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249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256
- 活力
- 145
- 金幣
- 2639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19-11-4
 
- 文章
- 189
- 在線時間
- 442 小時
|
學生時代在頗大的牙科工作過5年, 所以看到這篇文章特別心有戚戚焉。
( n9 i7 {/ G X) m" n真心提醒爸媽的情緒如果能平靜一些, 有點耐心, 不要用恐嚇或威脅或利誘....方式叫小孩躺診療椅,7 ~) E- u6 _! O/ Z) f2 N
對孩子未來看牙這件事是很有幫助的。<也減少自己困擾 > 8 A8 o3 _* u- u X* A
* t# M9 [ b' J" L A% I0 f文章來源: http://goo.gl/v9B396 6 T- w! l3 x# b* A! [. ?
# i; Q5 N5 o/ g- I別把小孩當笨蛋!
9 |2 G; H9 [1 d$ e; K作者:皇冠出版 發表日期:2016-09-07 文 / 張草
0 }; j- h/ i ~, B& a& [4 N% \7 F7 k# B, d1 `6 m
我在處理病人時,聽見外頭有人進來候診室,是女人和小孩的聲音。小孩顯然很害怕,一直在嘟囔:「我不要拔牙,我不要拔牙……」
; h- S8 o& I- @/ V1 y7 ~/ O! J# g; }! Z) F* y1 ?9 t
我心裡嘀咕:「幹嘛一來就說拔牙?」感到麻煩要來了。5 [: k( p1 n; X) J0 U% `
3 C8 E7 D/ g# y6 l6 x# g小孩的媽媽說:「不用怕的,就像豆豆先生那樣呀。」. |2 c9 q! V' Q; [- `9 u) C5 R/ g
0 j) p ~ w$ G( A; p% N3 Q我聽了當場就頭皮發麻。) n. ~, J2 M ~
+ O$ n' X0 _9 a# l$ p
這位媽媽究竟在安慰孩子還是恐嚇孩子呀?" W" Y2 C U) s% b- J; \* E
! z0 w2 L0 A5 [; u" Q
豆豆先生〈Mr. Bean〉有關牙醫那一集我也看過,這位年輕的媽媽是成年人,可能覺得豆豆先生演得很好笑,可是對小孩而言,豆豆先生的誇張演出根本是在孩子還未接觸牙醫之前就教他「如何害怕牙醫」了。
- A" T! s! {1 T- U) g, _
3 D9 W7 R) W. e, L2 ?) g為了制止這位媽媽再嚇她的小孩〈其實她認為這樣可以安慰小孩〉,我出聲了:「請不要再提豆豆先生了好嗎?會嚇到孩子的。」& `# n# q9 p" [, z- B
" ?; B( Q+ h$ ]7 D7 h3 g" O她愣了一下,似乎沒馬上弄明白我的意思。
5 U8 r; P1 D: r( w0 x9 T* E! ^/ o: N
「妳難道不覺得豆豆先生把牙醫演得很可怕嗎?」我問她,「妳的小孩是第一次看牙醫,他在還沒看到牙醫之前,就先看豆豆先生告訴他說牙醫很恐怖,妳覺得這樣他會肯看牙醫嗎?」. K: P+ b) n, ]) F5 V
8 d' T: p, |/ k" Q小孩也發愣的看著我,似乎被我說中了他的心聲。. D1 n V/ ~ T
4 E9 `3 Q) P8 G' \# O2 m我低頭問他:「弟弟,你以前有看過牙醫嗎?」
( J# V* N0 u* t* ^0 e# i7 Y8 b3 }6 K- m) A. S
小孩搖頭。
* X$ ?* x2 V' h8 L W% w8 @4 C' x0 t
7 \" r/ S- Q5 P% e0 U" R2 r「你今天為什麼來看牙醫?」
