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阿康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台北大學2001在蓋的時候照片

    [複製鏈接]

37

主題

23

好友

184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486
在線時間
712 小時
31
發表於 2010-6-9 12:30:15 |只看該作者
哎呀呀!誤會大了
鱸鰻,非流氓啊

「北投燃土炭,鶯歌燒碗盤,大溪滷豆乾,三峽出鱸鰻(台語)。」
乃指各地的持色,所謂一鄉一特色嘛

而三峽舊名三角湧,是指位處三條河交接處,當然出鱸鰻囉
以上說完
希望無誤

8

主題

32

好友

865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700
在線時間
280 小時
32
發表於 2010-6-9 12:56:2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海豚 於 2010-6-9 13:16 編輯

以下是我查到比較完整的三峽發展史,嚴格來說,閩(又分泉漳),客 幾乎同時到達三峽開發,只是泉州人,人多勢眾,將客家人請到中壢楊梅一帶發展

史前時期 ~ 原民時期
台灣開始有文獻紀錄距今大約只有400年,在此之前統稱史前時代。目前為止,本鎮共計發現有鵠尾山、土地公埔、圳頭等十處遺址,經過系統特徵判斷,三峽屬於圓山文化。

本鎮最早有文獻的舊名其實是三角躅,後來才演變成三角湧,乃至今日的三峽。三峽一帶的河流與山麓,在漢人尚未來前,便是雷朗族人的居地,屬於平埔族的一支,以游耕農業與狩獵採集維生,種植小米、玉米等作物。僅使用簡單的工具,沒有引水灌溉與施肥。等到土壤肥沃度降低後,就另尋新地,故名游耕農業。此外對於土地也沒有私有概念,為聚落族人所共有。高山上則有泰雅族人,為高山族的一支。

明朝初年 ~ 康熙年間
據說在明代初年,鄭中貴(一說王中保)從南部步行來到雞籠,曾途經淡水河上游,看到鳶山與獅頭山之山形奇特,當時三峽尚屬未開發的原始地帶,只有靠近河岸邊的地方才有少數番族居住。荷西時期與明鄭時期,這時已有大規模的漢人移民來台開墾,不過真正開發到三峽,據文獻記載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間。

相傳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泉州府安溪人陳瑜獲得開墾海山莊之墾照。早期墾拓路線,由南靖厝,慢慢開拓至三角湧。漢人來台入墾後,被泰雅族人視為入侵者,時常下山出草殺害漢人。因此對於漢人來說,開墾與防禦必須同時進行。這也是漢人選擇建立大規模聚落的重要因素,以利共同抵禦外敵。漢人以先進的農耕技術,開鑿水圳方便引水灌溉來種植水稻,生產力因而大增。為了分享用水或受糧食等利誘,平埔族陸續將原有土地或租或賣或換給漢人,久而久之,便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土地,而被迫遷族往山地。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墾戶「陳合議」請墾海山莊。

乾隆初年 ~ 乾隆晚年
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以後陸續有移民由南靖厝越過大嵙崁溪到隆恩埔開墾,三角湧漸成開墾中心。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官方於本地設龍恩租館。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莊民開挖龍恩陂(劉厝埔圳)灌溉隆恩莊、劉厝埔、麥子園等農地。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張敦仁召集墾丁、莊民倡修三角湧經鶯歌石至桃仔園的道路。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安溪人李國開,選擇在三角湧溪旁的公館尾一帶開墾。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安溪人董日旭隨後也來開拓本地,遍及三角湧、公館尾、公館後、礁溪、八張、中埔等地。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陳金定、李朝盛、董張三人倡議建造三角湧至柑園的道路,乾隆二十四年由陳金定、廖張江等續築大嵙崁經缺仔莊、中莊、橋仔頭之道路延伸至三角湧。

