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656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4898
- 活力
- 283
- 金幣
- 9551
- 日誌
- 0
- 記錄
- 5
- 最後登入
- 2024-5-14
- 社區
- 上閤築
- 文章
- 2916
- 在線時間
- 1497 小時
|
deray 發表於 2014-12-26 11:56
鬼話連篇,若沒有車牌辨識這個替代方案,
是否沒裝eTag的車通通不用上高速公路?
誰在跟你鬼話連篇, 請多讀一些資料並看完全文再來回好嗎? 言不及意一句話就要否定別人的意見.
前面有網友質疑車牌辨識錯誤率太高, 因此我回覆乾脆ETC收歸國有, 取消車牌辨識, 硬性規定貼e-tag才能上國道以解決車牌辨識系統錯誤問題. 不知道我那邊有提到不貼e-tag也可以上高速公路卻不用付錢這種鬼話.
為什麼要有車牌辨識系統? 最早是遠通為了e通機扣款失敗時作為追繳查詢使用, 後來遠通推出ETC體驗方案就是用車牌辨識, 但是一樣要先儲值給遠通並登錄車牌. 最後為了政府又要全面計程收費,但是遠通只是個私人公司不能強迫所有用路人貼e-tag, 所以才有了車牌辨識事後繳款的折衷方案, 如果遠通對車牌辨識系統沒有信心, 怎麼會敢推用車牌作為辨識扣款用的體驗方案呢?
再者如新加坡電子收費由政府主導, 規定所有車輛都要裝置機上盒才能上國道, 大家為了上高速公路只好乖乖的去安裝, 根本不會有車牌錯誤的問題, 車輛安裝電子收費才能上高速公路已有前例. 另外像日本即使安裝率達9成還是保留人工收費以符合所有用路人使用習慣. 新加坡是政府強制公權力實施電子收費, 日本是民眾自由選擇電子付費或人工收費, 台灣則是政府放任財團亂搞錯誤百出.
http://news.tvbs.com.tw/entry/517142
ETC始祖新加坡 上路收費已有15年
時間:2014/01/09 21:421 1 0 0 推文到 FB 分享到G+ 友善列印
標籤: ETC
熱門度 :1,114
道路電子收費的概念,早在1998年就出現,當時由新加坡第一個採用,稱為ERP,車子只要開上特定的高速公路,就要付費,目的是用來控制交通流量;而日本則是在2001年底開始實施ETC,初期普及率只有0.9%,經過政府提出優惠補助方案後,普及率現在已經高達9成,而且裝機時,不管是機上盒 還是扣款的信用卡,車主都有很多種選擇。
新聞報導:「在新加坡你走多遠付多少錢,過路費的收費取名為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或是叫ERP。」
使用者付費,新加坡是第一個採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國家,早在1998年就實施。駕駛人:「一旦我們進入後必須要通過另一個匝道口。」
新加坡的電子收費,在上午7點到下午7點的巔峰時間,收費比較貴,來控制交通流量。民眾:「除非我沒有選擇,不然我會選擇繞遠路到達目的地,來避免ERP的收費。」新聞片段:「新加坡的每一輛車都要裝有可儲值的現金卡裝置。」
通過感應匝門,現金卡就會自動扣款並且顯示,新加坡政府要求,1998年以後購買的車子,都要自費裝設ERP扣款設備。
根據統計,日本高速公路塞車的原因,有3成是人工收費速度太慢導致,日本在2001年12月,電子收費ETC正式上路,一開始使用率不到0.9%,之後政府放寬補助,在ETC的機上盒與過路費上祭出雙重優惠,衝高裝機率,2013年底飆到9成。記者(2009):「你的荷包呢?」民眾(2009):「可以省荷包。」
在日本ETC機上盒,一共有14家業者製造販售,裡面的扣款晶片要跟信用卡結合,多達14家銀行業者發行ETC卡,民眾選擇多,不像台灣ETC只有eTag一個選擇。裝機業者(2009):「跟平常相比多出5到10倍的人。」
裝了ETC走ETC車道,沒裝的人也不用擔心,還是有人工收費車道,不怕沒繳過路費被罰款,沒有強制,日本政府把選擇權留給車主,消弭民眾對收費的反感。
|
-
總評分: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