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677
- 閱讀權限
- 45
- 精華
- 0
- 威望
- 1
- 貢獻
- 4867
- 活力
- 849
- 金幣
- 7071
- 日誌
- 0
- 記錄
- 0
- 最後登入
- 2021-10-14
 
- 文章
- 3562
- 在線時間
- 2194 小時
|
本文章最後由 jojoyaro 於 2015-11-12 12:44 編輯
5 b8 `, f$ z, s* }# _1 I* j
" |$ j. G' O/ `: z) D轉貼
* a4 [* k, o. n. b% C+ x. k呂秋遠:每天往死裡做?老闆賠不起你的人生/ T$ s7 l1 q5 g- o/ A7 Y' G
我每次看到「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只知道享樂」做為文章批判的起手式,我就覺得非常詭異。* ?" V+ w/ r! R# V, r* o
: I& l+ C% {' e$ T, l2 m: ^' H+ s這種論調通常會搭配「狼性的中國人」與「不熄燈的圖書館」做為對襯,結語就是,「臺灣的年輕人就像溫水煮青蛙」,「臺灣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失」。0 h4 D& x( i! g4 u: A5 {) G
: g2 r+ G& a% |( F臺灣的優勢不是逐漸消失,是逐漸多元化。連這點都不懂,寫什麼評論?不然,瑞典、挪威與丹麥等北歐國民是狼,還是青蛙?
/ S( S$ z0 h T) `2 G; T% U7 _5 o# F0 l4 a- @7 G( h
我們事務所有位助理,她平常奉行九點上班、六點下班,假日絕不加班,上班時間態度認真,但下班也絕不留戀。她喜歡爬山與運動,在某些人的標準裡,這肯定不是狼,而是頭狗。但是,在我眼裡,她才是正常人,因為工作本來就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如果把工作當作全部的人生,這人大概人生非常不美滿。沒有地方可以去的時候,工作就是最好的避難所,不是這樣嗎?
0 c3 U4 v) a5 `
6 q) `7 |0 @. M我們從小就為了百分之一的讀書人,犧牲百分之九十九的不愛唸書的孩子;長大以後,我們為了百分之一的首富,鼓勵這些孩子繼續為錢而努力。我就搞不懂,像狼究竟有什麼好處?貪婪、兇悍,聰明,主動出擊,不擊敗對手誓不罷休的狠勁?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圖書館唸書,是要變身為風中蟾蜍膩?我們鼓勵成就,而且成就僅限定在「智育成績」、「賺錢至上」,成績考爛、沒有錢就什麼也不是,究竟是要逼死誰?
5 Q2 S" m+ B k ~7 o0 @6 M6 f7 e! E8 F) U
當某些人在批判這些人過爽爽的時候,其實不過就是在嫉妒,嫉妒他們可以放下一切、可以說走就走、可以想放假,但是我們被困在這個辦公室裡,無奈的看別人賞楓葉的照片,然後覺得他們憑什麼,一定是不上進不認真,每天只想著玩。再把少數幾個要錢不要命不要家庭的高層個案找出來安慰自己,人家這麼認真才會成功,我們還不夠努力,看不到人家的車尾燈。
" X+ |$ h) ~, V& y% A; W! v z& D" S: X" P6 J
不是的,生命本來就會自動找到出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勵這些晚輩們,早點發現自己的出路,然後平衡過好生活。這世界上的錢是賺不盡花不完的,但花盡心思與力氣,鞭策自己往人多的方向走、往錢多的路徑去,最後真的能得到快樂嗎?0 N1 s, Y7 H, }$ I* L- E
1 h3 {) U) d$ [2 l" O當我看到「把對手逼到絕境」、「願意付出代價去爭取任何機會」、「每天往死裡做」、「不讓競爭者有喘息的餘地」這些所謂的狼性,我就會覺得毛骨悚然。我們不需要把自己逼成鬼,因為那時候,活著也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 o$ j4 p+ I' m8 p2 p, r" _# L% P0 [
請把所謂的職場名言丟到一邊去,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三百六十五天、七、八十年的歲月而已,這些人說那些話,不過只是嫉妒你可以自由選擇工作以外的人生,他們耗盡了心力擊垮對手,成就自己,然後看著累積下來的財富,被子孫,而不是自己,揮霍殆盡。
. {4 T6 z% {( S4 V
, a! U# }- [% Z現在是星期五晚上八點了,窗外無車無人,你還在辦公室?不要吧,老闆可是賠不起你的人生,趕快去作自己想做的事,陪陪家人都好,除非你無處可去啊!/ m: M/ K5 v- z' x# {! e& e5 E
---------------------------------------------------------------------------------------------------------------------------
% B8 j$ U' e! k% z8 R* R$ a1 h5 d3 p/ j; b) ^
說說自己的感想,個人喜好及專長也是早在二,三十年前令長輩擔心% o$ ^* `* D- I
如今有沒有過人的成就,自己也不便評論或自滿,或許比上仍不足,但也能知足..
V: x! o. q1 P1 ]0 T8 x8 }1 p3 c- L倒是個人從不擔心新一代的年輕人,文章裡說得好~"生命本來就會自動找到出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勵這些晚輩們,早點發現自己的出路,然後平衡過好生活"5 t5 C' x d) q3 X5 r
或許該擔心的是...當年輕人發現自己的出路時,老一輩的能不能幫上一臂之力才是吧~^^ |
-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