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12
返回列表 發新文章
樓主: 芸媽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兒童選擇性緘默症

[複製鏈接]

185

主題

113

好友

357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727
在線時間
1135 小時
11
發表於 2014-6-25 23:35:26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現在的很多兒童或成年人的名詞症狀
+ M# k. a1 ?! B7 g7 U- @. j並不是在告訴自己或是家長你或你小孩有病
) M) D: d2 ~" p而是在於讓自己更了解自己及自己的小孩
5 K! g- ^  k$ K6 [7 T進而去認同及理解他4 \2 u9 J5 ?( _- G- o  s/ P
只是很多的家長還在停留
7 k. w! g6 n4 h' q; e+ |: |我的小孩沒病只是運動神經差了一點
8 I, \: S4 m  @- T0 p( ^我的小孩沒病只是皮了一點6 U# H! D. j3 G) t: W. M2 g1 V
其實都沒病 只是如果你能理解他皮的原因並進而去幫助他認同他# ?0 S! K, `) q, m
不是比因為他皮就責罵他打他要來得好嗎' C* ?+ b' K) A# m3 D6 Q+ a, O

! X* }/ g! L! c" @8 ^很多家長都說 就是害羞啦  鬧情緒啦 沒膽量啦" D$ H( {* o. @1 {4 y. p
ㄟ當自己不敢與人交談已經很沮喪了 還要每遇一個人問都要聽一次 害羞啦 鬧情緒啦 沒膽啦9 H+ z' P6 A( Z, m4 g
不是更沮喪嗎
6 @+ {, _: w2 T- w. w0 Q有些家長甚至寧願相信小孩是"卡到陰" 也不願意認為小孩有早療的需要
- ?; s2 ?5 P: k9 h
* x' p, Q( [6 [# C: H; t0 \! bPO此文的用意
0 `& I# _/ b( A* C) k, r只是想要讓家長多多留意小孩的發展並注意自己的言詞是否無形中去否定或傷害到小孩的心理
* N) ?* [/ J: u+ @' o而不自知7 S. ^! m3 S% L2 f$ ?
就像是7樓講的一樣 多多了解什麼什麼"症"的.上上課無所謂  .但吃藥就謹慎為之了$ g% v+ O; [/ W4 F% L

6 s  [* w6 w7 E5 y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phantom + 2 很好~我喜歡!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明星的臉果然比較小

12

主題

1

好友

537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214
在線時間
99 小時
12
發表於 2014-6-26 00:29:57 |只看該作者
真的要多関心多陪陪小孩。。

68

主題

10

好友

435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672
在線時間
618 小時
13
發表於 2014-6-26 19:29:51 |只看該作者
sigma19 發表於 2014-6-25 18:21 6 |/ \+ Q7 P6 U" u1 g1 _
雖然我在大學的時候就聽過這個症名,但是.....

8 M( U6 v; O. h. X7 d' D( Z
9 f, E* g# @- r2 f, y( m6 `近年來有些醫學研究認為,ADHD主要是與飲食習慣及腸胃道的健康息息相關,只要改變飲食,ADHD就不見了,根本就不需要吃藥治療。( E$ k; d" Q5 T2 `# g+ u4 ]
中文參考書目如下:
2 g4 B$ m/ d7 g* M9 ~; b(1)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46577
3 E- C/ I  r% p1 t# M  h(2)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46927
5 g8 F: S; y- Q" W/ u想進一步了解相關醫學期刊的內涵,網友們可以從書中列舉的參考書目,並透過advance google search上方便查到。% h# g9 N; X) ]9 X1 m* k" I$ i

141

主題

53

好友

3045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099
在線時間
685 小時
14
發表於 2014-6-27 23:55:01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sigma19 於 2014-6-27 23:59 編輯 7 ^9 W, H" e6 D. [3 a. _
phantom 發表於 2014-6-26 19:29
$ [' S* k7 o+ m近年來有些醫學研究認為,ADHD主要是與飲食習慣及腸胃道的健康息息相關,只要改變飲食,ADHD就不見了,根 ...
: }/ p1 \5 e$ s

9 x" u9 ~, W3 D% H- m/ I這個我必須要 分享一下比較學術方面的解釋2 d# H  A' l& p+ _( v

% S3 A9 U3 n- A0 b  Z6 s9 U以兒童心理學角度及DSM診斷手冊的基準來看:6 A" o0 K. ^5 R# J

1 n' d0 G+ Q, v* q8 X% XADD/ADHD 通常是寫在一起的
% Q, T2 P1 d$ P) _8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x) t/ k+ J: u9 l0 Q/ F) |注意力不足 / 過動症
& j/ o6 ]3 A* b6 c* E
% n$ L$ H8 G+ x2 u他比較像是一個 綜合起來的症狀,而不是單一症狀就可以確診的.
$ ]8 `! D- p" F, x: Y前面有人提到,對於診斷手冊與藥商勾結的質疑,我必須站出來0 J1 Q* r# S  }
說這段話.4 s$ ^8 \5 p( W3 `

