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3724
- 閱讀權限
- 25
- 精華
- 0
- 威望
- 1
- 貢獻
- 479
- 活力
- 0
- 金幣
- 887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5-5-23

- 文章
- 237
- 在線時間
- 69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Luke 於 2018-8-17 06:28 編輯
% {- f& ], L# c- U+ j- nyjrong413 發表於 2018-8-16 19:34 
( D) O) H$ ~& ]7 v7 O/ o六年?....所有委員都沒發覺?這是正常的嗎? 7 e* Y4 W6 ?* f8 B0 y$ v
所以這不是惡意?不需對委員提告? 3 ^* t. z8 J' C6 c: h& T, ?7 B, N
這跟我一直敘說的 ...
0 p. o( g6 n5 e4 O/ l* U0 F) Q |! J, Q% r
我相信,有良心的好委員是多數,但非常壞的委員也不在少數,8 d' y1 _8 i0 H x. R
. I0 R' t: t2 `- F& {3 T
經常運用人數上的優勢,無視法令規約和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的決議,恣意妄為。7 m* B3 @6 V% I4 m
- H. p" |: }9 S2 u# t" X
只是,我不太能理解您所謂的"稍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當蓄意犯罪"的含意,
6 O: J. | w) R/ d" j" ^( p! a
- @1 G8 ~7 `4 j/ D擔任委員,應該詳讀公寓大廈相關法令規約,了解自己的職掌和被授權的範圍,9 u! x$ q, ? O7 k
5 F& \& V0 H, w- Q& ~; g. R
其次,遵守法規,不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重點嗎?
$ T' B. | {! k- x6 J
. f* b) |, ^0 | m7 i$ E明辨是非善惡,不是我們所有人都應具備的基本價值觀嗎?
) q5 C7 t0 S7 M4 C6 C7 s2 T, x/ i" I( l+ ~7 V0 w! o. ^2 g5 O+ I7 I
一個修繕案,是否逾越了管委會的權限,是否會造成住戶權益的損害,應不難評估。5 p! E4 T* _, V: b% E2 i
m' r4 A! x' |
何況,委員都是成年人,也至少都具備基礎學經歷,
# W; i. Z& X+ V$ m5 c# P8 ~+ T0 E; I p; V4 Q# Y8 p7 K1 o
高級知識分子有之,富商巨賈者有之,退休人士有之,都是閱歷豐富之人,2 ^5 r. M: d( z$ V% L; W& w$ s$ ?
4 i. f( f* \+ {9 d
為何還會"犯錯"呢?; b8 r4 \9 z: b' v
% _1 N5 d5 b3 a; h# n- A
9 }* m2 B, r5 X8 l# O- |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是否有侵權行為能力?應否負損害賠償責任?1 ~: l& d+ w$ s. N0 F
; ~: F4 o0 f% \( X) h/ o文 / 蔡茂祥【台灣法律網】學歷: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畢業* ?7 e* L. j2 u' m6 p
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 ... se&parent_path=,1,188,&job_id=150048&article_category_id=2098&article_id=79496
8 t F3 D! ?+ z, w# L+ K" F' v" U. w; W% G5 f$ @9 l d4 _2 @
問題:請問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是否有侵權行為能力?應否負損害賠償責任?# C5 l1 {* @) l2 x+ o( e! ^
, ]9 q: r% V4 h8 T4 [# M! e
分析(略以):而民法侵權行為之成立,必須符合行為人有侵權行為能力,有故意或過失之不法侵權行為,侵害他人權利,致被害人受有損害,且侵權行為與被害人之損害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侵權行為人須有責任能力之要件,始足當之。自當透過法院實體審理判斷是否有侵權行為,進而釐清事實真相,以杜爭端。) v1 }- m0 G, g& g
( Z; p! ^0 q* |1 u3 @. f吾鑑於處理各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與住戶間糾紛及諮詢服務問題累積了14年實務經驗,深知管理委員會弊病所在,常見利用管理委員會之名,積極結黨營私,進而損害區分所有權人利益。
' r" G% B. K) i& E1 v例如:8 x1 ~% j1 }- \
一、公寓大廈區分所有權人(或管理委員會)會議記錄登載不實舉動,會因發言人確實曾出席會場及發言,致使第三人誤信果其所為!實令發言人如啞巴吃黃連,有冤難伸。則主持人及記錄人員用不實會議文書殺人於無形,實損害發言人信譽及公眾利益。蓋會議記錄所登載議事虛偽不實,不僅「欺騙」區分所有權人陷於開會真相資訊錯誤,更可能會危及社會秩序的平穩。. A1 R6 g7 }& G. M
# G d- U4 [% A: D+ n二、管理委員會未經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同意,即進行拆除建商保固期內門禁管制系統,而另行發包廠商新設…等損害區分所有權人之利益,不勝枚舉。
0 {5 l' q& q3 t, Z7 u 1 ~7 v2 _& e0 ]; s5 T
倘若宵小之徒挾管理委員會豐沛之管理基金及律師顧問…等資源,為非作歹,對於被侵害之區分所有權人利益,不可謂不嚴重。8 b8 K R: f6 }) r) N! o% F7 ^, [: T+ b
0 V. O1 W( Y: `8 B5 K6 H而似近螻蟻般之區分所有權人,在被侵害法益當下,又不能訴請法院審判管理委員會應負侵權損害賠償之責,以資救濟,實欠公允。
& U( ]( z, ~% @& J/ @" @0 Q0 {; Q& K# y( `0 K) X2 U8 n
- b* S" B, p' D" v5 r/ J* K: h0 J9 O& N: y0 f2 `0 X$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