8 N/ n7 E# B2 c1 I" m! n2 b# d" d8 X8 e/ ^# d3 [; K% P- q1 H
他媽媽急著搶答:「他牙齒痛!要拔!」4 Y2 P, W" P- G2 D2 w+ d6 l
3 m2 p u* g* S* P5 Z2 Z她說了兩件事,一件是事實,一件是揣測。
7 L9 p2 a" B0 }; _* f
7 R \6 R" v9 d5 @' ]我輕輕舉手制止她:「謝謝,請讓我跟他溝通。」
' }9 \+ C6 n$ ]+ M5 ]" ` J/ v. `- I4 u( D) t
他媽媽應該瞭解了,輕輕的閉起嘴,我這才轉頭問小孩:「弟弟,你的牙齒怎麼了?」! ]& P. X4 s$ a4 i- d0 z
% u. I% U: ?1 m' e
小孩沒回答,低著頭不看我。
* i- Z! ?$ @: N1 z) g# x3 K3 l, F; |" W& ^% y- s
他媽媽又急了:「告訴醫生啊!快告訴他呀!」
1 K) c8 z2 H8 T
0 v0 U9 l) _' Y; x2 ^7 U我只好再輕輕舉手制止她。
% c) ^! [+ K1 ~" r
* \. ?, _( N7 T/ A( `; G我需要完全一對一的跟小孩溝通,如果旁人一直在插嘴的話,小孩就會覺得自己置身事外,心想:「這不關我的事,是媽媽逼我來的。」" D) @. N6 D C! j1 X# T- U* ^
# C; q, h! p% Z6 B
我要他察覺這是他自身的事,他必須要自己面對,並且願意解決。
* _- E- H6 `' |. n
* F! r: w: O% q j1 u我採取主動:「你牙齒有痛對不對?」他閉口不言。9 j- {; D4 a1 I9 X+ w3 V, P! I5 K
+ U' @8 u. v5 O4 c3 x「我告訴你,牙齒有痛不一定要拔牙,而且我也不喜歡拔牙,因為如果拔了牙,你要用什麼來吃東西?對不對?」我不是在騙小孩,也沒有哄小孩,我對他說的都是實話。% B, c4 a( Z0 H9 Q1 [5 D' K
9 C: v# m( E, g+ c/ \1 g) G如果我是小孩,我也希望大人對我說實話,別以為哄騙小孩有效,他們被太多大人哄騙過了,早已經不信任大人說的話。
4 m$ B& I0 N% o V% v& t. W9 W! X# A F& ^4 p! ]7 I3 U
「叔叔幫很多小孩弄到牙齒不痛了,可是你要先給叔叔看看,好不好?」# w% M" j2 i1 t' K; @6 [/ t# X
$ W3 Q1 W: s3 B
只要小孩肯點頭,我就一百個感謝了。9 c1 v: I7 H( c! n' V
) y+ H i, V( Y& V
「張口給叔叔看看?」+ B% l P( {) }' K
1 c$ s( c# K( }2 p6 u& {& k
只要他肯開口,他就有救了。
1 h; A8 f, ]6 a- G$ \8 L a
# q4 z0 D# a, l G) m8 ~. }& _我彎下腰〈別忘了,小孩還是站著的〉,粗略的看了一眼,問他哪裡痛?要他親自指給我看。 I l: D) W* k6 n' h
: b, b; |. l6 u( c6 d呵!後面的大牙〈臼齒〉蛀了一片,不知道蛀到神經沒有?
" u* B( y2 F* x) i2 b Z6 ~- m+ R: D# W: U9 M3 U
「叔叔這樣看很辛苦,你坐上椅子好不好?」
+ g/ @7 g0 ]* q* v8 B6 c- h, L' d" p1 z. P4 p: E- v
只要他肯坐上……你明白的。
& S% {6 Y, w: h p5 b- Y9 L. Z/ J/ |: Z
有些小孩太小,我還會叫媽媽抱著小孩睡上診療椅。不過太重的小孩可不行,媽媽會窒息的。
9 B. x2 t/ e+ d' Z: Y% i/ d' C' Z
小孩的第一次看診很重要,會決定他的未來,如果他被嚇到了,以後不敢看牙醫,牙齒就會更糟糕啦!
