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家庭親子/ T- j; r g9 N* M$ u1 L
文/陳思璇 # X& P# C4 { T1 r4 N
, N/ ]; c) R8 B6 N9 l2 [; |+ K5 Z一個成績相當優秀的學生有一天幽幽地說:「我爸爸不愛我。」問她為什麼會有此感嘆?她解釋道自己的父親總批評自己的成績並非班上的第一,常常要她更努力一點,不然不像他家的孩子。
3 s5 c! w: ~7 g# U. A Q! U
) W6 O: J, N0 x/ R% _既然自己的表現並不傑出,不能經常獲得父親的讚賞,所以她無奈地說:「我爸比較喜歡每次都考滿分的姊姊們啦!她們才是爸爸心中真正的好女兒。」同樣是自己親生的孩子,難道只有表現好的子女才會獲得父母的愛嗎?什麼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愛、所表現出來的愛總是有些附帶條件?難道孩子真的需要是個各方面都表現優異的好學生,父母才會愛他們嗎?
1 ?! ^( g! j8 p- i( y/ x- g# @% j& h, E
<孩子的問號>表現不好 所以不愛我?
7 Y( o1 G( n8 o% m; y( \% a z% ], v! c9 [" W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懷胎十月辛苦生下後,努力拉拔長大的寶貝。按理說來每個父母都是相當疼愛自己的子女的。9 K+ Q8 t2 }8 S/ D8 ^0 E
5 u+ g5 z6 J' v
但是為什麼常常聽到孩子表示父母不太愛自己,總覺得父母比較疼愛其他的手足?
! t4 ]. i8 G! ?$ c2 I- s" B: o- e! o/ e# V* w3 i5 i
當孩子長大之後,必定有些無法完成的事情,一定也有一些不符合父母期望的行為產生。雖然父母急著要孩子改變,期待他們能夠做得更好,但是在表達對孩子行為的不滿意之時,父母有時總會有許多過度的批評。「我怎麼會生出你這個笨孩子……」「你怎麼不學學哥哥姐姐……」像這些沒有聚焦在行為議題上的批評,不會讓孩子反省,也無法讓孩子體會父母想要他改過的用心。8 V* P# z. D" j
& w4 I. w, V/ }, I1 q. A0 V5 \
另外,經常對孩子表達出「如果你比隔壁的大雄表現更好,我會比較愛你。」「如果你能考滿分,你才像我家的人……」「如果你怎樣怎樣,我會更愛你……」這類的建議會使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以達到父母的期望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O; T' H ^1 T
) A" j7 i% w6 ]# v& P5 W
像這些沒有針對行為的批評或是用愛做為報酬來要求孩子,只會讓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支持,只會讓孩子心中產生更多不滿與憤恨,實際上並不會讓孩子更好,也不能促使他更努力。
9 P7 w& P7 V- h3 v/ ~$ @; @1 p* F$ t; S K, w9 O
<家長的反省>曾幾何時 愛要附加條件?) `; m) k2 h8 t
, \* R" M! H' w q' \
記得孩子年紀小時,父母總會為了孩子一點小小的進步而欣喜不已。拿出孩子們小時候的照片和影片好好的回憶一下吧!; E: t6 w/ A+ l7 |5 h& z" B
: A. E) t$ b/ {' i* e( Q
當孩子第一次靠自己雙腿站起來、當孩子搖搖晃晃的邁出第一步、當孩子咿呀咿呀地發出第一句稚嫩的呼喚……,過去那些微小的動作無一不成為眾人的焦點,沒有一項小小的進步不被大家讚賞的。
. H( J% x* C. |+ S+ z) h0 i6 L3 e5 A& x- g) K4 k
當孩子年紀小時,父母是多常對孩子表達出沒有條件地愛啊!父母經常會摟著孩子小小的可愛身軀,親親孩子圓圓的稚嫩臉蛋,對他們說:「爸爸媽媽好愛你喔!」然而,時光流逝,孩子漸漸的長大了。曾何幾時,父母不再為了孩子的一點進步而開心?什麼時候父母也開始不再表達出自己對孩子無條件的愛了?
2 I1 d2 n1 ]# V0 I/ j/ j2 K. o4 Q" q. g4 n2 v; A5 J
所以,經常對孩子說聲:「我愛你」吧!利用各種方式告訴孩子,不管他的美醜、不管他的表現,父母都是全心全意地愛他。父母應經常停下腳步,重新檢視自己對孩子的不滿,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批評與要求,勝過父母對他的愛。8 \$ R; c! j. \- P/ } p2 |, e
7 k) D( c' P$ A ]雖然父母可能會對於孩子的表現有不滿,對孩子的行為有許多建議與限制,但別忘記所有的評論與建議,務必聚焦在他的行為上,不要對他表達出有條件的愛。
9 B; [* W" I# R' C
: o1 L! }& f K試著喚醒過去孩子年紀小時對他們的耐心與關愛吧!試著經常對孩子表達出沒有條件的愛,不要讓他們感受不到父母的愛!1 ^- Z5 F% T$ e5 v&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