" F# V% I2 h; }2 X6 d8 IADD/ADHD 通常需要多方的及嚴謹的判斷才能確診,而且通常不使用藥物治療.! @8 \1 G  Q8 i2 W9 i1 c& `- k: r( d
藉由行為導正及特殊訓練是可以減緩後天的影響的.) j. D7 Z1 @$ q% @1 X9 Z+ h2 w' Q
2 Q% X' N# e3 R8 e( y
大腦的缺陷損傷或病變會導致ADD/ADHD的症狀發生,但是請各位不要忘記.
+ Q7 x& [  X# ~7 M4 q4 Y  p5 u' p大腦是一個會進行自我演化及調整功能區的器官,正好呼應上面所說的;藉由/ b2 [; Y  Y1 g
行為導正及特殊訓練是可以減緩後天的影響的.4 p! Z8 J3 \  P

# ~; ~; [3 p) G" A/ A我有幸在大學時期聽過好幾次洪蘭教授的演講,她的研究圍繞在一個圈圈裏面.
# P/ r/ y1 r8 i( Y6 b7 \+ R
& Z  G. W* k4 K8 R大腦會改變思想,思想會改變行為,行為會改變大腦./ l. D: a2 \2 \8 Y! |! m& [
4 O1 M9 f; e# ]2 j- T( |$ Z$ t
% R- s  I" }5 e* L5 T/ |
其實各位不要聽到症狀就覺得是病.有時候那只是診斷手冊上列出的可能性而已.9 F* t) }( }; G* d$ I
只因為精神科在醫院,醫院就等於打針吃藥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
* p; \& l& J, ~  j8 H0 O+ I! ^1 w5 j) b' ~: n8 b9 l
雖然我不是父母,或許沒資格說下面的話.但是:
0 I/ c4 E6 N. z& W4 P8 y看清楚,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特質去開導他去幫助他    o3 f- A$ U' @4 `
有必要時尋求專業的協助,例如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2 _  k' i  g1 W9 m- \
4 t- O" Q! }# F2 p
言語治療師是最近很夯的行業,但是他們做的事情並不是診斷,不能跟臨床心理師相提並論.
1 d9 b% Q9 N6 y1 U& n4 H$ S有時候或許是刺激不足或是訓練導致語言發展遲緩.也是需要臨床心理師評估.才能安排後
6 \3 }& D. I& L/ w) e續的訓練及導正方案.
2 e7 z6 K7 b# {6 Q0 m$ ]* p8 F" y6 I$ K) _

8 J0 l% G  e' hP.S. 台灣心理師不好混,因為還是有人寧願去收驚找乩童也不願意去找諮商師或心理師.# |9 d' D0 `& T( {' b. f
3 S" |: s' _- Q! C7 F$ A
我在幼稚園實習過,現在的老師動不動就懷疑小朋友有精神疾病,然後動不動就叫我們實
5 l; G6 S& ^: X  r習生去施測.這其實讓我非常反感,家長聽到也有如晴天霹靂. 現在的老師們不願意付
# f( ]7 V, V" Z6 w! R; H出一點心力? 直接推給精神科?
& h4 i6 z: j! f# h% Y' j2 n, z% L, o, q/ Z
現在老師怎麼會不專業成這樣子? 5 m1 L; S, j6 W$ Z/ S6 x3 `7 O
改行選擇 1. 養殖業 2. 冒險業 3. 轉職成勇者 LV2

