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55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3897
- 活力
- 11257
- 金幣
- 44043
- 日誌
- 9
- 記錄
- 37
- 最後登入
- 2017-12-9
 
- 社區
- 臺灣
- 文章
- 9422
- 在線時間
- 1428 小時
|
■散戶投資策略 破除4大迷思+ P5 A2 s; V9 k% Y5 }6 z V- \
, W. U: W: J. c( s- V% \" g
& m* G, ~ B$ r" v' R
想靠股票致富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從股市裡賺到錢而且保存戰果的人卻很少,大多數散戶都是以賠錢居多,本文針對投資股票的4大迷思,請專家一一破除,並教導投資人如何作好投資紀律。" {. _% B5 M. m% F# P4 a' ~
! {) Q# I: O- @6 W
- c4 z( u8 }. t* V0 m$ C4 L文.張宜芬1 r8 T p* K' g( i7 v
& @+ S- \( s |9 y. q/ Z上班族想靠薪水致富幾乎是不可能的,在現在什麼都漲的年代裡,常常只有薪水不漲,因此,理財變得相當重要,而股票便成為上班族為自己加薪的一項投資工具。9 c3 l% ]0 H h$ N
" @, v) z7 e2 M2 `: g0 @但是根據統計,長期而言,散戶在股市裡卻很難賺得到錢。由於上班族靠薪水累積資本,投資本錢少,在股市走空頭時,沒有夠多的資本可以逢低買進;上班族平時忙著工作,沒時間看盤,獲得資訊也大多是從媒體而來,在資訊取得上,很難與專業投資人及大戶平等,常常跟著大戶進場,為大戶抬轎,卻在行情下挫時來不及跑而遭套牢。那麼上班族想從股票投資上賺點錢,為自己加薪,到底可不可能?! ~ T; I% O: T" x( j
4 v6 E' J( o3 a+ G
財經暢銷書作家劉心陽指出,根據大華投顧董事長杜金龍的實證研究:台股成立49年來,每年平均報酬率約25%(含3%的現金配息);也有人統計過,國泰集團創辦人蔡萬霖,生前就是在40年內,以每年25%報酬率,累積龐大財富,躍居台灣首富。因此,投資台股,有可能成為另一個蔡萬霖。那為什麼大家總說10個投資人8個賠錢?是不是應該去買大盤指數型基金?劉心陽指出,如果你不買0050,那就得買對當時的產業主流。
; a6 d" W/ S5 Z" A) V/ F6 L6 H6 I/ Q3 n; r. A6 X: g) e" d, S( }
因為1990年以前,是金融資產股引領大盤強攻;後面這20年,是電子股引領風騷,當然連電子股本身也有次族群的更替。如果你買到非主流股,不但報酬率很低,更容易賠錢!而近年進入法人市場階段,加上套利等新金融商品盛行,過去10年股市平均年報酬率已降為10%。這意味著:選對主流股票比看對大盤更為重要。2 J6 H: ^( w1 e5 c) j% G3 Q
' P/ r% R% o8 W, p/ ^! g
迷思1 長線或短線投資不確定 ( u* v: u/ R9 ^+ {) ^8 i
, P, B) k; I. B7 ]/ j% L- T" d0 i' n3 _. Z
投資就跟打仗一樣,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個性與能耐,找到適合自己的戰法,否則先天上就很難成功。有些人膽大心細,適合衝鋒陷陣;有些人個性沉穩耐心足,適合穩健出擊。但遺憾的是:我們經常發現,想做短線,卻因為套牢變成長線持股。買到長線的股票,卻只賺了一點,短線就跑。% l! j/ p5 {2 Y) y0 i* B
o# H8 d; e! o- `$ w
劉心陽建議,如果是做短線的投資人,最好依照技術分析,搭配籌碼分析,採用動能投資法的概念進行操作,選股強調量價氣勢與題材爆發。如果是做長線的投資人,最好主要依照基本分析,也就是看財報等數據來選股,以巴菲特的作法,採用價值型投資概念選股,找到趨勢向上的股票,好好抱牢。" z1 S* Z2 |$ M, ^0 Z
% w. e( W e! n9 c7 D ]( [迷思2 大型股比較難賺錢
+ x6 m2 }; N: I7 C
2 j5 p3 b$ F7 \. U- I" J
7 ^0 g' M9 V) r劉心陽表示,很多人覺得中小型股跑得快,賺錢的感覺比較爽。在股市某些時候,例如末升段,或享有特定題材的個股,的確是如此。但如果把時間拉長,或者另些時段,大型股不見得跑得慢。例如今(2010)年的台股,買到大型傳產股、電信股,或區間操作電子龍頭股,才是今年的贏家,但指數上揚的同時,絕大多數的中小型電子股卻是慘兮兮,所以,大型小型,能賺錢的就是行,不要對大型股存有偏見。# h# \& r. n. z2 b* `1 a% q
