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Amy-amy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峽老街石板遭拆 朱立倫公開致歉

[複製鏈接]

12

主題

30

好友

7509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3565
在線時間
2194 小時
31
發表於 2016-4-12 20:33:17 |只看該作者
phantom 發表於 2016-4-12 19:25
這段石板路我走了好幾年,每次騎機車或單車經過時都覺得有點危險,尤其是下雨天。
我實在有點擔心,假如有 ...

文藝方面,個人覺得是藝術融入生活中,也就像北大多數社區的規劃一般
並無不妥..

個人沒在老街滑過,倒是之前在Dora貓提到的麗寶踩到黑色石材滑過那麼一下...

24

主題

7

好友

186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316
在線時間
464 小時
32
發表於 2016-4-12 20:42:12 |只看該作者
hahaha 發表於 2016-4-12 18:47
呵呵呵

看樣子你挺喜歡專制獨裁的國家體制

去匪區?俺又不是土匪!!

24

主題

7

好友

186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316
在線時間
464 小時
33
發表於 2016-4-12 20:46:25 |只看該作者
hahaha 發表於 2016-4-12 18:41
眼鏡蛇的眼鏡早就碎滿地啦!

原來是眼鏡碎滿地,才會和一群目光如豆,用顏色論是非的人抬槓,唉,明天來去寶島花錢先,感謝提醒,感恩。

68

主題

10

好友

4349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672
在線時間
618 小時
34
發表於 2016-4-12 21:32:37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phantom 於 2016-4-12 21:35 編輯
jojoyaro 發表於 2016-4-12 20:33
文藝方面,個人覺得是藝術融入生活中,也就像北大多數社區的規劃一般
並無不妥..


的確,許多藝術作品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就像男生公共廁所為了方便瞄準用的蒼蠅圖案設計,應該也可以稱為藝術創作。國外有許多戶外雕塑作品,被鴿子拉了厚厚的一層鴿糞,並不妨礙其成為公共藝術作品。
或許我提的這個問題該問問李老前輩本人,問他同不同意他的作品擺在老街地上沾上檳榔渣?
但是李老前輩已不在人間,三峽在地的文史工作者,不知道有沒有權力替他老人家做決定?

也許我該用另一個角度來問三峽在地的文史工作者,為什麼有些藝術家的作品存放在溫濕度空調的博物館,而象徵李老前輩的藝術創作的作品卻被放在地上任人踩踏?這兩種藝術家到底有何差別?

12

主題

30

好友

7509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3565
在線時間
2194 小時
35
發表於 2016-4-12 22:09:56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jojoyaro 於 2016-4-12 22:26 編輯
phantom 發表於 2016-4-12 21:32
的確,許多藝術作品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就像男生公共廁所為了方便瞄準用的蒼蠅圖案設計,應該也可以稱為 ...


問題出在為何會有檳榔渣...
藝術本來就有各種形式的存在方式
就算是柏油路,我們也可以看見如德日一般的工藝藝術
所以處處可見值得駐足欣賞的美
其實長久以來,個人覺得只把藝術當作博物館裡的收藏品
是沒有辦法提昇大眾的美感的,自然處處是便宜行事的結果.

你問的很好,但其實從祖師廟,也許就可以窺探李老先生的心意
不過這也只是個人的解釋,我們也不會把藝術大道圍起來吧?

18

主題

0

好友

3088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533
在線時間
422 小時
36
發表於 2016-4-12 22:12:38 |只看該作者
jojoyaro 發表於 2016-4-12 22:09
問題出在為何會有檳榔渣...
藝術本來就有各種形式的存在方式
就算是柏油路,我們也可以看見如德日一般的工 ...

你會問逼榔渣問題~這一定是陸客吃剩下的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jojoyaro + 1 我沒問逼榔跟路克天行者...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37
發表於 2016-4-12 22:59:15 |只看該作者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D%E8%80%81%E8%A1%97
三峽老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峽老街騎樓
三峽老街位於台灣新北市三峽區,主要在民權街一帶。老街始創於18世紀中葉,曾於1895年遭日軍焚毀,隨後由住民自行復建。大正5年(1916年)開始,在日本殖民政府的強力主導下,由住民自費將傳統街屋形貌改造為仿歐風立面,以古希臘柱式、古羅馬拱門以及巴洛克裝飾,建構當時廣為流行的歐風街道風貌,融合了洋樓風格元素、日式家紋及漢人文化圖像。目前老街風貌大致上保留日治時期原貌。2007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全球建築金獎(FIABCI Prix d`Excellence Award 2007),「三峽老街改造」獲得公共部門暨特殊建築類全球傑出建築金獎亞軍,成績斐然。三峽老街被列為三級古蹟,但因缺乏維修,於民國82年解除古蹟指定,因此老街的保存岌岌可危。
發展年表[編輯]
•        清朝時代
o        1685年 相傳 泉州人 陳瑜到海山莊開墾
o        1755年 福建安溪人董日旭至三峽開墾 三峽興隆宮創建
o        1769年 祖師廟落成
o        1785年 福安宮土地公廟創建
•        日治時代
o        1895年 乙未戰爭,反抗軍於隆恩埔、分水崙襲擊日軍,造成慘重傷亡。日軍因此而焚街報復。
o        1916,三角湧支廳長達協良太郎倡「市區改正」,以都市公共衛生及道路交通改善著手,1920現存建築完工。
•        民國時代
o        2004年 台北縣政府堅持撥3億補助款保留舊紅磚拱廊,精美雕琢的巴洛克式風格,委託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規劃。
o        2007年 二月整建工程完工-重現歷史老街風華意象。
o        2009年 台北縣政府規劃執行老街周邊巷弄空間再造工程,徹底將三峽老街由線形擴展成面狀老街。
廣場地磚拆除爭議[編輯]

