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nyom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核能] 終結核電 還權於民 4/26 4/27 活動

   關閉 [複製鏈接]

72

主題

58

好友

626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596
在線時間
677 小時
131
發表於 2014-4-28 10:20:04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kwbaseball2002 於 2014-4-28 10:24 編輯
MISCHU 發表於 2014-4-28 08:54
成功什麼,  你不用往你臉上胋金,只會扣人帽子
我本來就沒說過我擁核
現在這局面如果在民進黨那時堅決處理 ...

早安,

你跟我一樣也愛臺灣,也跟我一樣支持非核家園,真的是太好了。在這個討論串討論非核家園就是一件好的事,如果真有一場公平的公投,我們要記得一起去投下停建核四那一票喔,因為臺灣需要大家。

有您的愛,臺灣希望就在您我身上,讓我們一起為非核家園共同努力。讓我們不分你我一起奮鬥,相信臺灣有你會更好!讚

祝您今天有個美好的一天,更願您的家庭平安喜樂!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不因理想遠大,步履維艱而放棄
Keep forward till democracy completed

36

主題

1

好友

1226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564
在線時間
449 小時
132
發表於 2014-4-28 10:20:55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蜘蛛人 於 2014-4-28 10:22 編輯

我也不懂明明有經濟學者也反服貿,有核工專家也反核電,反核四,就是有人選擇性視而不見。

專家意見被漠視排除,政府始終不願意說真話,避重就輕,實問虛答,資訊不對等,甚至利用錯誤資訊誤導人民,這樣的政府,絕對離人民.公義與真理越來越遠....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睿依依 + 1 感謝有您~
kwbaseball2002 + 1 同意!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72

主題

58

好友

626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596
在線時間
677 小時
133
發表於 2014-4-28 10:21:47 |只看該作者
蜘蛛人 發表於 2014-4-28 10:20
我也不懂明明有經濟學者也反服貿,有核工專家也反核電,反核四,就是有人選擇性視而不見。

專家意見被漠視 ...


是呀,真的不懂??


本文章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睿依依 + 1 你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不因理想遠大,步履維艱而放棄
Keep forward till democracy completed

6

主題

2

好友

463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社區
WISH歐洲
文章
65
在線時間
84 小時
134
發表於 2014-4-28 10:22:56 |只看該作者
我在贊成核電 , 但如果公投結果是反對的話 ,
我願意支持 畢竟這是多數人的決定 , 民主不就應該是少數服從多數嗎?
如果因為這樣電價要漲我也支持 ,  天下本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 , 電價漲 最後民生消費變貴 , 既然是大家投票的結果 , 就台灣人一起承擔

對我的影響有限 , 但很多人工作辛苦的人 會更辛苦 , 最後苦的競爭力不足是薪水拉不上來的人 , 物價變貴 , 收入主要都變成民生開支 , 沒有多餘的錢做娛樂等其他消費...

如果認為是想太多 , 哪就快一點公投...不管事贊成或反對...大家一起承擔未來吧!!
已有 3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NEWMAZDA6 + 1 讓合理全國公投決定核四存留未來!.
MISCHU + 1 這有些人可完全不認同少數服從多數呢.
nyoma + 1 我反核電,但支持您民主的態度。.

總評分: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72

主題

58

好友

626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596
在線時間
677 小時
135
發表於 2014-4-28 10:25:58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kwbaseball2002 於 2014-4-28 11:11 編輯
zhuzhu 發表於 2014-4-28 10:00
我就不懂,为什么反服贸的不是专业的经济学家,反核的也不是专业的环保人士.只要有运动,社会系,政治系的一大 ...


我也不懂,為什麼支持服貿與支持核四電廠的也是有一堆搞政治的??

Please tell me why!!!!