4 h. K* r9 ~/ E2 U+ \: F7 v
# N( b0 d3 A* t4 W , `1 r' n7 i- _0 e
9 J1 S4 h4 m; f+ X4 b
小孩坐上來後,我會先向他介紹「牙醫三寶」
* k. o( a5 Q" Z% _1 N& X) r" Y0 f# d/ z+ C3 M
以前在大學讀到「兒童牙科」時,學校教我們要用比喻和模擬物來跟小孩介紹工具,理由是不讓小孩害怕。
' Y! ~. L3 i1 I0 d2 O1 ], C6 t, t# f# y" o0 T8 N `
比如說,吸水管要說成大象的鼻子,高速手機要說成小蜜蜂。1 r* j5 f: B# _& [9 r' o$ w
+ t; E: q+ N/ R! f6 r
結果呢,小孩嚇得半死!「為什麼要把大象的鼻子伸進來?」「蜜蜂要放進我的嘴巴?」失敗了幾次之後,我困惑的想:「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小孩?」+ c l$ M8 U3 H* T# k5 ]4 u
3 a; p( Q) ~8 @& E3 q《韓非子‧外儲說》的一則故事對我影響很深,大意是說,曾子的老婆要去市場,兒子吵著要跟,妻子哄兒子,叫兒子別跟,待會回來就殺豬給你吃,兒子才不吵了。待老婆回來,曾子馬上抓了豬要殺,他老婆急著阻止,說不過是哄孩子的臨時之計,曾子的回答是千古名言:
: B7 l$ v& J, E7 u* o. N
+ x7 V9 w M! j$ U) n「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者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g' `$ M9 ^$ I; L9 |- x9 D
) i0 |5 e+ T' a, R# w$ S; u譯成白話就是:「小孩不能跟他戲言,他還沒有知識,還要向父母學習、聽父母教導的,現在你欺騙他,是在教他去欺騙人。媽媽騙自己的孩子,孩子不再相信媽媽,不是教導孩子的方法。」; m' q" M9 S- n! y
- ~( a- J9 `! T# d3 u8 b* c+ @
我十分贊成韓非子的故事!豈可在人生的開端就捏殺他對人性的信任?所以我選擇告訴他真相——用他聽得懂的語言!
1 e7 n0 o- w8 W2 i/ s2 N' i8 N( m0 ?6 y( e
我遞給小孩一面鏡子,要他親眼看著我是如何幫他檢查牙齒的。
& i. e6 I" O. @0 r6 X: V$ k7 [' x, U! `% q1 H
「你有一面鏡子,我也有一面小鏡子,你看。」我把口鏡舉在他眼前晃一晃,「你的嘴巴裡面很暗,要開燈才看得到,」說著,打開上面的大燈,如果不事先告訴他,有的小孩會被強光嚇到,「然後我用小鏡子放進你的嘴巴,就可以看到那些看不到的地方。」如果不事先告訴他,小孩會被伸入口中的口鏡嚇到。3 S2 f5 x4 |8 d4 f
. @+ ^5 X6 z9 x. s; L& z總之,一個處於緊張狀態中的小孩, 什麼都會嚇到他就是了!
! j; V& E; ?( x1 D& P O+ M7 i( Y
只要我伸手去拿工具,小孩就馬上轉頭去看,瞧看我拿什麼,即使他不懂。
. n2 s( V$ N5 Q( t$ a, |" D5 V. ^
, {1 V. N/ y" M' `( O「你的頭不要一直動,叔叔很難做事。」我告訴他,「其實我拿的東西都會經過你的眼睛,你一定看得到的,而且你有鏡子呀!完全看得到我在做什麼對不對?」
0 g+ z& o# j- M+ l7 J+ J
' [) C' X7 u) P$ b7 t b大部分的小孩聽了,都不會再亂動他的頭,而是專心去看鏡子。但是有些依然很緊張,他們可能害怕我會打針,因為他在家裡已經不斷被恐嚇:「牙醫會拔掉你的牙!」「牙醫會打針!」「你不聽話,所以要看牙醫!」有些還全家合力恐嚇小孩,真不知怎麼想的?