2016年4月9日,三峽老街街口地磚敲除工程。

三峽老街已拆除地磚之一,內容為三峽老街舊景

三峽老街已拆除地磚,內容為隆恩埔戰役。
2016年4月6日上午9點[1],三峽區公所無預警拆除三峽老街前方廣場之景觀地磚與鑄鐵板,並改鋪以柏油路面,引發在地團體包含甘樂文創、三峽民權老街商圈發展協會、三峽老街街區管理委員會及鄰近國立台北大學之學生反彈。該路段為2006年由臺北縣(現為新北市)政府委任華梵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徐裕健建築師進行傳統建築風貌保存、原樣復舊及景觀道路改善之工程中之一段。當時由建築團隊與地方人士、文史工作者討論多年後設計監造而成[2]。此次拆除長度約30公尺,石板路以青斗石及花崗石為鋪設而成,另有30片公共藝術文化鑄鐵雕板被刨除,其中5片刻有李梅樹畫作(含《清溪浣衣》、《三峽後街》等),其他雕版亦呈現老街與鄰近鳶山的歷史。其內容如地方特色名產金牛角、三峽傳統產業藍染、煤礦、樟腦及茶業之發展歷程等[3]。
4月7日,三峽區長陳健民坦言工務課有疏失,並希望將鐵磚改立於長福橋兩側,成為公共藝術,讓遊客易於拍攝、認識地方文化。區公所於4月8日下午召開協調會,但部分文史工作者認為為時已晚,以拒絕出席表示抗議。而現場參與人員與里長起口角,會議最終不歡而散。地方人士於4月10日成立「三峽文資守護聯盟」,並發表聯盟成立宣言[4]。李梅樹紀念館也發表聲明表示,將拒絕出席未來公部門所舉辦之老街百年活動,並不排除向區公所提出告訴[5]。另外,針對區公所考慮將鐵磚改置於「長福橋」展示一事,李梅樹紀念館亦聲明反對,且將收回鑄鐵板之圖像授權,不排除行使法律追訴權。聲明亦指出,長福橋正是30多年前另一件公部門不顧民意錯誤建設,當年李梅樹就曾反對該址興建此橋[6]。在當地民眾及文史工作者的強烈反彈下,新北市長朱立倫於4月12日市政會議中承認此次拆除工程是一個「不幸的錯誤」,並指示後續將交由文化局、民政局及三峽區公所等協同處理[7]。
官員的說法[編輯]
•        三峽區區公所工務課長湯雁鈞表示,此次拆除工程已和當地秀川里里長、三峽派出所等單位多方討論後才決議。
•        當地秀川里里長李楷瑞表示,拆除地段為三峽老街街口,而非行人徒步區。街口為老街旁三峽派出所等單位車輛重要出入口,多次由員警及民眾反映下雨天石板濕滑導致騎車摔傷,故決定拆除[3]。
文史保存方說法[編輯]
•        程序黑箱:區公所事前未有任何公開討論機會,僅憑現場公告便逕行動工。作為鑄鐵雕板之圖像提供者,李梅樹紀念館在聲明中表示,事前也未受知會。
•        其他替代方案:針對下雨石板路面濕滑,可有其他配套措施,不必將該路段石板地磚全數敲毀拆除。
•        浪費公帑:當年文化部斥資12億經費打造,而今卻輕易拆除[2]。

58

主題

13

好友

689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750
在線時間
1217 小時
38
發表於 2016-4-12 23:07:34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發哥 於 2016-4-12 23:09 編輯

三峽老街已拆除地磚,內容為隆恩埔戰役。
1895年 乙未戰爭,反抗軍於隆恩埔、分水崙襲擊日軍,造成慘重傷亡。日軍因此而焚街報復。

這是日本人對三峽的貢獻?

150

主題

0

好友

6900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社區
上閤築
文章
2916
在線時間
1497 小時
39
發表於 2016-4-12 23:15:16 |只看該作者
發哥 發表於 2016-4-12 23:07
三峽老街已拆除地磚,內容為隆恩埔戰役。
1895年 乙未戰爭,反抗軍於隆恩埔、分水崙襲擊日軍,造成慘重傷亡 ...

不知發哥是否知道此塊鐵磚是什麼圖案?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發哥 + 1 看倌自會查看網頁圖案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18

主題

0

好友

3088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533
在線時間
422 小時
40
發表於 2016-4-12 23:16:36 |只看該作者
發哥 發表於 2016-4-12 23:07
三峽老街已拆除地磚,內容為隆恩埔戰役。
1895年 乙未戰爭,反抗軍於隆恩埔、分水崙襲擊日軍,造成慘重傷亡 ...

前政府不是也一次拆了全台一堆有些歷史年代的銅像,那些都不是古蹟,在他們眼中只是破銅爛鐵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james.shjc + 1 銅像是古蹟? 妳嘛幫幫忙, 傻妹!.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