參閱:http://linfast.logdown.com/posts ... ve-action-statement

廢核四、爭民主:學界不核行動聲明

日本福島核災後,要求政府停建核四、核一二三廠儘速除役,已蔚為台灣社會民意主流。國人深知,台灣有地震、海嘯的威脅,人口密度高、一旦發生核災人民無處可逃,但既有老舊核電廠安全成虞,核四拼裝車一旦上路將是未爆彈,何況棘手的核廢料至今仍無法妥善處理。

  遺憾的是,人民渴望免於核災威脅與恐懼的呼聲,對邁向非核家園的盼望,卻一再遭到執政當局的漠視與扭曲。馬政府拒斥面對台灣亟需的經濟發展與能源結構轉型問題,迴避核能高風險的本質、核廢處置所涉及的環境與社會不正義問題,更輕視民眾早已透過各種社會學習掌握核能知識而做出的廢核選擇。如同面對服貿議題,執政當局仍堅持既定的擁核立場與政策,耗費納稅人的錢持續進行單向式的宣傳,以建核四「利大於弊」,不蓋核四台灣會缺電、經濟會惡化來利誘、恫嚇台灣人民。

  面對各方質疑,行政院長江宜樺於2013年2月底提出核四公投,算計著以鳥籠公投取得續建核四的正當性,政治算計用盡的結果是刺激了是年3月9日高達22萬的人民走上街頭。在鳥籠公投的算計被看穿識破後,執政當局一邊繼續宣導「沒有核電、台灣缺電」的謊言,一邊推出「核四安檢」以迴避尖銳的核安問題。而隨著安檢過程一再上演的「喬」標準以求安檢過關,以及台電繼續追加預算並計畫向原能會申請裝填核燃料棒,人民赫然發現,政府真正操弄的,其實是「假安檢、真續建」。

  作為知識分子,在廢核、服貿及許多重大社會爭議中,我們錯愕、失望地看到,執政當局一再透過堆砌政治話術與謊言、玩弄形式民主,實則決策專斷與黑箱,致使廣大民意無法體現於政府的重大施政。我們也看到,掌權者日益偏執傲慢,讓台灣代議政治加速淪為少數既得利益者集團的權力遊戲。一個令人極度憂心的發展是: 馬江政府行政權專斷,以黨意凌駕民意、閹割立法監督權,使國家陷入立法權無以監督行政權,甚至司法權一再遭行政權霸凌的情形。

  4月22日起,林義雄先生為追求「落實民主、停建核四」展開無限期禁食行動,由全台數百個民間社團組成的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認同林義雄先生的行動理念,也提出「停建核四、還權於民」的訴求,同步於台灣各地發動遍地烽火的串連行動。

  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堅信,大學作為社會良心、負有思考解決社會重大問題的責任,大學更應以積極行動與堅實論述,守護台灣的民主與永續的未來。面對當前核電爭議,我們支持全國廢核平台所提出的兩大訴求:
一、停建核四,核一、二、三廠盡速除役
二、還權於民,下修鳥籠公投法門檻

  作為知識分子,我們無法接受執政當局一再戕害民主體制、陷國家於前所未有的憲政危機。作為公民,我們無法自外於這個混亂的時局,我們有責任加入民主先輩、青年學子、公民團體與無數國人,以自主、團結無私及各種可能的創意方式,表達不核作精神,透過集體行動將施政已如脫韁野馬的執政當局,拉回民主正軌。

  我們不僅要加入全國廢核平台在台灣各地發起的公民不核作行動,我們也將響應繫掛廢核黃絲帶的運動。即日起,我們的黃絲帶將不離身,我們會把黃絲帶帶進校園、課堂與研究室,從各個專業領域在大學課堂上探討核電爭議,持續激發大學校園對廢核議題的關注、辯論、審議與行動。

  最後,以黃絲帶的精神,我們祈願林義雄先生、台灣人民與生態環境平安健康,我們祈願人民堅定的意志與行動,得以帶領台灣邁向民主與非核的家園。

行動連署人名單:

石守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院士
李文雄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院士
杜正勝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院士
林明璋 中央研究院 院士
林長壽 中央研究院 院士
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 院士、副院長
鄭天佐 中研院 院士
吳政宗 台灣大學應力所 特聘教授
周晉澄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院長
陳吉仲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 特聘教授
陳振遠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校長
傅大為 陽明大學人社院 院長
蕭新煌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所長
謝銘洋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 院長
姓名 服務學校/機構/系所 職稱
丁鳳珍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助理教授
王文基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所長
王必芳 中研院法律所 副研究員
王玉麟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特聘研究員
王志銘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副教授
王秀雲 成大STM研究中心 副教授
王佩瑜 國立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助理教授
王治平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王金壽 成功大學政治系 教授
王思為 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 助理教授
王昭雯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助研究員
王昱心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助理教授
王能君 台灣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王雅萍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副教授
王榮德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 教授
王毓正 成功大學法律系 副教授
王聲昌 國家衛生研究院 醫師
成令方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副教授
江智民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副教授
江穎慧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助理教授
何東洪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教授
何翰蓁 慈濟大學醫學系 副教授
佘永吉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
佘健源 中山大學企管系 助理教授
吳宗信 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教授
吳定峰 南臺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 教授
吳明孝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助理教授
吳俊概 長榮大學科工系 副教授
吳南烈 長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講師
吳政忠 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 教授
吳得進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副教授
吳焜裕 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教授
吳慈恩 長榮大學神學系 助理教授
吳嘉苓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吳豪人 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吳叡人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吳 副研究員
呂春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李弘祺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教授
李宇軒 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系 助理教授
李佳玟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李宗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李宜澤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助理教授
李明璁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李泳泉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講師
李威宜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李威霆 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助理教授
李貞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助研究員
李筱峰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教授
李瑩英 台灣大學數學系 教授
杜文苓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副教授
沈志忠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副教授
沈清楷 輔仁大學哲學系 助理教授
沈聖峰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助研究員
花亦芬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教授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 副教授
邱文聰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助研究員
邱花妹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邱毓斌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助理教授
卓春英 長榮大學社工系 副教授
周兆昱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 助理教授
周桂田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教授
周婉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周鉅原 紐約市立大學 教授
周德璋 國立中正大學化生系 教授
林三益 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教授
林文源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 副教授
林宏佳 臺灣大學中文系 助理教授
林宏陽 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助理教授
林宜平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副教授
林昀嫺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副教授
林武佐 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 副教授
林泓均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教授
林育如 中研院原分所 助研究員
林育諄 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助理教授
林俊吉 台師大數學系 教授
林俊隆 中興大學農藝學系 教授
林昱瑄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林禹宏 輔仁大學醫學系 副教授
林美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 教授
林韋君 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 助理教授
林國明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教授
林崇熙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所 教授
林敏聰 台大物理系 教授
林清富 臺灣大學光電所 教授
林朝成 成功大學中文系 教授
林鈺雄 台大法律學院 副教授
林慶勳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榮譽退休教授
林瓊珠 東吳大學政治系 副教授
林耀盛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教授
林蘭芳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副教授
范雲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施麗雯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 助理教授
洪文玲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工程系 助理教授
洪聖斐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講師
洪廣冀 哈佛大學博士

