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5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4
- 貢獻
- 2993
- 活力
- 641
- 金幣
- 4145
- 日誌
- 0
- 記錄
- 72
- 最後登入
- 2017-10-25
- 文章
- 3005
- 在線時間
- 1285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一步蓮華 於 2011-1-17 14:02 編輯 # j+ z R' ^5 t' P
5 k: i; n2 E8 `) c$ Q
第四章 建築" X$ i. l9 Y9 W
4-1 〈樣式〉--------------------------------------------------------------------------------
' `- I" K' |1 N( T1 y% a
! A4 Y6 @: O& m2 o/ U+ a: G: g! Q一、建築的樣式 / G3 m+ z5 [0 x1 [3 i
0 {- [% V# c6 Q% r 長福巖在乾隆年間建廟時為一小庵堂,道光年間第一次重建則稍具規模,但其樣式已無法考查,第二次重建為合院兩進式廟宇,三川及中殿都是單簷燕尾式;接下來便是民國三十六年的第三次重建。
1 I, g b K3 F& L* ^) u: }0 Z3 I! j6 v9 @" m
長福巖的座向是坐壬兼亥,為三進九開間殿堂式廟宇,與艋舺龍山寺相若,中殿居中獨立,和四面的前、後、側殿隔有中庭,而以過水廊和兩廂相連。廟身面寬近三十米,以九開間而言是足夠的,進深約四十米,以三進式而言則是非常不足的(艋舺龍山寺進深約七十米)。 7 j: X$ N4 h3 C' l, W( f) X L$ G( ~5 C
5 S% c$ D; b% d! Y# u& k/ K+ j/ u# \& f) M- h* ^2 O' @
. [7 ^' v7 P2 Y" D" t8 z 第一進是前殿,中間三川有三個門可供出入,外側圍以劍門; 天公爐置於入口階梯下,而中殿的香爐則放在丹墀前殿處,前殿兩側為五門,東為龍門、西為虎門,五門和兩廂相連,鐘鼓樓位於兩廂上,東為鐘樓、西為鼓樓。前殿與中殿間為丹墀,即中庭,寬約十八米,深約九米,占廟身面積八分之一左右。前殿、側殿、兩廂及過水廊圍繞四周連成一氣,可自各角度欣賞廟宇建築。
+ _4 `$ q5 Y# S p9 v; T: y$ n! k6 L9 ^
中殿供奉祖師爺,兩廂分別供奉日、月神,側、後殿皆為兩層式建築,上層將供奉現在中殿裡所供奉分靈的祖師爺,底層則作為辦公室及圖書資料室;而目前後殿之工程則因為都市計劃的關係而仍在磋商中。廟之西側有一戲院,民國六十三年被購下作為石作及木作工場,將來廟落成以後將改建為集會室。
3 `! w7 P b6 r0 X0 L0 m/ n8 |0 N; A1 w" x: x3 f2 C; _
( _+ `- z+ R) S( v4 t7 N7 l
--------------------------------------------------------------------------------& \% y4 E% ^& T8 G
. u M5 E; b2 c* x二、整體的風格
3 Z. a9 U& I/ n8 l' I0 \ j: B! A5 Q) q/ R" \; L
長福巖屬於台灣傳統廟宇後期型的風格,即前殿採三個獨立屋頂的組合,並為五門制 ;此外,在風格上還有幾項特徵:
, |' T# M% V0 Q! Z1 S
. o9 s" f4 s' X2 E* C) Y8 ~/ @裝飾意味極為濃厚。
1 q i9 g6 b" M7 @& @2 j2 F3 s5 Z9 t. D" }3 }+ z8 Q" \
承襲傳統建築的精神,外型嚴整。 4 {' h* G8 N: h% B
' @0 y. N& ~. _4 S1 _# n" M
各殿屋頂皆採重簷。 . _" @ C" V7 h( x; V
- {, i- g0 Q& K) x% Q6 P
傳統工藝與正統美術的結合。
' a6 D5 x2 s2 m1 o H% N' ?3 Y3 ] 在李梅樹教授的嚴格要求下,每一個圖樣、成品及漆色都需經他過目才能決定,而李教授也採用了一些西洋風格,比較典雅莊重,有別於傳統的古樸格調。
( k* ^" _1 d) ^, u3 {. ?