: s( \7 U$ M1 R3 n8 a. A- \1 O; ?/ B+ F' Z2 _9 a
各位父母幫幫忙,你們到底想不想孩子受到治療?如果想的話,就請給他正確的觀念,而不是把牙醫鑄造成一位恐怖的懲罰者的形象,這樣對你的孩子有什麼好處嗎?
b/ b; ^# k' b k) P+ j g/ a4 @$ D. i4 A' E5 c) S
對牙醫的害怕是培養出來的,不是天生的。應該要讓孩子知道,牙醫是幫忙者,而不是懲罰者。
o+ }& d- l: D# s s |2 p2 e
4 R5 ]1 f# ]0 ]我繼續讓小孩一樣樣認識牙醫的工具……
: \: J1 }6 _$ K# b( j8 z( P$ I. h' l* o8 k* p' f) Y9 D. E! h
小孩口中積了許多口水,我於是示意助理小姐幫小孩吸掉口水。
, |# G2 X8 H: \, p
4 I& e: d; S% f6 u3 D& S: `「你的嘴巴很多口水了哦,來來,讓姐姐幫你吸掉口水,吸水管來了。」就直接告訴小孩是吸水的,何必大象的鼻子那麼隱晦? g1 n8 m8 _) Q8 C. _3 y, b
3 A6 p7 ~' _% p: g3 g+ V' y
# b* }- d/ k6 O9 y' Y; q% L/ m9 f/ S; ~ q7 G& g6 w3 y) Q
恐懼源自於未知,只要他知道,就不會害怕
/ \: L+ d& Z6 |6 a; U$ r8 R: P
+ D5 M5 G) A$ B; a大象鼻子和小蜜蜂之類的,根本是把未知加上未知,把小孩當笨蛋! 2 ?& P0 a/ @( O0 p
5 T* G6 `1 s( {0 |小孩的牙齒上有很多軟軟的蛀牙,我叫他媽媽靠近來看,瞭解一下情況,她馬上不假思索就連珠炮的說:「每天叫他刷牙,他都不刷!每天叫他不要吃糖果,他還吃一大堆!」
5 T/ F8 W' T6 a- d |
1 }& ?+ Y& t2 Z4 \! {7 r6 a( S「好了,現在他明白了。」我轉頭告訴小孩:「媽媽叫你刷牙,叫你不要吃糖,就是怕你牙齒痛,你看現在你痛了,只有你會痛,你媽媽的牙會不會痛?」
% M3 ^+ J1 {' l4 g" T- H
( O4 ~. |" e0 }% X5 }2 P7 o8 @4 z孩子還沒回答,媽媽又搶著說:「他這樣小,哪裡懂的哦?」0 X( B5 _; t' k' V9 l
9 a- j! h4 a. W- M1 r* ^「他當然懂。」6 @; i4 A+ a2 C0 p
& D C) y; L7 ]7 y6 j9 ^
「小孩子很蠢的,你講得這樣深,他聽不懂的啦。」# u H: D1 J: s# h; e; l3 Q
. B/ M/ ^! `& r/ l2 v
「對不起,請不要小看小孩子,大人在講話,小孩子都已經聽進去了,妳以為他會不懂嗎?」我這麼一說,原本兩眼無神的小孩,忽然眼睛發亮了。我低頭問他:「叔叔剛才說的,你懂不懂?」他一邊對我點頭,一邊斜眼偷看他媽媽。
. ~0 n. t* d$ ]+ Y1 U% F
; t$ Y* h$ ]5 S' f' \小孩需要得到認同,其實任何人都需要別人的認同,不然他會選擇放棄。得到了我的認同之後,小孩立刻精神來了,願意配合我的指示了。
* X, ~3 L& D4 Z' d' |: Y+ o
& y0 G$ S% J6 H他媽媽見到孩子的變化,也不多說話了,就在一旁靜靜看我處理。
/ L' S9 u" u. B2 R& Y3 B9 l3 F& S
9 Z% E8 P5 n* a/ d/ j: W0 O我會一步步測試孩子的極限,從口鏡開始,接著是探針、吸水管、小刮匙……5 l# N( u& I2 G# y* z