洪慧念 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教授
洪慶宜 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 助理教授
祝平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員
祝平次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副教授
胡維恆 台北醫學大學 兼任副教授
倪碧華 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 教授
唐英格 文藻外語大學德國語文系 助理教授
唐國銘 樹德科技大學資管系 副教授
孫國瑋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博士生
孫嘉穗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教授
徐世榮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教授
徐偉群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 副教授
徐斯儉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翁註重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助理教授
莊世同 台大法律學院 副教授
莊萬壽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 講座教授
郭佩宜 人文社會學系 教授
郭金枝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 講師
郭淑珍 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助理教授
陳文賢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教授
陳正宏 實踐大學觀光管理學系 副教授
陳正達 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教授
陳妙芬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 副教授
陳志柔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陳志輝 政治大學法學院 副教授
陳尚志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 助理教授
陳建璋 中央研究院生醫所 研究員
陳怡君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助理教授
陳昌明 成功大學中文系 教授
陳明柔 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副教授
陳明祺 清華大學社會學所 副教授
陳泓吉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 助理教授
陳俊仁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 教授
陳俊宏 東吳大學政治系 副教授
陳俊維 台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教授
陳昭如 台灣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陳昭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研究員
陳進金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 副教授
陳貴賢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研究員
陳雅萍 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理論研究所 副教授
陳瑞麟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副教授
陳蕾惠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 研究員
陳錦山 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教授
陳耀祥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助理教授
高文芳 交通大學物理所 教授
高雅寧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助理教授
張文薰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副教授
張君玫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張谷銘 中研院史語所 副研究員
張典顯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張育銓 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副教授
張英傑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 教授
張茂桂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研究員
張思嘉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 教授
張瑛芝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研究員
張嘉尹 世新大學法律系 教授
張簡琳玲 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 助理教授
曹安徽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 助理教授
梁莉芳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 助理教授
梁國淦 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許甘霖 東海大學社會系 助理教授
許宏彬 中興大學歷史系 助理教授
許宗力 台灣大學法律系 教授
許皓捷 台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副教授
許維德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副教授
曾郁嫻 國立臺灣大學體育室 助理教授
曾煥棋 靜宜大學日文系 副教授
曾嬿芬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研究員
游美惠 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 教授
萬毓澤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董建宏 國立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 助理教授
馮曉庭 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 副教授
黃丞儀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助研究員
黃男農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黃厚銘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黃桂瑩 國立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 助理教授
楊玉君 中正大學中文系 副教授
楊肅獻 臺大歷史系 教授
楊翠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副教授
楊曉佩 國立陽明大學遺傳所 助理教授
詹長權 台大職衛所 教授
詹曉苓 大華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 助理教授
雷祥麟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員
廖世平 海洋大學機械系 教授
廖本全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副教授
廖俊臣 清華大學化學系 教授
廖宮慶 哈佛大學化學暨化學生物系 博士後研究員
廖儒修 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副教授
管中祥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 副教授
蔡仁松 清華大學電機與資訊學院 教授
蔡宏政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蔡岳勳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副教授
蔡育新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副教授
蔡哲修 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副教授
蔡培慧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助理教授
蔡敦仁 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 助理教授
蔡靜輝 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會計學系 教授
鄭政秉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暨研究所 副教授
鄭惠珠 義守大學醫務管理系 副教授
鄭瑋寧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助研究員
鄭瑞明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 教授
鄭學淵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 副教授
鄭麗榕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助理教授
劉名峰 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 助理教授
劉金鎮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兼任講師
劉書彬 東吳大學政治系 副教授
劉華真 台大社會系 助理教授
劉清虔 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副教授
劉進興 臺灣科技大學化工系 退休教授
劉靜怡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教授
劉曜華 逢甲大學都資系 副教授
劉璧榛 中研院民族所 副研究員
潘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教授
賴來新 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 助理教授
戴興盛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副教授
謝幸燕 義守大學醫務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謝若蘭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副教授
鍾志明 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 副教授
鍾芳樺 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助理教授
魏國佐 中正大學化生系 教授
魏貽君 東華大學華文系 助理教授
簡旭伸 台大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所 副教授
簡耿堂 東海大學經濟學系 副教授
顏厥安 臺灣大學法律學系 教授
羅際芳 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 副教授
蘇育德 交通大學電機系 教授
蘇碩斌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副教授
顧雅文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助研究員

林義雄 April 28, 2014
==================================
==============================
20140428 11:07 updated
121樓,很讚壓!
請馬英九讓位,讓民進黨成為執政黨,對民眾的訴求做出決定!
(搞不懂,現在倒底是誰當總統!???)
==============================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蜘蛛人 + 1 感謝有您~
睿依依 + 1 你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不因理想遠大,步履維艱而放棄
Keep forward till democracy completed

2

主題

5

好友

429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37
在線時間
75 小時
136
發表於 2014-4-28 10:26:26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penny741013 於 2014-4-28 10:39 編輯
MISCHU 發表於 2014-4-28 08:56
大哥, 包圍的是台北車站啊, 影響的是人民, 別老搞錯對象


小弟...反對降低公投門檻 , 影響的是人民阿 , 別老搞錯對象 , 現在不是蔣介石流亡到台灣的戒嚴時期也不是對岸的共產黨...懂嗎???

