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68
- 閱讀權限
- 3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085
- 活力
- 960
- 金幣
- 2544
- 日誌
- 12
- 記錄
- 140
- 最後登入
- 2011-12-11
 
- 文章
- 623
- 在線時間
- 151 小時
|
; A" @0 _0 b- I6 H$ p/ b; w" C" S‧大家健康 2010/12/16
. I7 t1 U/ J# k$ `6 q 「一定要幸福喔!」是朋友間耳熟能詳的祝福。每個人都想開啟幸福之門,只是關鍵的鑰匙,如何找尋?
0 `4 A) B9 J% f/ f6 F / o5 ?5 d/ O1 E2 r
快樂的感覺,分很多層次,從會心一笑到狂喜、開懷大笑,若能幫助自己時時保持愉悅的心情,幸福就能與自己常在。
. Q+ _: U' H; ^4 P
/ c; w6 g) O C* @1 F3 O0 \) k0 d! h& E擁有多少才滿足? 幸福圓的大小自己掌握
( C/ \' M6 {8 A; p( i# H4 a
* N5 U. |8 n2 n9 S今年初國際書展的暢銷書《多少才夠?重新定義你對財富的看法》,大膽提出一個問題:「人要擁有多少錢才覺得富有?」結果發現:各國人士需求不盡相同,通貨膨脹高的地區,認為需要2000萬(台幣)左右,物價較低的地區,可能認為30、50萬元足矣。值得深思的是,以此問題請教華人,答案卻常是:「錢,有覺得夠的嗎?」
2 ]0 j6 r! y2 b5 q. x6 J- C$ }# V6 Q1 C% D6 J
國內數個環保團體及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發起人柴松林認為,台灣由於前途不明確、經濟易受大環境影響,導致長期以來國人覺得不夠幸福,換言之,這種不確定、不安全感,其實不是「口袋窮」,而是「心理窮」,想用物質填補,恐怕存款再多、吃穿再多、福利再多,也填不滿。 3 d# L+ L6 S8 W2 J x
! [8 _: C! L& t柴松林認為,每個人都會追求自己的幸福指標,但幸福是個綜合體,來源不外乎是家庭幸福(通常是最大的指標)、事業、友誼、健康、環境、社會正義……,如果無法兼得全部的幸福,畫不出完整的大圓,不如掌握及珍惜所擁有的小小幸福,把人生的半徑縮小一點,依然能完整畫出一個小圓,擁有屬於自己主觀認定的幸福! : y% y( u/ I" {" J: F
. z& t2 H3 s7 v# A, J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也是前「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張德聰說,心理學的理論認為,一件好事被鼓勵21~28次,自會養成習慣,所以如果不能從外在環境得到鼓勵,也可自我增強、自我鼓勵,以幸福的眼光看世界,幸福的光環也會籠罩自己!
" [( G' \) [$ L/ _+ K r2 z( y: ^6 O6 A1 F0 M
以下推薦幾個增強幸福感的小方法:
0 A, X$ B* X) p2 ^# D2 ]& `, d7 I- C5 A
1.表列清單,提醒自身擁有卻忽略的幸福 / { g% o: ? i/ I8 m& E
/ u3 g) C2 y/ p" o+ e面對無窮無盡的欲望,張德聰提醒,人「想要」的很多,但「需要」的其實不多,不妨多用刪除法,轉而列出自己的「幸福清單」,發掘屬於自己的幸福!所謂「幸福清單」,就是提醒自己:有西裝、有朋友、能三餐溫飽、有……,順便檢視自己過去的努力,適時給自己肯定。
4 q; y4 M2 c4 `$ V, q0 c: q9 a- u& Y: R4 `' l0 g
) v% h- {1 ?: E7 L5 A4 {
2.換個角度看幸福
9 v% U# a! A3 F" O. [3 f* ?
9 X( Y5 @- T4 {就算沒特別擁有什麼,只要身體健康,還是有最多的幸福。有則故事說,某個人感嘆時運不濟,一窮二白,天使現身問他:「如果給你100萬,換取你一隻手;給你500萬換取你一條腿;給你2000萬卻得終身癱瘓,你願意嗎?」這個人終於明白自己「多麼富有」。 % V2 y/ p8 @/ h6 O. [3 V
/ i1 h8 U6 B6 b( o0 T0 Z
: S5 l# Q+ f1 B. c( C3.低潮時鼓勵自己再撐一下,黎明將至 % N3 n5 T& [0 d: Z3 P' d
7 a6 n; J2 B) u& b- H7 A生活難免有壓力,當然經濟拮据、失業、工作負荷、人際、升遷……,都易讓人覺得「過不下去」,但張德聰說,就像爬山後會流汗,卻換得全身舒暢,人哭著來到世間,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歷經千辛萬苦所得的果實才更甜美。 3 @9 w$ ?9 t w U7 R, F9 o/ J
/ ~' q* @7 C7 s9 ~
1 W/ q! T, R& a2 q$ J1 z/ t
4.抱持「一點點哲學」 ! L2 O7 e; \: h# y; a3 c
所謂「人比人,氣死人」如果不免要比,不妨跟自己比,抱持「一點點哲學」,每天都有「一點點」進步、成長、快樂、學習……累積小改變成大改變,幸福就會隨之而來。
; R9 Z) c( D* p2 Q- N0 P
+ t1 ]7 [5 b- ]
& Z8 x) R( ? o7 l; X: L6 z5.不藏私,結福散福 % ]8 w5 e+ e3 r3 o; B- S, t2 \& \
「惜福」之餘更要「結福」、「散福」,把自己得到的福氣和別人分享。「俗話說:『福無雙至』,那是因為不懂得分享,福氣有時而盡;如果能時時幫別人灑香水,自己也會香,那福氣就能雙至。」像張德聰習慣把自己演講的收入分成10份,1/10買書、1/10捐出,1/10做旅遊基金、1/10供家人聚餐……量入為出的結果,一份所得變成10份幸福。 0 [1 A+ a/ I- {. H6 E6 [, m0 R8 Y3 T
( S! N; c, Y" s4 U9 X# v2 g遇到紅白喜事或人情往返,張德聰也鼓勵人要突破面子問題,沒錢可改送禮物,一張卡片情意重。「當年結婚時,姐夫送我們的杯子,至今仍在使用,反而能時時回味往日的幸福。」他也發現年輕時出遊,多半在旅途買些小東西送人,如今經濟上較有能力,反而覺得寄張卡片寫著「此時此景,思念故人」,比起送人巧克力更窩心。 ; t- k0 Y% K. P; I* b8 n( B. [6 j
/ Y( Y7 J- p X" K6 v9 b9 d8 v& P3 [' E& h
【完整內容請見《大家健康雜誌》2010年12月號;訂閱《大家健康雜誌電子版》" R6 t& b3 @+ [3 k' P/ ?. y) m
7 a( I* C9 O5 G8 z/ A5 H, @, \2 @) [
! f& @3 ^9 Q* n9 g8 }4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