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836
- 閱讀權限
- 40
- 精華
- 0
- 威望
- 2
- 貢獻
- 1494
- 活力
- 3782
- 金幣
- 17588
- 日誌
- 262
- 記錄
- 6
- 最後登入
- 2015-4-9
- 文章
- 2716
- 在線時間
- 596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4-1-11 16:46 編輯
D6 R: m7 y( j" M# X" u
+ |/ S. j+ |* j, g' k9 ~( }朱熹的《太極圖解》及《太極圖說附解》 方世豪
& I' L) k# u2 u) a+ M3 A1.引言
: i0 T9 v9 Y+ d2 h# F《太極圖》被譽為「天下第一圖」,但關於圖的爭議極多。關於圖的版本、傳承、來源、作者、義理等方面都有很複雜的爭論,本文嘗試就朱熹對《太極圖》和《太極圖說》在關於義理方面的解釋作一個概括介紹,看朱熹如何解釋《太極圖》和《太極圖說》。朱子修訂了周敦頤的《太極圖》,並對圖作了解釋,就是以下的《太極圖解》。這是解釋《太極圖》的。然後朱子又對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作出解釋,寫了《附解》,就下文將會介紹的內容。本文會對朱子此兩文作出解釋,看看朱子到底說甚麼,然後才可對有關爭論作進一步的衡定。 - U/ G5 N6 M3 f3 u! I+ N
2.朱熹的《太極圖解》 , w Z1 [# D1 `0 f
周敦頤《太極圖說》中有《太極圖》,圖有五層,相信是周敦頤教學時自畫以助教學之用,有多個版本。後來朱熹十分喜愛,為圖作解,還修正了周氏之圖。以下是朱子修訂的《太極圖》,和他作所的《太極圖解》。
9 J) L1 C) Z9 w- r0 G2 L6 j: I' n○(第一層的圓),此所謂無極而太極也,所以動而陽、靜而陰之本體也。(朱子自注:太極,理也,陰陽,氣也。氣之所以能動靜者,理為之宰也。)
4 Y8 ~/ }6 H6 K朱子的《太極圖解》原文並不清楚,但在注文中的解釋卻很清楚。朱子認為「太極」是一個「理」,是在經驗事物以上的;「陰陽」是氣,是經驗事物。「太極」和「陰陽」的關係是,經驗事物之所以有動有靜,是因為有一個「理」作為背後的根據。這個「理為之宰」不是說理使物活動,而是說理是活動背後的根據。
; p- B1 {: ^; \* t" [4 {) ^. q' `朱子認為《太極圖》第一層之圓是代表太極。而只有一個圓,沒有其他內容是代表「無極而太極」的意思,而朱子「無極」的意思是「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即是沒有經驗內容,不是經驗事物的意思。另外還有一層意思是作為本體的意思,即是作為最後根據的意思。這就表示,「太極」是一個沒有經驗內容的本體。這個世界的經驗事物是有動,有靜,有陰,有陽,而這一切經驗事物的背後有一個本體,就是「太極」。所以這句的意思是這個沒有經驗內容的太極,就是經驗事物有陰有陽有動有靜的根據,即本體了。 1 }# @2 }1 v+ w6 ^( W
然非有以離乎陰陽也(道不離氣),即陰陽而指其本體(器中之道),不雜乎陰陽而為言耳(道是道,器是器,已上三句要離合看之,方得分明)。 4 ?0 A3 ~+ |- [" L$ J, W
朱子並且認為本體是陰陽動靜的根據,但不能說本體可離開陰陽而為一獨立的本體。本體是不能離開陰陽的,即是說本體雖然無經驗內容,但是不能離開經驗內容。即是說本體不是經驗事物,但卻能駕馭經驗,為經驗事物提提供根據。「即陰陽而指其本體」的「即」是相即不離的意思,可解作「藉」。這是說本體不離開經驗事物,而是藉著經驗事物而顯示出本體,本體本身是沒有內容的,是藉著經驗事物才顯其自己。「不雜乎陰陽」是指本體本身並非經驗事物,不可與陰陽經驗事物混為一談。
( J, z( R1 v6 L, P" p3 y7 Z, W2 Q/ j(第二層的陰陽兩半圖),此○之動而陽,靜而陰也。中○者,其本體也(即是第一層之太極也)。 8 `( A! l! ]7 O' X. c/ P& Z4 p
第二層的圓內有左右兩半不同的內容,這表示本體不是一個與經驗相離的本體,本體在中間即是經驗事物活動的根據。
# Z7 U; f' `6 j5 x9 R* w' L" `! u& T(第二層左半圖)者,陽之動也,○之用所以行也。(第二層右半圖)者,陰之靜也,○之體所以立也。 8 l( \3 J8 I T" q p3 _$ }
動靜是經驗事物的變化,顯示出「太極」之體和用。經驗事物活動,是陽動,經驗事物不活動,是陰靜,陰靜時能顯示出「太極」這個體之為體的「無極」狀態。「太極」作為體,是不活動,是「無」經驗活動。故在靜時,表示不活動,才能體會到「太極」之作為「體」的意思。動便是活動了,一有活動,便是體之用,不復為體本身。動靜所以表示「太極」之「用」和「太極」之「體」。 , `+ K+ \/ O9 ~7 n+ t: N
