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 發表於 2012-9-4 21:28 7 G3 `7 ?+ A& g8 s F1 \ Y不過如果在演奏會上一直聽到演奏者的錯音...: T; j) a/ M$ z4 K" @
我想我會失去領略藝術的興致... ...
. d) r, P' S7 Y& F4 s ' L c R( a' N1 Z! l- _ 9 k% x5 C$ I* |5 K, C' n3 s這說明新科音樂家精準度要高到完美的程度才能增加大量粉絲。魯賓斯坦年輕時錯音必然很少,成名後盛年時錯音變得一籮筐,不過粉絲還是買單。不能忍受突兀錯音的樂迷,幸虧還有唱片可以欣賞。( v! T X, c. w# h7 W
非常珍貴的歷史演奏,很難相信人類的手指頭可以這麼的靈敏、快速、精準。 6 g B) G, q Z4 y' N5 ^) }* X z) l從魯賓斯坦的演變神情來看,感覺上他似乎是由音樂中的情感來引導他的手指在鍵盤上快速移動,而不是藉由手指的移動來演奏音樂。8 h; m0 p7 l c& H; [. E
也就是說,用情感來演奏音樂,而不是用音樂來表達情感。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是否恰當。 . h- {& ]/ Y; ~. E' F7 m2 I
phantom 發表於 2012-9-8 20:56 ( \3 S9 i/ W* d( v非常珍貴的歷史演奏,很難相信人類的手指頭可以這麼的靈敏、快速、精準。 2 E3 q/ d. C0 s' w從魯賓斯坦的演變神情來看,感覺 ...
5 p" s2 L) H) ^! Y; b. n4 k3 A2 j- k$ l: S& z( m; X
( u, I& |1 v0 m% I6 i. S
我的看法是,音樂家的技巧養成都很早,對樂曲段落的舖陳和詮釋則是一輩子的事,頂尖音樂家演奏時可能很少去注意指法和技巧,因為這些都在不斷演練中完成固定模式,剩下來就是感情的融入。' f' W- a) y2 H0 N4 g