2

主題

5

好友

429

積分

國中生

Rank: 4

文章
37
在線時間
75 小時
137
發表於 2014-4-28 10:30:06 |只看該作者
jyc 發表於 2014-4-28 09:52
如果說核廢料要放在北大的話,我想這版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聲音了


北大光是殯葬特區 , 空汙...就一堆人在那靠X了 , 別人去幫我們反核還不懂感謝??? 阿呆
已有 2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睿依依 + 1 真的,感謝他們站出來!
nyoma + 1 有智慧,光一天就累死我了,真欽佩現場堅決.

總評分: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72

主題

58

好友

626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596
在線時間
677 小時
138
發表於 2014-4-28 10:32:19 |只看該作者
jyc 發表於 2014-4-28 09:52
如果說核廢料要放在北大的話,我想這版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聲音了


這個可能性(我想這版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聲音了)超高~~~
不因理想遠大,步履維艱而放棄
Keep forward till democracy completed

0

主題

0

好友

246

積分

國小生

Rank: 3Rank: 3

文章
16
在線時間
67 小時
139
發表於 2014-4-28 10:44:46 |只看該作者
當初一個不識丁的蘭嶼耆老,問台電宣傳核廢料安全的人員一句話:「如果這個東西安全為何不直接放在台灣本島,卻要搬到這麼遠的蘭嶼來?」老者的智慧勝過一個留美的法學博士。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阿伯 + 1 同意!核廢確實是項危險的高污染產物!.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72

主題

58

好友

6266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4596
在線時間
677 小時
140
發表於 2014-4-28 10:52:41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kwbaseball2002 於 2014-4-28 11:18 編輯
neowu 發表於 2014-4-28 10:22
我在贊成核電 , 但如果公投結果是反對的話 ,
我願意支持 畢竟這是多數人的決定 , 民主不就應該是少數服從 ...


您好,

     您對民主的態度讓我敬佩.
至於您的擔心,其實我跟您也是大同小異(關於薪資低落,電價上漲等問題).
不過如果大家對政府與公營(半公營)事業(如:台電,中油,瓦斯公司)可以有更透明的的資訊空間,我想我們的焦慮一定可以減少很多.

過去,台電的燃煤採購價格讓人詬病,此外..台電辦公室還能夠被闖入偷走相關文件...,向民間發電廠以高價採購電力,.....以及一連串的弊案...這些都是讓電價高漲的原因.
除了以上的因素,關於目前電力的備載容量,從十幾%到20幾%,到30幾%都在不同的團體報告中出現,另一方面,目前核能(核一,核二,核三)電廠占全台供電比率的計算也根據不同團體的報告看出,從20幾%到30幾%都有...

無論何種報告的內容,再上加台電種種不可思議的現像.....我想如果政府好好規劃....核四廠是絕對沒有急迫性了(我們現在都還沒有核四,也沒有限電呀!)

以上是關於電力需求電價的相關結論與分析(詳細的內容,您去google,應該會找到很多相關輔佐的數據與分析報告)

再來就要跟您討論臺灣薪資的問題,從十幾年前我剛出社會的時候,到現在..我看到的是新鮮人的薪資停滯不前,物價卻節節高升.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導致生育率低到變成常年冠亞軍的常客.

物價控制與百姓的所得絕對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手上有很多工具可以拿來利用.不能讓每年微幅的GDP成長讓財團資到大部分.(方法與工具以及政策可以另開討論串討論. 營所稅從25%降成17%我就很不贊同).

現在政府最惡劣的就是,利用民眾對於經濟壓力的恐慌....來製造續建核電廠的壓力!(註一:服貿不也是用類似的手段恐嚇民眾嗎!)(註二:不過我對停建核四,電價要漲的說法持相當大的保留態度,這個部分也可以另開討論串討論)

一個有為的政府不思索如何運用手上的有效工具來提升人民的生活,卻因為要實施某些爭議性極大的政策一再的恐嚇民眾,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很不可取!

希望以上可以讓您解惑與寬心.

祝平安喜樂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睿依依 + 1 同意! 也謝謝您不懈怠的把資訊PO出讓我們了.

總評分: 金幣 + 1   查看全部評分

不因理想遠大,步履維艱而放棄
Keep forward till democracy completed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