(第二層右半圖)者,(第二層左半圖)之根也。(第二層左半圖)者,(第二層右半圖)之根也。 7 o5 n* f% Q0 ^* E7 L$ F
這是陰陽互為其根的意思。並沒有所謂陰為本,或陽為本,陰陽為互相配合,互相相對的概念,以文字或圖來表達都會有先後的次序,圖會比文字好些,但也要說明是相對的,互為其根,合起來才成為「太極」表現的全體。以此說體和用也是一樣,體和用並非有先後,是互相相對,互相配合,是「太極」的不同面相,「太極」不單是體,也有用,體和用合起來才是「太極」。
; D, D9 I5 I- D" Q6 x, u" o1 [9 R(第三層的五行圖),此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 3 b5 \' y; @" t9 R. m+ y
由陰陽而變化出五行。由漢儒開始已流行陰陽配合五行來說。五行並非西方自然哲學的世界基本元素,而是代表經驗變化的不同組合,也就是如陰陽代表經驗變化一樣,但現在是由五行來表達,這樣較容易表達世界較複雜的事物變化。我們可看作代表經驗變化的五個符號,並非真的是五種事物。
# p$ M2 d! Q: d" d5 g- N2 C(S第二三層間之線)者,陽之變也。(反轉S第二三層間之線)者,陰之合也。「水」,陰盛(秋陰初,冬陰盛),故居右(北方之地);「火」,陽盛(春陽初,夏陽盛),故居左(南方之地);「木」,陽稚(陽初故稚),故次火(東方之地);「金」,陰稚(陰初故稚),故次水(西方之地);「土」,沖氣(四沖之氣),故居中。而水火之(X第二三層間之線)交系乎,陰根陽,陽根陰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金而復水,如環無端,五氣布,四時行也。
* x$ n* ?$ r# K/ O q3 ~陰陽五行(五行表示陰多陽少或陽多陰少等的成分不同)表示經驗變化,以此來解釋四時,即世界的經驗內容變化。這些句子的表達很明顯是宇宙論式的句子,但始終沒有說到最後根據是甚麼。可見朱子很有興趣於宇宙論的問題。和朱子不同,濂溪一開始是先提出「誠」作為「太極」的內容,道德實踐的意思比宇宙論的意思強,可見朱子的解釋和濂溪是有所不同的。 4 ~' N4 A4 B4 f" r
(第一至三層圖),五行一陰陽,五殊二實,無餘欠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極,陰陽共一中極,然五行之極,亦即陰陽之極,非五行有餘,而陰陽不足也)。陰陽一太極,精粗本末,無彼此也(精謂太極,粗謂陰陽。理,本也;氣,末也。然雖有精粗本末之殊,實無截然彼此之別)。
1 {+ H5 O, G4 F" S0 [這是總括五行和陰陽其本在於「太極」,朱子在注文說得更清楚,「太極」是本,是理;陰陽是末,是氣。所以無論是五行或陰陽,都是說氣,說經驗活動。經驗活動是末,其本在於「太極」。「太極」是本,是理,即是經驗活動以上的根本原理,經驗活動之所以能成為活動,是因為有一個理在,這個理是經驗之成為經驗之原理,這原理也稱為本,稱為「太極」。這是實現條件的理論,可重構如下:
7 N& [% v/ w7 `: R5 j一、經驗事物都有「成為此事物」的條件,這條件就是「理」,「秋」有成為「秋」的理,若能滿足了「秋」的理,「秋」便成為「秋」。 ! E; u7 O) c, T& j. o+ `
二、經驗事物未必能滿足這條件,即「秋」雖然有秋的理,但我們的具體經驗,可能會發現不能滿足這個理。這時秋便不成為秋。
* G) f! x8 E' ^ y9 U3 K三、當我們發現秋不成為秋,經驗事物不能滿足這個理,我們便說這個經驗事物不能實現。
" n% G6 t9 }) `; S& Y四、所以這個理便是本,經驗事物是末。朱子稱這個理為「太極」。
0 b3 I9 v) H" U' N0 Y v9 x% a太極本無極,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也(形上之道,本無方所名狀之可言也)。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氣殊質異,各一其○,無假借也。(第三層之交义線加五行下之小圓),此無極二五所以妙合而無間也。 " ^, ^' ]* g: E! D1 |. Y
朱子解釋「太極」的特點,就是「無極」。「無極」的意思是「無聲無臭」,即是「無方所名狀」,可見所謂朱子的「無極」是沒有經驗內容的意思,因為「太極」不是經驗事物,而只是經驗事物所以成為經驗事物的「理」。五行表示經驗事物的氣質各有不同,可歸納為五種性質,但無論何種性質,都有一個「理」,就是「太極」,不是其他。這就是由「無極」到「陰陽」「五行」的總合說。 ! C6 Q! q8 O) U7 ~, Q6 V1 }