4 y( w/ d8 A; w& u8 k, } 長福巖的建築、風格和傳統廟宇有明顯不同,約有下列五點:
/ K7 H* z; H# X
1 q4 B$ N i: u全部都以藻井做成暗厝形式,以往只有殿堂式的廟宇的中殿及三川殿才用這種做法 ,以代表尊貴。
8 ], T: C V1 Y: V. R) t- F9 K" \( d1 s
壁體全用石作。 + `4 [# O2 ]6 U: ^8 v2 L
' \: k6 \) Y. C Y7 W梁、枋形,和傳統橢圓形不同,且不用彩繪,而以浮雕貼金做為裝飾,其格調迥異 。 - t& {) Q% v# [
0 e8 V- {' v" M" ]' q, B9 H
廂房為兩層樓式,樓板及梁使用鋼筋混凝土構造,二樓再以古法做出側殿及鐘鼓樓 。
# @4 A0 p5 U7 N B8 B
5 \1 T: G+ F6 b9 l) t/ f3 C& R" v& E外型雄偉且向垂直方向延但,並受李梅樹教授寫實風格的影響。 . E0 }: y7 f" x
至於造成差異的原因如下:
4 ]% T" l& _" [: K
6 c: p# p3 T% m2 T" K6 T社會的轉變。 ( V" S; s0 `) I+ u( K
5 Z6 q" k" i$ {+ ^; D9 @4 w
歷史和市街發展的限制。 - \6 _0 P" Y$ a* U) s
! N+ @; s1 \+ N/ |3 C/ ?李梅樹教授的計劃。 ) A8 H. n0 i/ Z, B. }8 X3 L+ K' f
$ e- ]# M. L Q3 K- \% L& c製作考究且嚴謹。 6 Z+ s& e( K; k; C
: Y8 A& S# w7 q1 d7 c2 }建築物高大而侷促。
- Q) l/ v0 c% ]1 v6 b, v7 f: `5 t$ e, Y' } ^4 y6 {5 y
取材上較為自由。 * }5 j' p9 m0 G+ I
0 Y4 C4 Z9 {* r) U) i風格呈現多樣性,而不顧統一感。
0 s5 W4 i' |# v* q s8 y6 f7 q, G% q/ ?! Z; R8 Y& f' a4 x
藝術工作者廣泛參與。 ; [! t1 U0 b% C5 I
由於以上因素,使得祖師廟和其他廟宇卓然不同,因而造成了祖師廟的特殊風格。
, N: k- _+ o. c3 |4 _/ g
" B2 ]' {- \6 v1 i% Y# } @) {: L$ |
1 ?. i! P7 q, X% e& s6 k9 m8 }--------------------------------------------------------------------------------% @8 G6 V. L" k- `9 K; F
' d% r$ U p+ L- V5 D, {5 X三、各殿的分析
, h0 \* m7 [' K `* m
/ k1 P& V) A, U; l) J前殿 1 S3 a) L5 p5 l* T
9 k$ [! G) Z( `5 k0 |5 N
前殿的三川、五門同為假四垂式屋頂,在中間四點金柱升起,形成上簷,其掩風略以反曲線跨於下簷正脊之上,形成完整的山花牆,使上簷更有騎在下簷上的感覺。
0 S |7 V( y- E9 r( ^% x* U
7 i3 A1 }# {; k: p 長福巖的五門有附點步柱使得步口加大, 其形式可說是由「室仔頭」加上簷口及步柱而成,且三川和五門共用一山牆,就其效果來說,其前殿較強調立面的感覺。屋頂面共有六個 ,正面一共有二十九個屋脊,脊上皆有草尾飾及剪黏,形成繁複及華麗的效果。三川的山牆為燕尾式,兩側五門的山牆則是作成多角型的鵝頭。下簷的正脊也作出燕尾及垂脊,是屬於重簷式的作法。
3 v1 i1 ~6 A. `9 M @) p$ |4 o5 H W( D, d" L4 w
長福巖的前殿較其他廟宇為獨特,最主要原因在其簷口的寬高比例,其三川約一點八 ,五門為一點九,比例較為瘦高,這也是其一項特徵。
3 v8 c4 {+ `, E/ ]/ s: J
; M4 o: O1 `2 P4 \& b中殿
% b+ b, n% Q" A6 o5 p+ G
