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929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11
- 貢獻
- 4144
- 活力
- 6942
- 金幣
- 49540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2-6-16
 
- 文章
- 3210
- 在線時間
- 2717 小時
|
卿雲歌
# L# g: l9 c. l, ]5 r曾經是中華民國的國歌
1 o1 G! ?1 {2 U& _- ]8 h《卿雲歌》,出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卿雲是一種祥瑞之雲,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有記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雲,喜氣也。」糺同糾,「糺縵縵兮」形容卿雲紆徐曲折之狀。《卿雲歌》曾兩度被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重新譜曲並定為國歌。
) Z* a4 B9 q: z7 p1 Q. \民國元年(1912年)2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公報刊登國歌初稿,徵求外界意見以修改歌詞;初稿是沈恩孚作詞、沈彭年作曲,又名《五族共和歌》,歌詞如下:「亞東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但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後,此歌未及定稿即無疾而終。
6 ]# f9 ^ ]! J; o. v* a9 u7 e3 J+ [# B3 H2 y3 m# g7 T; f& ^/ b* d% @2 c
第一次的卿雲歌
$ A, N4 E, P0 g/ \1912年7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部長蔡元培成立「國歌研究會」。民國二年(1913年),教育部徵集國歌;同年,眾議員汪榮寶將《尚書大傳·虞夏傳》中的《卿雲歌》稍加修改後,加上舜傳說中的一句名言「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請當時僑居北京的法國籍比利時音樂家約翰·哈士東(Joam Hautstone)譜曲,提交教育部審議,得到吳敬恆等的贊同。1913年4月28日,國會開會時,《卿雲歌》暫為臨時國歌。
5 L( {, m1 D7 P% {9 T
0 h T/ b! f- j第二次的卿雲歌
o% n, Z: E, n" a民國十年(1921年)3月31日大總統第759號令頒定[1][2],同年7月1日開始正式作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歌。$ Z7 z* _- n _1 Y( ]$ t8 Z
(以上摘自維基百科)
. z7 S; n1 z3 V% q; F7 Z& f- H! j5 J$ d' ]! {9 n5 p( ^
1 `( l. p- i7 m% G x2 f d
如果現在恢復卿雲歌做國歌,並恢復五色旗為國旗,是不是藍綠就不會再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