○,乾男坤女,以氣化者言也,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萬物化生,以形化者言也,各一其性,而萬物一太極也。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則所謂人○者,於是乎在矣。 4 K+ e$ W4 {4 {" z& ^. l* L: b% L
男和女是經驗事物,所以說是「氣」,是陰陽的例子,而男女就氣而言分屬陰和陽,就理而言,則都是根源於「太極」。太極本只是理,萬物是氣,但就氣化而言,萬物都是本於「太極」。但在萬物之中,人是最優秀,最精靈,人也有太極在其中。在這裏朱子終於提到人了,儒家所最注重的如何做人,說這麼多「太極」「陰陽」「理氣」,固然是對宇宙論的興趣,但最終仍是要說如何做人,所以人是「其秀而最靈」。人之所以為人,也是要本於一「太極」,也就是人也有一「理」,也就是人性。所以朱子主張「性即理」。人性是理,也是太極。
7 a2 P+ @( H+ u/ X8 U9 w/ X# H1 |) {+ o6 h然形,(第二層右半圖)之為也。神,(第二層左半圖)之發也。五性,(第三層五行之圓)之德也。善惡、男女之分也。萬事、萬物之象也。此天下之動,所以紛綸交錯,而吉凶悔吝所由以生也。
/ R8 h5 `. V# U, M, ]6 g太極是理,陰陽是氣化,是經驗事物的變化,會變化成有形事物,會變化成為神妙的活動,會變化成五德,會變化成善惡的行為,循理是善,不循理是惡,也會變化成男女,變化成天下萬事萬物,變化成吉凶悔吝不同的經驗行為。
7 c% A# H' }, L/ B. P3 U1 k惟聖人者,又得夫秀之精一,而有以全乎○之體用者也。是以一動一靜,各臻其極,而天下之故,常感通乎寂然不動之中。蓋中也,仁也,感也,所謂(第二層左半圖)也,○之用所以行也。正也,義也,寂也,所謂(第二層右半圖)也,○之體所以立也。中正仁義,渾然全體,而靜者常為主焉,則人○於是乎立。 ( J1 A( }% @0 ]- S- k! w- O# h8 L
人能實現人性,即把人之理實現出來,使人成為人。如果能順利地實現出人之理,則成為聖人,聖人便是人中最精秀表現者,因為聖人把「太極」之理的體用全體都表現了出來。聖人是怎樣表現出太極呢?就是由動靜兩方面的經驗活動來表現。動靜兩方面都表現到至極最好的便是聖人了。動是指「常感通」,靜是指「寂然不動之中」。「中」表示體,「寂然不動」表示靜,由人來表現「太極」,靜時會表現出太極之為體。「感通」是動,表現為用,是人的活動,人因經驗活動而有所動,動就是太極之用。所以「中」、「正」、「仁」、「義」、「感」、「寂」都是太極之表現,但若就氣化而言,則有靜有動有陰有陽之分別。最後朱子解釋「主靜,立人極」,強調靜為主,動靜皆是表現理,但在具體工夫上,要常保持著靜,則便能隨時動,若動而不能靜,則失去了體,也就是不順從理。所以「主靜」這樣是「立人極」的工夫,即人能表現出「太極」。 % d5 X0 F) V1 l( c" o# ], X
而○(第一二三層分開)天地日月,四時鬼神,有所不能違矣。君子之戒恐懼,所以修此而吉也;小人之放僻邪侈,所以悖此而凶也。天地人之道,各一○也。陽也,剛也,仁也,所謂(第二層左半圖)也,物之始也;陰也,柔也,義也,所謂(第二層右半圖)也,物之終也。此所謂易也,而三極之道立焉,實則一○也。故曰:易有太極,(第二層左右兩半圖)之謂也。〔3 b$ d+ ]: R: ], Y: j
跟著這段由聖人到萬物,宇宙論意味頗強。謂聖人表現太極之理,這個理也是天地萬物之理,所以天地、日月、四時、鬼神都不能違反,因為這是萬物之理。所謂君子,順此理而行,這樣修身便是吉,便是好。若不順此理而行,便是小人,便是凶。所以天地人也應是順此理而行,而此理表現而為陰陽、剛柔、仁義等氣化表現。也因這個理,物可以成為物,人可以成為人,物可以成始成終,也是所謂物之終始。這也就是《易》所講的太極,天地人三者的太極,也是《易》之太極。 % ^ O) c% y! x) [5 P/ h
由此可見,朱子所解之「太極」是一個「理」。「無極」是無經驗內容的意思。象山和朱子之爭論在「無極」,其實是討論不到二者分歧的重心。「無極」的意思反而沒有甚麼問題,分歧是在「太極」。牟宗三先生就是認為朱子的問題在於把「太極」解為「但理」,即只是理,這和象山的「心即理」的心,頗為不同。 9 n4 t1 D( _7 [; L
現在再看看朱子怎樣解釋《太極圖說》。
! \7 u- K" J) [3 _; f/ h8 z( `9 S |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