; V" Y3 z, ^ N l! q A 中殿為五開間重簷歇山型式,四週有迴廊,左、右、後三面為山牆,正面為劍門,並設有月台,月台前有龍陛,兩側有台階通丹墀;從基座至正脊寶塔頂端高度達20米,屋頂 面斜度已近四十五度,這種高下之勢,造成了十分壯觀的效果。 : `. ], I8 h# Z1 w& k* M% W! P4 t
3 D9 M" k }& T: E鐘鼓樓 - ^/ ?8 ^- I& k" P
) c _! w/ K) Y$ [' U
鐘鼓樓築在廂房上,為六角形平面,三層簷攢尖型式,各屋簷皆作六條垂脊,脊飾草 上各盤有一龍;其木作部分頂部為一方形,串角向下稍有上揚。其造型精巧細緻,屋頂裝 飾為六龍護塔,寶塔甚高,使得整體造型更加尖峭。
$ ^) i! H( I4 K8 @1 I$ m8 Z( A: a/ W3 p2 w
( T0 p! D- g* L8 \* E
側殿及後殿 , }1 H3 E" d% a2 C& m0 h5 y
% \7 {6 C) o" H+ s) k9 J7 o2 t
這一部分到目前為止仍在施工;後殿亦為二層,屋頂採假四垂式,正面寬為九開間, 亦分三川及五門,柱位和前殿對齊,進深甚小;但因都市規畫被畫為綠地,而無法興建, 成為一回字型的完整廟宇,現在正和縣政府溝通中。
) X1 X3 `2 B" E+ G* \7 D/ {0 b: c9 U5 f% A1 B* a) \$ X+ ?- d3 J( ]2 r, A, |
) p! w' k8 o9 w! E
1 ^4 N @- I0 V! l4 \) p) k--------------------------------------------------------------------------------
" {8 k& [- r& ^4 `" P) z; _4 [ i2 C, w
四、負責建設的匠師
: U. C- Q0 v% t# o1 U- ~* V) a
) K# D3 T+ [! X9 ] 長福巖建廟的木作匠師是彬司派(陳應彬)的第子,有建前殿的陳田師、中殿的巳堂師、鐘鼓樓的次武師,以及側殿的張福松等等。彬司派的作品有幾項特徵: 2 J% B t# J/ o+ d0 r
* Y# v) z; A0 u9 {# y( }( C
多採假四垂式屋頂。 " h6 L) u8 u; H& b! B
喜作長枝形八卦藻井。捲棚看架以主副斗斜跳法處理。
9 k" b. `0 P* p8 i四點金柱通梁上疊五斗。
n9 x3 r) N5 ` 而長福巖亦兼承了大部分的特徵。木雕方面匠師較多,而每個匠師都有其專長;最 初三川的木雕由黃紅圓(人稱龜理司,擅長人物雕刻)。其後五門施工時,又有李奐美、蕭博文、李松林等許多木雕匠師來到 。 在石作方面,最初頭手為蔣銀牆,其後分別是施天福、施弘毅、劉英宏等。
( Q9 X. P& Q9 b) T+ v9 {% O! i( \" I6 Q: Z3 Z# ?
以上三部分匠師,最初興建三川是採承包制,但是匠人為了趕工期及成本的關係,無法作得很完善;從五門開始,所有匠人由廟裡聘雇,材料由廟裡採購,因此使施工品質提高許多。另外尚有剪黏匠師,前殿由石連池所作,中殿及鐘鼓樓則由林瑞芳所做。 - G, k* c* @5 _2 o8 W2 ?
3 D5 R6 N8 W' m+ |- @ 長福巖自重建至今,所使用過的匠師實在是不可勝數,在漫長的建廟過程中,匠人來來去去已歷數代,有的老邁生病或者去逝,或者因待遇太低,或者自己開業,甚或有些被挖走。有這麼多匠人參與,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由此又可看出長福巖在民間工匠技藝上的價值,是有多麼地珍貴了。4 @6 D' }; X, C! A
. y0 N( L" L; ^+ q% L/ g; r
關於匠師部分,請見黃龜理簡介。
) D4 S9 r4 n' {' P, j4 N. ]; b1 d) c; _# P$ Y/ R
文張圖片轉於
* c/ c' U) |( ^! V- m3 Xhttp://home.educities.edu.tw/kjt/sansha/index.htm4 a8 k+ [9 G! I5 t
--------------------------------------------------------------------------------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