4 F5 e5 B4 u! C0 ]3 g最後的極限就是高速手機了。
! U: R9 h# ] s& U$ x( f, i1 R" V7 y) W- j$ J
如果小孩可以接受高速手機,那整個治療程序就能變快變簡單了。9 o8 e3 h+ |) p( v7 v" Y0 z( k+ @
! I) B' T- N$ D6 X$ O6 \! \
我把裝上鑽針的手機舉到孩子眼前,指著鑽針閃閃反光的末端,有很多微小的顆粒:「這是鑽石哦,叔叔要用鑽石來磨掉牙齒上黑黑的東西,這樣比較快,嘴巴就不用張那麼久了!」
/ m$ I9 {, w& Z" f5 i
! V8 b# K8 P# X5 ?& V* b. z我可沒哄小孩,鑽針上的確是鑽石砂,是自然中最硬的東西,用來磨掉蛀牙是最快不過了。每個小孩都愛學習,都樂意接受新的知識,一旦告訴他為什麼使用鑽石之後,大多數小孩都會冷靜下來。
. x- s% |1 @2 x& Q% [) i) ^! A; i% I* h) ?* w/ u! q! t- E6 D
想想看,如果我說要放隻小蜜蜂進你的嘴巴,你還能冷靜嗎?
) m% e$ Q% a; F- n4 E
5 X' R7 r1 Y0 U3 h當然,只有一件事是絕對不能老實對小孩說的,就是打針!3 R6 A2 E$ q$ P; M- m) s! ]9 R
0 h" J j( o# L l
學校教我們說:「讓牙齒睡覺。」如果教小孩寫詩,這種比喻挺不錯,但我們應該提供更直接的資訊。
) l& P( d; D7 Z" o6 K& |
/ I Y5 @( c5 {# `「幫你不痛!」就那麼直接,但千萬別提到「針」。
2 o; J i$ A6 [$ z) B( X- t% ]) s' n o" ]- H0 p- O, B: p' K( u
不管大人小孩,大家恐懼的重點在「痛」,只要能不痛,懼意就瞬間大減了。+ z. O6 d8 |. t9 S3 t( O
2 o$ f9 t) R- Q* R' o0 `; ]這時候,打針必須又快又準,且要用點技巧讓插入針頭那瞬間的疼痛降到最低,比如先噴塗表面麻醉劑、下針的位置、針的角度等等,這太專業了,沒辦法三言兩語道盡,總之要在針插入後,盡快讓他麻掉。 [2 A6 H) Z1 R8 n
( o1 ?7 {1 q: L( W4 z
麻醉藥擠進去的剎那,小孩可能大哭,即使已經麻掉了,他的恐懼依然持續,此時我要他馬上回到當下的時刻:「弟弟弟弟,現在還有痛嗎?不痛了,不痛了,已經馬上不痛啦,現在不痛了!」令小孩去感受現在,察覺到疼痛已經是過去式,大部分小孩都會迅速停止哭泣。% o. G" V0 w( L- N" V z
) N$ b7 B6 ~. X Y v+ k- v希望大家瞭解,當牙醫並不簡單,不僅是物理、化學、生物全部要應用,心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7 y6 X! Z0 ^+ u3 j; r) u+ m& ^
; [ H/ q# w8 G, C7 n總之各位,下次帶你的小孩去看牙醫之前,你要做的是幫他心理建設,告訴他牙醫會拿什麼,讓他心中先有預期,而絕對不是嚇他、令他害怕,否則治療沒辦法進行,豈不浪費大家〈牙醫、孩子和父母〉的時間和精力?
# a, S) e: K* Q z. \% l- @+ ^' Z% d: d7 [% T& T
摘自 張草《啊~請張嘴》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4397
G* R: J! F) S3 m) v皇冠出版 |
-
總評分: 金幣 + 17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