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19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3
- 貢獻
- 7140
- 活力
- 3977
- 金幣
- 12382
- 日誌
- 0
- 記錄
- 2
- 最後登入
- 2021-12-17
- 社區
- 千代田
- 文章
- 6679
- 在線時間
- 2241 小時
|
本帖最後由 洪阿民 於 2013-6-28 11:59 編輯
LesterWu 發表於 2013-6-28 11:05
大眾系統規劃, 不是如你所說, 只要符合多數人規劃即可.
相反的, 是更要考慮弱勢族群的使用者,
我想戀家大大不是那個意思啦
大眾運輸之所以為大眾運輸,就是有「大眾」的性質
這大略可分為兩方面來說:
一、路線:捷運和大部分的公車,一定是走「多數人需求」的路線,也有幹道性質,比如不可能為了少數人的需求,就開「三峽 --> 汐科」之類的,至於少數人,就得辛苦一點,靠轉乘。當然,當需求累積,新的路線就可能應運而生。
二、乘客:大眾運輸還是以照顧多數就業、在學、就醫等需求為主。比如不可能為了夜班工作者 24小時營運;也不可能為了照顧每一個角落的孕婦和長者 (哪裡沒孕婦?哪裡沒長者?) 所有路線都深入巷弄。上夜班的朋友,可能就麻煩要自備汽機車,真正行動不便的長者,也可能要以其他方式接駁。
比如台北市有班營運極佳的公車叫 285,我們以前戲稱為「老人公車」,平日白天泰半是長者搭乘,因為它行經榮總、陽明醫院、行天宮、敦化長庚等長者熱門去處。但 285 也是走大路,和平東路 --> 敦化南北路 --> 民權東路 --> 新生高架 --> 中山北路 --> 忠誠路 --> 天母東西路。每位乘車長者都住在這些大路上嗎?我想不至於吧。
當然,少數弱勢族群也要顧及,所以政府有補貼機制,行駛偏遠地區的公車,也有所謂復康巴士。但這部分不宜無限上綱,套在北大特區更顯得突兀。
至於北大特區的公車路線/轉運站議題,我想就四個字:「回不去了。」
或五個字:「由奢入儉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