24

主題

2

好友

1358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328
在線時間
288 小時
15
發表於 2014-6-28 09:49:29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天道酬勤 於 2014-6-28 09:51 編輯
" A( m+ D3 ?' ~! y. a9 ]3 V% O, b1 o$ f* t3 [" x
小朋友的大腦在六歲前是發展的黃金期,  a, J) W1 p5 D4 w2 z, x. `
達到90%,2 G- H. @% `; v+ r
現在的老師真的沒有耐性,
8 B  i! W$ q* K7 C有一點問題就說是過動,
6 k) M5 S. `' J; `/ o' O可是過動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好,
! D, J# |  l6 [# a5 N在兒童行爲治療上,過動因素也是不給補助的,9 I$ z8 Q' {5 N- R) c
只是老師都希望孩子吃藥,
+ F: l+ j. k, Q; f不要給自己找麻煩,+ h! I( N/ b! D/ U
我一直都認爲在小朋友大腦發育階段,吃藥會抑制本身的智商發展,2 E/ H. V6 S& G/ }1 [
大家都知道,外屆的任何刺激都是在促進大腦的發展" F1 j; I! y2 W) q
現在醫院都只是開單獨顆粒藥給病患,但卻很少有人看到完整的包裝說明書,
9 V3 s- f. w6 l4 i3 I( c我曾經看過一個過動藥的完整說明書,9 g' j, E1 m5 u9 f. ]: r  e: w
上面有臨床實驗各種後果,
* p7 t: z+ j  @2 O* j4 u5 F非常多的後遺症,我一直記得其實有一條說是嚴重的有自殺傾向,
$ q, L1 m1 s& f+ H所以我覺得給小朋友吃藥,是爲別人去吃的,不是爲他自己吃的

68

主題

10

好友

435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672
在線時間
618 小時
16
發表於 2014-6-28 10:27:37 |只看該作者
sigma19 發表於 2014-6-27 23:55
" J' f9 m# ]& Z- l( z這個我必須要 分享一下比較學術方面的解釋  Y2 O; [" T% D0 ]
* u/ Y' H# c) e  c' G/ M8 g
以兒童心理學角度及DSM診斷手冊的基準來看:

  ~2 P$ j( x8 p0 `3 S你的補充說明可以給網友們很大的幫助。2 q5 c; `6 R. H/ K2 d  a
有人甚至認為,沒有學校的存在,就不會有ADHD這樣的病名。
5 O' y- K, x" u如你所言, "ADHD, it's just a couple of symptoms — it's not a disease,", u& v# e4 J- [
9 f5 ^0 B) u6 U+ [7 p& l1 N$ P
根據Lancet期刊 2011; 377: 494-503 Lidy M Pelsser等的研究報告確認,有三分之二的兒童ADHD症狀是因為食物(過敏)所造成,只要控制食物,就可以大幅降低症狀。以此推估,有64%的兒童根本就不需要服用那些有毒的藥品。若以美國為例,約等於有500萬的兒童不需要使用藥物治療ADHD。不知道台灣有多少兒童是因為ADHD而服用藥物?
. Z2 K* h( D7 f# k資料引自網址:6 ?  a6 E- M7 g) A! k
(1))http://www.foodrenegade.com/new- ... dhd-caused-by-food/; F+ O: `9 Z7 ^$ a) p+ Z6 W
(2)http://www.npr.org/2011/03/12/13 ... ids-more-than-drugs  {: @4 J. M9 S3 y" ?( J6 C9 m
(3)http://www.adhdenvoeding.nl/cms/ ... tion-INCA-study.pdf3 _5 ^. [1 A. b1 H
最近上架的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DVD電影,隱隱約約揭開美國FDA、藥廠,醫院以及醫師間的合作關係,大家不得不慎。
6 c6 O# X. E( I2 ~/ y  u網友們說得對,症狀是用來告訴父母親該關心小孩(環境、飲食等),而不是讓小孩吃更多的藥。
5 j( y  }! \4 A  m現在的老師(特別是小學老師)都超量工作,而且因為許許多多複雜因素導致他們無法關心到每個小孩,他們介紹給精神科醫師應該是最專業的建議,所以我們就不必苛責這些老師。( {9 `; x3 O$ m- S/ k% b3 D- Z
反而是精神科醫師如果只是以藥物來治療有ADHD的小孩,才是我們該關心苛責的。: j+ B* j9 a" \( ?0 X' d3 B. @# _- T

68

主題

10

好友

4350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672
在線時間
618 小時
17
發表於 2014-6-28 10:28:56 |只看該作者
天道酬勤 發表於 2014-6-28 09:49 5 O, r/ ?" w# d( @
小朋友的大腦在六歲前是發展的黃金期,' h+ j# o2 I1 g2 \% B
達到90%,
" N$ G: G) l8 v1 ]現在的老師真的沒有耐性,
# ^& u4 w' c' ]( m
" {$ c0 ^$ B6 q
現在的老師(特別是小學老師)都超量工作,而且因為許許多多複雜因素導致他們無法關心到每個小孩,他們介紹給精神科醫師應該是最專業的建議,所以我們就不必苛責這些老師。) t$ t1 f2 J0 j# j: Z( x5 X( Z
反而是精神科醫師如果只是以藥物來治療有ADHD的小孩,才是我們該關心苛責的。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