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7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1695
- 活力
- 738
- 金幣
- 2325
- 日誌
- 1
- 記錄
- 412
- 最後登入
- 2015-12-15
  
- 文章
- 2491
- 在線時間
- 436 小時
|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65937
0 J C Y2 p% G U
# u( T: Y4 p# e4 y5 S8 q- C( P
* o: }& r6 T% i【台灣新生報╱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 @; ~, R5 p: i' W* s4 ], j6 u2 \
資料顯示,每七秒有一位「失智症」確診病例發生,台灣80歲以上老人約有2成罹患失智症,顯示失智症已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症病,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曾瑞昌主任指出,民眾應留意失智症10大警訊,以期早發現早治療,改善或延緩病情發生,提升生活品質。( ~0 g4 K; M( H# a7 L* M* |7 @
$ S. \/ t/ q4 c# E0 G7 f62歲女性,一年多來有記憶不佳現象,如:早上才將鑰匙、錢包放在家裡,下午就找不到、忘記吃過藥要求再吃1次的現象,且有越來越嚴重的情況。3 R% O! T3 O/ N
# q6 F8 j* o0 K
曾主任指出,「失智症」,學名為「阿茲海默症」,一般俗稱「老人癡呆症」。「失智症」不等於正常老化,且並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症候群」;主要以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則足以影響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
* M0 C2 W5 @, x8 U2 U' _1 @
& o, A$ |9 _6 R. |曾瑞昌主任表示,失智症的症狀可依日常生活執行能力、行為能力、認知能力的障礙程度來區分,以下十種警訊該特別注意:一、記憶力衰退,甚至影響到工作的表現;二、不再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或工作;三、語言表達產生問題;四、時間及空間感異常;五、判斷力變差;六、抽象性的思考產生問題;七、東西放錯位置;八、脾氣或行為產生改變;九、個性產生改變;十、失去原有的動力及活力。
* ~+ F0 |' l# @ R% a) L4 f! W3 \- A( ^
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台灣目前已有超過17萬的失智症患者,平均每年增加1萬名,即平均每天增加27名。台灣自民國82年開始即步入老年化國家,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約5%有失智症,其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約每增加5歲即增加1倍,所以8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20%有失智症。
: r1 t( i$ q6 T6 F: ^/ U2 |/ b7 H* q% g( }" Y
曾瑞昌說,大部分的失智症在目前仍然無法完全治癒,患者的認知功能會隨著時間逐漸退化,進而影響工作、生活及家庭,但早期發現及治療將有助於減緩功能的退化,以維持較佳的生活品質。9 w2 w7 R# ]0 b3 I
" @: a+ Y# v& u: q4 P. k【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走路健康鍊身更可修行鍊心,快走驅遣妄情慢走發慧習定
任何狀況下,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就是心靈環保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