嚴,出個海很麻煩,海象又常不好,想想就算了,台灣四面環海,過去戒嚴怕船跑大陸,現在開放了,不是應該鼓勵大家多朝海上發展嗎?遊艇不是應該推廣而非打壓嗎?
% v1 |/ q' a! u' J- O& t6 o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對高價汽車課稅,他不會只買空車,以後再分別裝上冷氣、音響、電腦、安全氣囊、導航設施、倒車雷達甚至輪胎嗎?一套家具不會分成幾部分買嗎?
- ^' Z, m. m1 p. {) S, I! J# G( i- j美國在1991年曾向遊艇開徵奢侈稅,但有錢人轉向巴哈馬購買遊艇,使佛羅里達遊艇銷售量下降90%,連帶使高級汽車銷售量也急跌,美國國會預期會收到三億美元的奢侈稅,結果只收到三千萬元,而且造成廠商降價、停產,最後倒楣的是員工,在1993年,美國政府不得不取消「虧本」的奢侈稅。
! b7 n. ` J9 ]前兩年金融危機時,政府還大發消費券,每天大聲疾呼要大家消費,現在經濟才剛轉好,又面臨阿拉伯國家動盪,油價、金價狂飆,主要國家主政者都戰戰兢兢,不知會面對什麼變數,我們有那麼雄厚的本錢在此時打壓消費嗎?除了為爭取選票的民粹考量,我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但小心偷雞不著蝕把米。
8 P1 [0 O% ~! E- [* [' x9 o- |0 o' ?; R" f9 k' x! ?' r
重稅抑房價待商榷
- Y" l. @2 D" q; v* _2 L) F對於房價,「住者有其屋」應是政府的責任,但「不問價格」、「不問地區」是否合理?我為了愛看海景在「萬里」買了一小屋,十年來一毛也沒漲,還付了一堆稅費,現在賣付了稅還可能賠錢,這還是在新北市,如在中南部會怎樣?事實上漲得兇的都是有捷運或要有捷運的地區,如果針對豪宅或漲價地區多課稅固然合理,但不分對象一概下重手,並不公平。5 p& M+ `+ v: D' r
至於購第二屋兩年內賣出也有不同情況,對投機者當然要打壓,但有人購第二屋是為了防通膨投資,有人是為了安養父母或分給子女,也有人買了後發現能力不足,或利息上升、或工作調動……必須在兩年中賣出,他們的房子可能只有幾百萬或一兩千萬,卻必須承受和動輒數億元豪宅投機客同樣的懲罰。財政部說,兩年內短進短出買賣的房地產僅二萬多件,占全體市場不到3%,這就怪了,若這麼少為何會帶動房市飆漲?真只有3%,奢侈稅能壓得住房價嗎?政府做事總是慢半拍,我認為房價最近其實已爬到頂點,起碼要再等七、八年,累積能量後才會再漲,政府要做到「住者有其屋」,除了打擊投機客,還有太多事情要做,光搞民粹,只是爽一下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