在經過漫長的時間打拼後,此時三角湧的人口已初具規模,日漸繁榮。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都有移民,其中以泉州人最多,特別是安溪縣人。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三角湧、石頭溪、海山口、鶯歌石、中莊、二甲九、橋仔頭等地安溪人倡議興建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供奉烏面祖師(祖師公),三角湧因地理位置適中,成為建廟所在地。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長福巖正式落成,至此成為三峽安溪人的信仰中心。根據姓氏分成陳姓、李姓、劉姓、林姓、王姓、大雜姓、中莊雜姓等七股,輪值廟務,負責每年正月初六祖師爺誕辰祭祀大典。直到今天,這個傳統活動依然存在,每年總能吸引大批信徒與觀光客來此躬逢其盛。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李朝盛等人修築三角湧至橫溪的道路。橫溪地區亦有安溪人林姓、陳姓、劉姓、蘇姓等入墾,合稱橫溪四姓,到了今天依然是橫溪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四大家族。

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泉州府永春縣的住民義捐興建興隆宮,供奉媽祖(天上聖母)。由當時參與的十二姓氏,依序分設為林姓、顏姓王姓李姓呂姓、陳姓、大集姓、黃姓、周姓、鄭姓等七股,每年『媽祖』聖誕日,輪值奉祀、主持慶典。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公館尾的李姓族人集資於其地創建宰樞廟(上帝宮廟)供奉由原籍家鄉的玄天上帝公神像。李姓同宗七大房之後裔為參與籌建者,每年由各房輪值祭典,訂農曆三月初三為祭典日,祭典後則開族親會並於會後宴敘,有別於他廟所沒有的宗族色彩。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莊民在長福巖右後方興建福安宮(土地公廟)。至此三角湧周邊,已有四間超過200年歷史的廟宇比鄰而居,這在台灣是相當罕見的。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開墾柑園、劉厝埔方面的安溪人與客家人因爭地造成閩粵械鬥,粵人敗北遷往中壢、楊梅,三角湧、鶯歌石成為泉州人村落。此後近百年泉州人與客家人、漳州人械鬥不斷。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林爽文反清事變時,其部下林小文於三月十二日~十六日及二十二日連攻三角湧。住民黃日勉調眾合力堵御,清軍亦率師來救,雙方大戰於柑林陂。可見當時三角湧已開墾發展成為一重要地區。

三角湧早期主要產業為一般農耕,副業為山林產物。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時清廷開放八里坌港,北部商業活動開始興起,艋舺以優越的水運條件成為台北盆地貨物的集散中心,三角湧亦轉型成為河港城鎮。當時一般百姓所穿的布衣是由大菁這一種染料植物所製成的,完成後的衣物顏色為藍色,因此又稱藍染。三角湧所產的大菁可經由水運輸出到上游交易買賣,又有得天獨厚的清澈河水可供漂洗染布,帶動了三角湧染布業的興起。大菁也成為淡水河流域最早的大宗經濟作物。

嘉慶初年 ~ 咸豐年間
乾隆末年、嘉慶初年間三角湧地區人口與日俱增,商業日漸興盛。在可通行中小型帆船的航運優勢下,三角湧市街成為附近聚落農產品與日用品交易買賣的集散地與轉運站,碼頭位置大約就在宰樞廟前方。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開拓台北盆地西南中坑的陳金聲也轉移「陣地」,前來開墾八張、中埔及對岸的礁溪莊,不久黃登龍、黃再春、白明朗、蘇秀顏、劉生金、秦裕密(一說劉裕密)等相繼入墾劉厝埔、麥仔園、十三添、大埔、麻園等地區。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陳茂善、陳淑綿造橫溪通往成福莊的道路。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翁添在成福種菁樹,從事制染。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三峽近郊開始從事樟腦製造。

道光十三、四年(公元1833~1834年),桃仔園一帶閩、粵各莊械鬥,亦波及海山堡。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三角湧經成福、暗坑到新店的道路貫通。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北部四縣泉漳械鬥,混亂長達三年。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三角湧、員樹林、龜侖口、桃仔園、埔仔等處泉漳械鬥,同年九月新莊、枋寮,擺接的泉漳再起械鬥,三角湧、成福相助泉州人擊退。直至三年後,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清廷派兵鎮壓,械鬥才停止。械鬥結束後,三角湧、柑園一帶除成福地區有泉、漳人混居外,其他地方幾乎為泉州人所居住,安溪人在三角湧的地位也更形穩固。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 ... E%E6%AD%B7%E5%8F%B2