; P8 g) K8 Y, j! X- L! W/ v劉心陽表示,他曾經在民國86年以10檔各產業龍頭股,做一個投資組合。5年之內不調整持股,結果除了有一年跌幅稍大,其餘4年與股票型基金比較,績效都在前1/6,甚至還有一年拿到第1名。5年合計下來,報酬率仍在前20名以內。不調整持股,還都買大型股的績效,比投信基金投資標的換來換去的結果還好,這項實證應該可以破除很多人的迷思。
! ~# H' t! G; g* V! W: _ e E2 a
( S$ Z6 @7 e3 [5 c$ F迷思3 個股成交量不會騙人 + n( k0 f. }/ [( N' `& N# n* n5 _% `
0 _& }$ k) r6 b3 T( Y
很多人買股票會找有成交量,甚至懂得要找量價關係配合好的,但卻不會仔細看看這成交量是真的還是假的。每日成交量不到1千張的股票,很多法人基於內規不能去買,因怕流動性不足,買得到但賣不掉,或者要用很差的價格去賣。劉心陽建議,如果是為了短線投資,更應注意買賣交易會不會連續,以及一段時間的日成交量高低差距會不會太大。9 N- _' E, Z/ ]6 U# f( ?, J: z; M
3 P1 ^% n9 g. X, f# X' h劉心陽表示,一般而言,每檔股票每分鐘會撮合2~3筆,因此,1天4個半小時,成交如果連續,應該會有540到810筆。但你細心去看,許多股票一天成交2、3千張,看似熱絡,卻會幾分鐘都沒有一筆成交。* f8 V% `7 W- G* F- @
, D$ I+ L8 }; z- {$ t: q& j
或者是,波段行情爆量時動輒1天上萬張,但平時每天只有幾百張,甚至逐日交易呈現高低落差極大的鋸齒狀。這種現象,隱含著可能有「作手」在裡面,買這類股票就要多長個「心眼」,誰說成交量不會騙人?$ j8 F3 c0 P! G) ^
9 F, r# t! w& \& @9 s5 Y1 Z+ h
迷思4 老怪運氣卻不檢討自己
1 z$ U8 s0 e4 k$ W7 D$ v& q; [, y
劉心陽指出,他在市場20年,發現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是一直處在一個輪迴。不是不賺錢的永遠都累積不了獲利,就是連續賺了9次,就會在一次關鍵時刻全部賠光。但大多數人碰到投資失利,都是傷心難過或怪運氣不好,卻不會思考要如何調整,避免失誤再犯。但如果你一直把失敗的經驗延續,不去檢討失敗的原因,誰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失敗的小孩還是叫失敗。! Q3 m0 ?. N, S' k: p" F8 p
( t# n0 N2 l( Y( b1 q劉心陽表示,如果選股有問題,就應該尋找改善方法。如果老是終年滿手股票,抱上去又抱下來,就要思考以後要做持股水位調整。行情不會天天都有,沒有好的長線或短線標的,寧可持有現金,也不一定要天天都抱一堆股票。總之,一定要去思考自己失敗的原因,以後才能提高投資勝率。8 d* _' G: Q, {0 ~. b7 D
9 ^( C/ C+ l4 x. C劉心陽表示,上班族沒時間看盤買股票,心態最好是能偏向長線投資。想好買哪一檔股票,買進理由和價位、用多少手頭餘錢去買。然後,剩下來的工作,就是注意當初自己買進的理由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當然就是賣!譬如說,買進的原因是因為看好一個新產品,認為很有爆發力,企業會因此受惠,但結果不然,那當然就是賣!如果看好一個政治題材,例如兩岸三通,當題材實現或確定不實現,持有的理由消失了,那當然就是賣。% X4 k/ R; Q- V: Z. |' P: _
7 B: U/ ~) `4 O: R% S1 p6 |! `4 `當然,也有些人是基於技術分析進去買,當跌破重要均線等支撐點,或均線轉為空頭排列、或技術指標過熱,這些都是必須斷然處理的時候。
8 ^: G- q0 M5 [- F& ~1 e( u5 x$ f5 P! z3 D" @" L
至於個股停損更是重要,人總有看錯的時候,一般法人操作會設停損點,有些是設定7%、10%、15%或20%等強制停損點,這是屬於機械式不帶感情的強制決策,但這種投資紀律,也可以避免投資人對個股過度投入感情,最後傷害太深。劉心陽|學歷:台大會計系畢業|經歷:曾任中國時報記者|現職:財經暢銷書作家。【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 536期; 訂閱理財周刊紙本雜誌 】6 A' [( F* i' W" w# R, v
; N7 ~. p8 U: A2 {1 `, n"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