124

主題

50

好友

536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71
在線時間
2103 小時
33
發表於 2010-6-9 17:18:54 |只看該作者
以下是我查到比較完整的三峽發展史,嚴格來說,閩(又分泉漳),客 幾乎同時到達三峽開發,只是泉州人,人多勢眾,將客家人請到中壢楊梅一帶發展

史前時期 ~ 原民時期
台灣開始有文獻紀錄距今大約只有400年,在此之前統稱史 ...
小海豚 發表於 2010-6-9 12:56


這篇是我打的 = =" 因為這陣子工作忙 , 所以沒去補齊 .
關注以下建設 : A. 捷運三鶯線 , B. 大漢溪右側環河快速道路 (北桃快速道路土城至龍潭段) , C. 三鶯二橋 , D. 樹林交流道 , E. 北84鄉道拓寬及線型改善 , F. 三鶯纜車

160

主題

797

好友

1萬

積分

校友

Rank: 9Rank: 9Rank: 9

文章
8285
在線時間
4075 小時
34
發表於 2011-2-23 02:14:56 |只看該作者
道明寺司 發表於 2010-4-12 17:49
從國中時期就經歷台北大學城徵收的我 , 也是感觸良多 . 想當年台北大學在我讀的三峽國中3F上面4F借用台北大 ...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 山姆叔叔怎麼會這麼早就進駐這片荒漠甘田....
歡迎加入返老還童功北大練功場
平日: 5:30~7:10am  假日: 6:00~7:40
簡單, 易學, 有效, 免費!

124

主題

50

好友

536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3371
在線時間
2103 小時
35
發表於 2011-2-23 02:56:03 |只看該作者
桂格 發表於 2011-2-23 02:14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 山姆叔叔怎麼會這麼早就進駐這片荒漠甘田....

可能是想先搶攻市場或做獨門生意吧 ! 又或許是租金或房價當時還很便宜 , 或看好北大吧 ! 總之 ~ 早在超過五年前就進駐北大 , 勇氣或眼光非一般人所能達到 .

這也說明 , 為什麼賺大錢的永遠都是上層人 .
關注以下建設 : A. 捷運三鶯線 , B. 大漢溪右側環河快速道路 (北桃快速道路土城至龍潭段) , C. 三鶯二橋 , D. 樹林交流道 , E. 北84鄉道拓寬及線型改善 , F. 三鶯纜車

34

主題

85

好友

5428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38
在線時間
1645 小時
36
發表於 2011-2-23 07:43:04 |只看該作者
贊啦,經典的照片

160

主題

797

好友

1萬

積分

校友

Rank: 9Rank: 9Rank: 9

文章
8285
在線時間
4075 小時
37
發表於 2011-2-23 08:46:59 |只看該作者
道明寺司 發表於 2011-2-23 02:56
可能是想先搶攻市場或做獨門生意吧 ! 又或許是租金或房價當時還很便宜 , 或看好北大吧 ! 總之 ~ 早在超過 ...

我聽到的好像是這是他們買的地.....眼光獨具!
歡迎加入返老還童功北大練功場
平日: 5:30~7:10am  假日: 6:00~7:40
簡單, 易學, 有效, 免費!

131

主題

181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7364
在線時間
4829 小時
38
發表於 2011-2-23 09:42:35 |只看該作者
桂格 發表於 2011-2-23 02:14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 山姆叔叔怎麼會這麼早就進駐這片荒漠甘田....

因為有見地~ 既然這邊規劃重劃區, 未來一定有大量需求. 所以趁早逢低買進~

11

主題

83

好友

5299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社區
翡冷翠
文章
644
在線時間
1427 小時
39
發表於 2011-2-23 09:53:54 |只看該作者
原來台北大學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北大荒"
入住北大社區,享受悠閒生活!

6

主題

25

好友

621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293
在線時間
112 小時
40
發表於 2011-2-23 10:09:19 |只看該作者
我2005年來三峽租屋~怎麼感覺2001像20年前XD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